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目前,各大媒體或報章雜誌、專家學者對澳洲房地產的評論,無不圍繞在「住房負擔能力問題」上,不過,阿德萊德大學建築與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Emma Baker卻認為,「負擔不起房價」也許不是那麼糟糕的事。
說出這樣的言論,確實令人捏一把冷汗,Baker女士在澳洲網路媒體The Conversation網站上表達了她的觀點,「住房開銷壓力比起其它煩惱,如:被孤立或遭人群排擠等,要能忍受的多吧!」並表示,困難通常不是從一個問題產生的,都是多個麻煩累積出來的。
單就住房負擔能力這一點來看,它對買家的影響是有限的,尤其是對那些能夠調整好家庭預算和租金、抵押借款利息支出的人來說,他們有額外的存款可以買房。但是,如果一個家庭同時要面對多個困難:支付能力不足、工作的不確定性,或是失業,這當然大大削減了他們買房的能力,更不用說再去調整家庭的支出習慣。
Baker女士認為,釐清「單一困難」和「多重困難」之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這樣做,我們無法提供面對『多重困難』的買家確切且完善的幫助,還可能錯過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甚至,我們計畫的方向也因為認知不清而被誤導了。」
澳洲國民的住房標準相對其它國家是很高的,人民也十分享受如此高品質的住房環境。然而近幾十年來,「偉大的澳洲夢」出現了裂縫,且有擴大的可能。
目前,澳洲有部分房屋的價格已擠進世界最貴排名之列。越來越多私人出租房出現房屋品質不佳和安全疑慮問題。而政府提供的國有安全住宅又太少,無法覆蓋到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研究人員、政府和澳洲人民…整個社會,大家都太關注、投入太多心血去了解和解決住房相關問題了。Baker女士寫道,「也許我們過度具焦在『問題』本身上了。」Baker團隊不停地發掘支付能力危機的起因和應對方法,解決租房不安全問題、無家可歸的問題、就業問題和照顧殘疾人士。然而,專家們通常是把這些問題分開來看的。
Baker女士認為,將每一個問題獨立看待,容易忽略一個重點:許多與住房相關的問題多是在互相影響之下形成的,而且陷於困境的,時常是同一批人。
理順問題
如果我們今天是站在為「擁有多重問題的人」想,而非分別解決他們眾多問題中的幾個問題,那會變得怎麼樣?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Cities》期刊中,Baker團隊模擬了住房相關問題相互累積、影響的情形。「我們使用了『澳洲家庭收入和勞動力數據』(HILDA),並察看超過1.7萬名無法負擔房價的澳洲成年人的資料。我們定義:中低收入者及住房開銷占家庭收入30%的人,視為『支付能力困難』。」
這項研究著重在6個與住房相關的問題上,包括住房負擔能力、地理位置優勢、安全性、福利制度、工作機會和不利條件(殘疾人士)。主要是為了解上述6個情況,對買房困難的人而言,有多大的影響。
當然,這個分析無法全面顧及每一個面臨住房相關問題的人。儘管如此,它還是充分呈現了「澳洲住房問題並非單一形成」這個觀點,並對我們近期的思考有了一點正面的挑戰。
Baker團隊的分析顯示,1.7萬名澳洲成年人中,遭受「多重困難」的比例相當少,只有約10%。不過,僅僅分別出哪些人受多重困難所困,並非能真正的給予他們恰當的幫助。
如果現在將重點放在「解決多重困難者」上,那我們應如何改變以往的作法呢?
假設我們單指改善人們的住房負擔能力,我們可能得解決這1.7萬人的問題。這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作法。不要忘記,他們之中有60%的人是沒有受其他住房相關問題影響的。
應如何調整對策?
Baker女士在文末寫道,「也許我們團隊所認知的解決方法,是專註解決擁有多重困難的少數人。這項研究讓我們在解決住房相關問題時,有了不同的思路。」她也再次重申了專註解決多重困難的重要性。
她還提醒,「我們應該記住,人們遭受的困境和問題並不是新的問題,而是長期存在的。」制訂政策應該朝這個方向前進。
澳洲政府目前正在思索如何完善個人的福利制度,如政府推出的「消費者導向護理系統」(Consumer Directed Care)和國家殘疾人保險計畫(NDIS)。也許,Baker女士對住房負擔能力提出的解決方法,政府也能參考實行。
編譯:喬伊
悉尼西區費爾韋爾中學(Fairvale High School)一名男生在學校附近被12名同學圍毆,導致身心受創。法庭裁定這家公立學校失職,州政府需向受害人賠償120萬澳元。 Read More
在強大政治壓力下,以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分散在多家商店購物,Coles 和 Woolworths 都在加大折扣力度,以留住顧客。 Read More
澳洲稅務局10月底發布的年度透明報告顯示,澳洲企業在2022—2023財年創下最高紀錄,繳納了979億澳元的公司稅,比上一年增加了16.7%。與此同時,有近三分之一(1200多家)的大公司繳稅額為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