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教育心得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

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著更高的上限。

父親的格局

決定孩子能飛多高

有心理學家指出,在孩子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

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

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後,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就是一個例子,曾紀澤以父親為榜樣,為人處世、做官做事都向父親學習。其後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於其父親的能力。

曾國藩在處理外交事務——「天津教案」中,處置失當,名聲跌落谷底,曾國藩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於是常常告誡曾紀澤要開眼看世界。

曾紀澤就學習外語,勢要在父親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果不其然,曾紀澤在後來的外交事務中發揮出色,在新疆的領土爭端中捍衛了國家利益,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

而且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煉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

 

父愛的充足

保證了孩子的安全感

隨著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親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大多承擔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時間陪伴家庭,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愛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說父愛如山,孩子身邊沒有一個堅實的依靠的時候,就會變自卑、焦慮。

長大之後,哪怕成為一個健壯的大人,孩子也無法擺脫這種不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在事業上很容易墨守成規,恐懼失敗,不敢突破創新,不敢做出新的嘗試。

這往往會使得他的事業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開新的天地,這嚴重製約了個人事業所能達到的高度。

所以無論再忙,身為父親也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父親的關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個足夠堅強的後盾,產生安全感,做事就會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腳。

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同樣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可以讓孩子養成寬厚的性格。

而母親自身的修養,往往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母親的修養

決定了孩子的品德

奧地利個關愛女孩協會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提問:如果一個家庭有一雙兒女,但只有一筆教育經費,你投給誰?

他們的答案是:投給女孩。

因為教育了一個男孩,你只教育了一個個體,而教育了一個女孩你就教育了一個家庭,教育了一個民族,教育了一個國家。

這並不是虛言,在一個家庭里,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品德。

嬰兒時期,人的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在心理上對母親有一種獨有的依戀。

母親的行為舉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靈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的最初概念,而這個時期的基礎打得如何,將決定他們成為怎樣一個人。

正如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學》一書中所說:孩子道德發展的源泉在於母親的智慧、情感和內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得如何,決定於有什麼樣的母親。

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決定了他是否能夠在社會中立足。是否能夠和人好好相處,是否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則性錯誤。

這樣的人,可能不會有十分驚艷的表現,但是勝在踏實穩定,耐力悠長,人生之路也自然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母愛如水

溫柔寬厚

我們常說嚴父慈母,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父親則更為嚴厲,女性的特質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

所以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親帶大的女孩一般比較像男孩子,脾氣往往比較直接。

被母親帶大的男孩則一般比較溫柔寬厚,包容性更強,不喜歡咄咄逼人。

老子講,柔能克剛,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剛強更有力量。

胡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胡適三歲時父親去世,被母親帶大,他雖然是進步青年,卻有著那一代人沒有的包容與寬厚。

胡適在回憶自己母親的文章里也曾經指出,自己性格中的寬厚,得益於母親對他的教育。

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進步青年都選擇放棄包辦婚姻,無論是徐志摩還是魯迅,他們都選擇丟下原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是胡適卻沒有丟下他的包辦婚姻。他的妻子江冬秀不識字,喜歡打麻將,經常不給胡適做飯,脾氣還很暴躁,但是胡適就這樣包容下來,兩個人就這樣相互包容著過了一輩子。

魯迅當年的論戰,幾乎把文壇罵了一個遍,也罵過胡適,但是胡適卻從沒有回應過,而當時無論是魯迅的好友還是魯迅的論敵,和胡適都相處地十分融洽。

胡適本人的寬厚包容可見一斑。

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能夠讓孩子養成寬厚待人的處事方式,這樣的孩子不尖銳,在踏入社會之後,往往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受母親影響的孩子,成人之後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業發展、人際關係都相對穩定,不容易出現激烈的變動。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父親和母親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

而在家庭教育中,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發展的失衡。

所以,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全面發展,讓孩子既可以飛得高,也能飛得遠,擁有一個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來源:儒風大家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