中國真正的貴族教育:康熙八大家訓(上)

教育 • 留學

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合共六十一年零十個月,是清朝自入關以來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史學界將康熙、雍正及乾隆時期合共稱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康熙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十分認真,可謂耗盡心血和精力。此外,他對家教非常重視,所施行的方法也比較成功,從他之後即位的雍正、乾隆等有作為的皇帝身上,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的影響。

康熙平時在宮中經常給皇子皇孫以教誨,雍正即位後對康熙的家訓加以追述,並整理彙編成《庭訓格言》,共246則。今天我們摘取《庭訓格言》中的八條精華,不管是對教育子女還是提升自我修養,都能從中得到許多有益的教誨。

懷善念、行善事,最能安詳平和

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祥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譯文:人活在世上,應當追求內心的喜悅安詳,內心的喜悅安詳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境界。心中充滿喜悅,就會產生善良美好的念頭;心中充滿忿怒,就會產生兇險惡毒的念頭。所以,有句古話這樣說道:「一個人只要產生一個善念,即使還沒有去付諸實踐,吉祥之神已在陪伴著他了;如果他產生了一個惡念,即使還沒有去做惡,凶神已經跟上他了。」

歡喜和善念,在我們身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福祿隨之,眾神衛之,眾邪遠之,眾人成之」 。我們自己應該也有這樣的感受,人有了善念,身心都會輕快歡喜;人有了惡念,心中就會充滿憤怒怨恨。人活在世上,應當追求內心的喜悅安詳,而達到這種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莫過於懷善念、行善事。

55ba325012179b741b826c18a91d9ea0.JPEG

慎獨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訓曰:《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是為聖第一要節。後人廣其說,曰:「不欺暗室。」所謂暗室有二義焉:一在私居獨處之時,一在心曲隱微之地。夫私居獨處,則人不及見;心曲隱微,則人不及知。惟君子謂此時,指視必嚴也,戰戰慄栗,兢兢業業,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誠不愧於屋漏,而為正人也夫!

譯文:《大學》《中庸》都把一人獨處時也能謹慎不苟作為訓誡,這是古代聖賢視為第一重要的要節。後人把它引申解釋為「不欺暗室」,也就是在別人見不到的地方,也不做那種見不得人的事。所謂暗室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是指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隱秘。當一個人獨處時,別人就看不到他的言行舉動;深藏隱秘的內心深處,就使別人很難了解和看清楚。只有那些有德行的君子才能認識到,在這種時候,尤其要嚴格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事事謹慎小心不越禮法,時刻保持警惕;即使任何事都不做,也保持一種令人恭敬的態度;即使什麼也不說,也使人感到可以信賴;這才真正是不欺暗室的正人君子!

慎獨就是在沒有別人在場和監督的時候,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良心、表裡不一、沒有素質的事,任何時候都絕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南宋陸九淵說:「慎獨即不自欺。」慎獨之時,人主要面對的是自己,是與自己的內心赤膊相見。能做到慎獨的人,是戰勝了自己的人。老子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自勝,才稱得上強大;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

聰明人,借別人的眼睛看世界

訓曰:朕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凡人各有識見。常與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見,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即嘉納。

譯文:我從來不敢輕視人,說人家無知。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識。我經常和各位大臣說,你們但凡知道什麼、見到什麼,都可以進奏,讓我知曉;對於那些合理的意見,我將讚許並樂於採納。

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局限,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觀察和見識。因此,學會聆聽,你就相當於在借別人的眼睛觀察世界,也包括審視自我,於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聽別人的建議是完善自我、事業進階的必由之路。

自律,才有生活品質

訓曰: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

譯文:節制飲食,嚴格起居,實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

康熙還說,要「起居有常」,不可「貪睡」「貪食」,更不可「沉湎於酒席中」。唯「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其實康熙想表達的深層意思還是告誡子孫們自律的重要性。自律是生活的基石,自律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更能讓我們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遠離疾病。

(未完待續)

 

來源:京博國學

圖片:網路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