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
我們有許多焦慮和內心的掙扎,都是源自過度忙碌的心靈。心若不安,生活就會產生對生命的懲罰、作弄與煎熬。
煩惱就像嬰兒一樣,有人照顧就越長越大。
量才適性,終身不憂;取璞守真,終身不悔。謙虛和內心的安寧是攜手同行的。
一個人如果拒絕獨處的慰借,那麼他便不會有最充實的內在生活。我們用獨處來幫助增長正念,而不是為了隔離或逃避。無奈和焦慮不安,其原因是缺乏正確的人生信念。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信仰令人強壯,疑慮削弱精力,因為信仰本身就是力量。把石頭丟進大河,河水並不受到影響。有信仰的人,若因別人的惡評而心亂,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
當懼怕來敲你心中的大門時,就讓樂觀的信仰去開門吧!
迷信和無知是感知事物真理的巨大障礙。迷信的人,是在人格層面上發生了問題;拒絕信仰的人,是對人生的無知。
信仰就是如實的接受生命的本身。
盲目的迷信上帝是自我可憐的慰借,在生命修行中產生不了幫助。
沒有慾望的人,永遠是自由的。一旦做成決定,也計劃好如何執行,就應完全捨棄對結果的擔憂。
現實中,行為不正之人,看起來生活似乎過得蠻安逸;而善良的人,似乎是過著非常悲苦的生活,其實這都只是表面的看法。
事實上,前者往往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心憂,後者則內心常常是平靜。
清閑無事,坐卧隨心。雖淡飯粗衣,自然有一段佳趣。紛擾不寧,憂患纏身,雖錦袍玉食,只覺得萬般愁苦。
人對生死大義有所了解,就能活出莊嚴的人生;對信仰有所認識,就能活出希望。
生命就像是失去首尾兩頁的稿件,努力找尋這些失落的頁數者,稱為修行人。如果無法不畏艱險地尋求真理,怎能稱之為完整的人生?
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
我們的煩惱如果不懂得去認知它、了解它、控制它的話,它就像小孩子一樣,有吃有喝有睡的,它就會慢慢長大。一旦它長大、壯大以後,就很難克服它了。
圖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