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學中文、用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參與中國的發展,已經成為很多外國人的想法和行動,我身邊就有這樣的真實故事。
我女兒很早來澳洲留學,但對祖國的文化依舊有很深的熱愛情節,更願意身體力行為傳播中國文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業餘時間當家庭教師,為有需要的外國友人輔導中文。
女兒的第一個「學生」是名高中生J,一個典型的澳洲女孩。一次家庭的中國之旅,讓J對方塊字一見鍾情。回來後,除了積極選修學校開設的中文課外,還央求父母為她找中文家教,她父母在眾多候選人中,選中了我女兒……
J堅持學習中文已經兩年多了,即使在備考大學的期間都沒有停止,並把中文選進了她的大學必考科目,她是想給自己增加壓力,更好地學習中文。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J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上大學後J開始勤工儉學,她特意選擇華人多的地方去求職,以便能更多地運用中文。她會說中文的優勢也給她帶來了機會,老闆更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她。這位陽光開朗,對自己的未來有想法的澳洲女孩告訴我女兒說:「我喜歡說中國話,我會一直學下去的,直到把中國話說得很好很好」。
現在的J很忙,但只要一有空,她就會來找「老師」,一方面分享她打工時講中文的趣事,一方面也帶著問題來尋找答案。她們既像是師生,更像閨蜜,談笑風生,氣氛熱烈。
女兒的第二個學生是個只有5歲的H。她的爺爺奶奶早期從中國移民去馬來西亞,會講中文,爸爸媽媽從小到澳洲,會聽、會講中文,但不會書寫和閱讀(這種現象在中國移民群體中為數不少),他們希望女兒能「全能」。因此,父母為H選擇了有雙語教學的幼兒園,每周還請一次家教學習中文。根據家長的要求,每次學習完畢,師生用中文對話,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聽到5歲的女兒嘴裡能蹦出一串的中文字句,父母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知道,雖然他們久居澳洲,「洋裝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呀。作為華夏的子孫後代,不會說中文、看不懂中文字,這是件很不爽的事情,他們要「亡羊補牢」、「未雨綢繆」。
女兒的第三個學生T,你可能不會相信,是一個只有7個月大的嬰兒。她的父母是俄羅斯人。來澳洲前,他們曾在新加坡工作過幾年,耳聞目睹了新加坡華人精英的與眾不同,發誓要讓自己的下一代參與華人的競爭,將來要跟中國人打交道……
孩子一出生,父母倆就搬到了一個有華人鄰居的地方住下,為的是每天能讓孩子聽華人講話;他們想抱孩子來我女兒家,每次半小時對小寶寶進行「中文轟炸」——用中文逗寶寶玩,跟她說話。開始我女兒覺得這事很「奇葩」,沒有接受,但這對年輕父母的堅持,感動了女兒;儘管如此,他們還覺得訓練不夠,竟然不顧自己一點中文不懂,請了一個只會中文的保姆,每天的任務就是帶寶寶玩,講中文給寶寶聽。
在我們看來,T的父母親近似瘋狂,但他們骨子裡,應該是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同。女兒詢問過:「你們那麼年輕,為什麼不自己先學再教孩子」?他們說:中文太難學,自己沒有毅力從頭學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從0歲開始學習中文,將來他們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中國通。
諾貝爾獎獲得者James Heckman的研究理論認為:「如果一個國家或者家庭投資0—3歲的孩子,回報率是最高的……我們的認知和IQ ,90%是0—3歲的發育決定的」,這大概也是中國人常說的「3歲看老」吧。現在看來,T的父母親是精明的,是有長遠戰略眼光的。
推薦閱讀: 人在澳洲
作者:雷愛武 (墨爾本)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