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中國一種傳統茶壺,相傳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間。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是宜興紫砂礦土,泥礦屬沉積岩,每色礦岩相疊,由鱗片狀紫泥、本山綠泥、白泥、黃泥和紅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因產自江蘇宜興,又稱宜興紫砂。
好茶者認為,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紫砂壺因泥礦配合窯燒(還原燒)造成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充份透氣產生活性轉換水質,改變茶香茶味,因此茶壺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
紫砂壺以江蘇宜興出產的最好。茶水在紫砂茶壺中即使過夜也不腐敗,在普通瓷茶壺中過夜茶水即不宜再喝;真正的紫砂茶壺只需接觸清水,表面即會產生少量白色粉狀一氧化氮,這是包漿的過程,再經過刷洗擦拭,顏色慢慢變深,光澤油潤,很值得欣賞把玩。
紫砂壺大體上屬於文人藝術,所追求的古樸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國畫中的文人畫一樣,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如果帶著文人藝術的眼光看紫砂壺,則體現了文人畫的另一種形態。紫砂壺具有收藏的功能,歷史上許多著名制壺匠人的作品已經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收藏家爭相追逐的寶物。
紫砂礦土產於江蘇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一帶,成礦年代為古生代泥盆系,約三億五千萬年左右,這種天然泥礦在陶瓷產區十分罕見,位於江南古陸邊緣,海、陸、湖的三亞類地帶。
在紫砂泥練和製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乾燥、燒成收縮率小。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工匠會將幾種泥料混合相配及變換燒制的位置,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著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紫砂壺不一定是紫色,亦有硃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
由於越來越多的壺友熱衷於紫砂壺,給一些經營者帶來了生財之道,為了減少成本市面上出現了很多不能稱之為紫砂壺的「紫砂壺」。這些廉價的「紫砂壺」衝擊著壺友市場。那購買時如何挑選真正的紫砂壺,確實對於那些新入門的壺友來說這是很大的困擾,但同時這也是每個人學習紫砂知識的必經之路。其實分辨紫砂壺的好壞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經驗,一定要多看,多想,多交流,多學習。這樣看懂紫砂壺才不會是難事!接下來小編就來整理哪些是壺友不能碰的「紫砂壺」。
手拉胚
手拉胚壺,所謂手拉胚,並不屬於紫砂成型工藝,簡單來說就是機器操作的,通過機器控制的圓盤,把泥料放在圓盤上,開啟開關,馬達旋轉運作,用手拉出一個壺型來,很多人還會拿那種手工陶和紫砂壺作比較,其實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純正的紫砂是不能用作手拉胚的,因為圓盤旋轉過程中,純紫砂承受不了那個力度,往往會拉破,所以手拉胚的泥料中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高嶺土(做瓷器的瓷土)才能拉出。真正的紫砂壺製作是要通過人工打泥條,拍身筒等等工藝一步一步製作的。
對於愛紫砂壺的壺友來說,買到手拉胚還是比較崩潰的。手拉胚壺內部必定有螺旋狀紋路,這是手拉製作過程中留下的不可去除的痕迹。手拉胚壺是在拉製成型後將其從壺底直接切下,所以底部不會有圈形的紋路。相反,手工壺底可能手會因竹片修刮而留下紋路。
機車壺
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這是近幾年內出現的一種制壺新工藝。把預製的泥片放在模具里,然後由帶有車刀的機械臂在模具里車出身桶。然後再裝壺嘴跟壺把,機車壺的產量一天也可達十個以上。壺底部一般可以從規則的刀片印痕迹來辨別。目前很多機車壺也改進了工藝,會在壺底部通過刮底來掩蓋刀片印痕迹以此冒充半手工壺。但是一般不會有推牆的痕迹。從整體來看,機車壺的壺型比較呆板,缺乏精氣神。
灌漿壺
灌漿壺從外觀看,壺的表面看上去油光發亮,跟眾多壺放在一起特別顯眼,感覺就像上過油一樣刺眼。打開壺蓋。壺的內部與外表反差很大。
化工壺
化工壺是很多人最痛恨的壺,因為它實際上根本就不能稱為紫砂壺。感覺它是來打亂紫砂壺市場的。「化工壺」中添加了化學成分,使得普通的陶土能產生紫砂的色澤,但畢竟它不是紫砂,無論是手感還是質感,都與真正的紫砂不一樣,會比較粗糙。一般化工壺會有刺鼻氣味,顏色也會很鮮艷,表面的顆粒感比較模糊。真正的紫砂泥表面顆粒感都是很清晰的。
編輯:Jerlin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