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訊)
嫦
民間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各版本有一點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贈之不死仙藥。嫦娥因故吃了仙藥,無法逗留地面,飛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藥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兩粒:人服一粒長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給嫦娥保管,準備夫妻分食,然而卻被意外打破了這個計劃。
意外是什麼?有傳說是嫦娥因不知詳情而全服下;有人說嫦娥是好奇偷食;也有人說嫦娥是故意盜之;一種悲傷的說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傷心而去;還有的傳說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手持寶劍闖入後院,威逼嫦娥交出寶物,嫦娥危急中將寶物吞下……服下仙藥的嫦娥身子漸漸飄離地面,抬頭望見皎潔的月光,決定向那輪圓月飛去。
清代的走月亮(中秋木樨插鬢香,姊妹結伴走月亮)
玉兔搗葯
嫦娥身邊有隻可愛的玉兔,這是民間公認的。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麼壓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當然無法留住嫦娥,隨她一起上了月亮,成為神話中一抹可愛溫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葯杵,夜晚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我們在月夜中抬起頭來,也許能從月亮上找到那隻可愛的小兔子~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這便是傳說的吳剛在砍伐桂樹。吳剛砍桂的神話據說是在唐代演繹而成的。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
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代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清代的供兔兒爺(瓜果月餅為供品,燒香羅拜兔兒爺)
玄宗漫遊月宮
古代傳說,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行文至此不由得感慨:
每欲在故紙堆里細究點什麼,
都不免為中國式的模糊所苦:
入眼多是傳說,雲遮霧罩,
似重重塵埃將真相深埋。
當然,中國式的浪漫也都在這些傳說里了。
月餅的歷史
月餅和中秋開始走的是兩條路線。
《周禮》已有「中秋」一詞,「暮秋夕月」,每逢中秋夜都要迎寒和祭月。《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
月餅和中秋不是一起誕生的。殷、周時期,江、浙一帶有種紀念太師聞仲的 「太師餅」,邊薄心厚,可謂月餅的前身。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引進芝麻,便出現了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傳唐朝李靖率師討伐犯境邊寇,於中秋節凱旋,長安通宵歡慶。時有吐蕃人獻餅祝捷,唐高祖手拿圓餅指著明月笑曰:「應將胡餅邀蟾蜍。」嗣後分賜群臣共啖,遂成中秋吃餅之俗。又傳,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唐玄宗嫌「胡餅」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
事實上,北宋時,此餅因在宮廷內流行仍被稱為「宮餅」,後流傳到民間,稱「小餅」或「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傳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雲:「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蜍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
有人說,宋代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度提到「月餅」之名。民俗專家趙書卻說:「正式記載月餅的是明代《宛署雜記·民風》,書中說『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在南宋吳自牧所著《夢粱錄》中,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不只是在中秋節吃。
我們大致可以確定,到了宋代,月餅與中秋的軌跡才算是重合了,結下不解之緣。相形之下,月餅似乎更有象徵意義,因為非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
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此夜的月亮在世人眼中最大最亮。皓月當空,月圓桂香,全家圍坐,瓜果滿堂。主婦按全家人數切分月餅,不論在家在外,每人一塊,大小相等。天上月圓,桌上餅圓,人間團圓。闔家對月飲酒、品茶、吃月餅,真人生一大樂事也。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蘇軾也曾在丙辰中秋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句懷念弟弟子由。
中秋團圓節習俗之由來
說到「團圓」,可能有人不免有些疑惑:除夕之夜是團圓,中秋之夜也是團圓,區別何在呢?
「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疫癘之鬼」,以保來年無病無災。
中秋正當收穫季節,自古以農立國的中華大地,在這個節點變得喜氣洋洋。農村有以「芋魁」(蕃薯、芋頭)供奉之俗,這兩種根塊作物其形碩大而圓,象徵豐收與完滿。而親友之間饋贈月餅,同樣象徵完滿、團圓。是夜觀賞祭拜玉兔,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成為抒發情感的極佳時刻。
故而除夕更多在團聚和團結,懷惕惕之心應對流年的變遷;而中秋更多是團圓同慶,情緒色彩偏於溫暖、感性和浪漫。吃月餅,看月圓,大家從月中蟾蜍說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講到嫦娥奔月,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讓人在飽暖之餘,想像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和鍛煉。
清朝楊光輔在《淞南采府》中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為相近。
作者少時正值物質匱乏年代,中秋成為伙食改善的良機。那時吃的該算是京式月餅吧,裡面有冰糖粒、南瓜仁、青紅絲一類東西,不過印象里是硬邦邦、乾巴巴的。成年後吃過帶酥皮兒的蘇式月餅、雲腿餡的滇式月餅、口感鬆軟細滑的廣式月餅……尤記某年,不知吃的是廣西還是香港的月餅,蓮蓉入口即化,不甜不膩,讓人回味不盡。這些月餅,更接近「點心」甜美鬆軟的實質,而不是「月餅」的形式。
現在更熱鬧了,還出來了日式和法式月餅,將蛋糕的用料融入月餅,呵呵,請注意,這些創意也施展到了粽子身上。最令人驚訝的是冰激凌月餅,連麵粉都省了——巧克力為皮,冰激凌為餡,吃完通體冰鎮,不禁想:這,還算月餅嗎?
蓮蓉蛋黃、香芋冰皮、綠茶水晶QQ、紅豆沙蛋黃、抹茶蓮蓉冰皮、紐西蘭乳酪、榛果巧克力、杏仁咖啡、紫玉藍莓、提漿濃香玫瑰……細數這些看上去美麗、聽起來好吃的月餅名字,憶及當年媽媽嚴謹奏刀,將「自來紅」一分為四,完美踐行「平均主義」家風的情景,不禁慨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