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下的睡人潮(下)

旅遊度假

(接上期)

據說金廟的食堂每天供應上萬人的飯菜,如此龐大的開銷全都來自錫克人的捐助。在錫克人的心中,金廟就如同他們生命中的指路明燈,他們的心靈家園。在那裡,錫克教的原則「包容性」(inclusiveness)及「人類的統一性」(oneness of humankind)一覽無遺。

金廟並不是只有錫克教徒才能進入的聖地。它有東西南北方向四個門,代表著錫克教的大門向來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開,任何人都可以在金廟的廚房和寢室得到食物和憩息。

在金廟附近逛了幾圈,我開始把視線從富麗堂皇的建築物轉移到金廟範圍里的人們。這時才發覺,除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聖者、遊客及義工,那裡還有很多無家可歸的人。放眼望去,不難看到只帶著簡單家當的人睡在走廊兩旁。蒼蠅在他們身邊飛來飛去或停駐在身上,他們卻可以不當一回事。還有許多把小孩抱在懷裡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身體都髒兮兮的、頭髮凌亂。

白天的金廟周圍,無家可歸者比比皆是。

一開始還以為因為金廟遊客多,所以那些無家可歸者白天時就在金廟範圍行乞。到了傍晚時分,我從房間走去公廁,沿途看見廣場一大片的「睡人潮」時,頓時驚呆了!原來對那些流離失所的人來說,金廟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不只是白天在,晚上也在——也就是說,他們的一生或許都在金廟度過?

不管白天或黑夜,需要時,金廟有可以洗澡、上廁所的地方。那裡有一直不斷在打掃的工作人員,確保廁所不會骯髒。肚子餓時,金廟有免費的餐食,各個角落也有提供免費飲用水、洗手盆等。黑夜降臨時,金廟也會提供被單,讓大家在空曠的廣場席地而睡。

親眼目睹「睡人潮」的那一幕,我覺得十分心酸,百般滋味倏地湧上心頭。就這兩張薄薄的棉被,一張鋪在地上,一張蓋在身上,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幸福了。人那麼多,相信他們也不可能每天都可以拿回自己的「專屬棉被」,但相較許多未受金廟「庇護」、露宿街頭的人來說,那又算是什麼問題呢?睡在那裡,若晚上下起雨來,他們要避去哪裡呢?那些小孩,是不是從小就註定了過著這樣沒瓦遮頭的日子?這需要持續多久呢?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又會是怎樣的呢?

傍晚七點多,就會看到如此的一番景象,我稱之為「睡人潮」。

在廁所洗手時,我旁邊站著一個小女孩,眼睜睜地盯著我。她的眼神似乎向我傳達著某種信息,但我卻解讀不了。當時的我,不曉得要給予什麼反應是最適合的,於是就跟她笑笑,然後她也很天真無邪地跟我笑了。或許她並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其實還可以活得比她現在更好,不需要每天都跟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陌生人擦身而過。

從公廁走回房間時,我看到一個殘廢的男人,正處理著他的義肢;還有一個小女孩被媽媽抱著,就這樣撒尿了—— 不是在廁所裡頭,褲子也還沒脫,想必母女倆之後肯定滿身是尿。她們會有乾淨的衣服替換嗎?會有舒服的地方睡覺嗎?原來,有些人的生活就是可以簡單到這種程度,簡單到一丁點的隱私、私人空間,都沒有存在的資格。金廟對我們這些外國人真是好,給我們的不只是被單和儲存櫃,還有房間、還有床。

沒有家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那一刻,我終於真正明白,對遊客來說,金廟或許只是個旅遊景點,但對許許多多無家可歸、無瓦遮頭的人來說,金廟或許就是他們一輩子的依靠。

(完)

作者:林詠涵(Haan)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