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訊)最近,澳洲央行在《半年度金融穩定評估報告(half-yearly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中表示,內城區公寓的過剩和中國資金湧入樓市,正在澳洲銀行體系的風險構成發生變化——從房屋貸款的風險轉移到房產開發和商業地產借貸的風險。
一.公寓供應過剩將帶來風險
澳洲央行指出,「新的公寓供應量過剩,可能會壓低房價和租金,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投資者將難以正常水準的租金來支付他們的貸款,而自住房主也將面臨無法通過出售房產來解決房貸的問題。」
央行警告:」隨著一些地區公寓需求降低,以及自住房業主面臨信貸緊縮,不履約交割(settlement failures)的情況可能會增加。」
這個警告源自於澳洲審慎監管局要求銀行縮減房產投資者貸款,以減少房地產泡沫化的風險,但可能給大量進行的公寓建設市場帶來挑戰。
二.中國資金對澳洲房產市場的影響
央行上升了對中國投資者「數量大額的和日益增加的」的角色關注度,這個會對金融領域產生間接風險。
銀行受中國投資者和開發商衝擊較小,但是如果中國投資人的需求顯著下降,則將打壓澳洲國內房產價格,導致銀行承受更多的與房地產相關的損失
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中國買盤集中在悉尼和墨爾本的公寓樓,最近期有大量的增長。
由於交割過程中風險加大,主要的公寓開發商Lendlease和Stockland已經對此方面進行緊張的審查。它們在半年盈利公告中,都低估了這方面的影響。
央行檢討了中國買家對地產需求減少,由此對悉尼和墨爾本公寓市場的影響。儘管但是如果買家變成賣家,整體房價就會下跌。
從最近的數據來看,墨爾本市中心區的公寓,轉售過程中出現了高達原銷售價30%的折扣。有一個指標,目前有2萬個公寓正在建設中,1.9萬個公寓已經批准,3萬個住房等待批准。這樣的數量勢必對房價有所抑制。
三、業界對央行聲明的反饋
澳洲不動產協會(Property Council of Australia)首席執行長Ken Morrison則表示,央行聲明與開發商保持一致,沒有證據顯示在公寓項目上出現違約,他認為2016年將是另一個強大的建設年。
Morrison指出,在審慎監管局的要求下,很可能一些計畫項目將不會進行,這將緩和內城區公寓供應過剩的風險。他還強調, 「現實的情況是我們的城市正在成長,內城生活的趨勢將會繼續,所以布里斯本和墨爾本的新增供應量會被及時吸收。
房屋協會(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的Graham Wolfe指出,央行的觀點過於保守。在過去10年中,人口年增長率加上潛在的住房供應量不足,導致明顯的租賃空置率緊縮。而2015年只是10年來住房建設數量超過需求的第二年。
這不是巧合,悉尼和墨爾本這兩個省會城市在住房項目上最好的表現,是強勁的人口增長和州經濟的表現。
瑞銀(UBS)經濟學家George Tharenou表示,澳洲央行很明顯是更關注金融體系和經濟層面的風險。
四.潛在的下降趨勢
當央行不在很多地擔心「先發治人」的降低利率,瑞銀稱,造成真正經濟下跌的與房產有關的潛在因素,現在就很明確了。
央行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穩定評估報告」,是想確認和探討對澳洲金融體系的威脅,並預先高度關注投貸人貸款數量的上升。
2014年底,審慎監管局(APRA)採取行動,要求澳洲銀行削減投資者的貸款數量,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迫使銀行增加數十億元的股權資本,降低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在APRA的努力下,例如收緊貸款標準和減緩房價增長的步伐,也確實改善了家庭住房的風險。
央行表示,在目前高就業率和低利率的情況下,家庭財務的壓力是溫和的。大部分的家庭收入都可以儲蓄起來,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首見的情況。總結抵押緩衝區占貸款餘額的17%,相當於2.5年的支付款。
對資本金的增加拖累了銀行的資產回報,但央行提醒全國範圍的借款機構不能所有的成本都追求回報。
重要的是,銀行和投資者認識到,這次的下降趨勢與增加恢復力有關,因此不要以提高風險控制的水準和文化因素來抵銷它。特別是文化的部分,這才可能同時回復財務與聲譽。
央行認為在住宅開發中,東海岸的公寓數量不斷的增長,而某些地區的公寓需求卻逐漸緩和,這是不協調的。因此在住房需求上還需要再平衡,並且加強貸款標準。
央行指出,自住房主和投資者已不那麼活躍,市場已較緩和。企業界需求也已降溫,因而增加了公寓開發商的風險,連帶的商業房地產的收益率也受到擠壓。即使如此,商業房地產的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外國投資者的支撐。
除了房地產之外,企業的財務仍維持一個良好的狀況。唯一例外的是資源部門,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使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降低。但是,儘管銀行報告資源部門的不良債權水準提高,但這部分貸款只是總額的一小部分。這些風險似乎不足以造成對國內金融體系的嚴重的影響,但會受到來自海外的巨大衝擊。
總體來講,澳洲央行對金融體系風險的評估是喜憂參半的。
不同的業界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對這個評估報告會有不同的評論,這都是正常的。但對讀者來說,卻不容易分辨哪些分析才是正確的。」做功課」是比較能找到真相的機會,不只是要多看不同的評論者,還要追蹤這些評論者或機構,長期以來言論的嚴謹性和公正性。這也是考驗讀者的智慧,分辨出事實與曲解,找到真相。
文:青宇 黎澳
更多的資訊可與我們聯繫:
手機 61 420 585 808
微信: peace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