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頭條澳洲事兒

冒死扒一扒澳洲各種黑幫,扒完小編就得趕緊跑路了…

(澳洲生活網訊)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墨爾本和悉尼都不太平,雖然這次騷亂被謠傳成各種血腥版本,到後來證實只不過是兩派黑幫的鬥毆而已。

事實上,表面「寧靜、悠閑、祥和」的土澳的背後也有暗流涌動,美國大片里的黑幫、毒品、槍殺,就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現在小編帶你了解下澳洲的另外一種面孔——澳洲本地黑幫!記得下次看到要躲遠點。

654094756569274013654094756569274013

(2006年悉尼摩托車黨頭目在巷內被射殺,數百名黑幫成員騎摩托車成隊遊行參加葬禮,場面壯觀)

澳大利亞的黑社會幫派活動,可以追溯到至少100年以前。在十九世紀初期,一些犯罪團伙在悉尼的洛克斯區蓬勃發展。

現在澳大利亞的黑幫團體,除了一些國際化黑幫的分部外,也有當地的著名黑幫團體在其中。他們除了涉及一些非法活動外,更多的是融入商業圈中,變得更加現代化、商業化。

1、越南黑幫:5T黨

659711443909127922659711443909127922

上個世紀最後的20年,越南黑幫5T黨活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卡市和班克斯鎮地區。

5T黨成員大多是在越南共和國淪陷後隨父母一起移居到澳大利亞的。5T黨建立於1980年代中期,5T源自於五個越南單詞: 『Tình』, 『Tiền』, 『Tù』, 『Tội』 and 『Tu』,意思是:愛,金錢,監獄,處罰和自殺。5T同時也代表, 『tuổi trẻ thiếu tình thương』 — 『缺少愛的童年』。

1989年,來自7歲跟隨父母作為難民從越南三胡志明市來到悉尼的陳德良成為了5T黨當時的掌門人之一,年僅14歲。11歲的時候,陳德良就曾因為攜帶獵槍被捕。最終,在上位幾年後,陳德良死於敵對團伙的謀殺活動。

陳被謀殺於1995年,這引發了5T黨內部的權力鬥爭,增加了其他對手的威脅。1999年,暴力行動在讀升級,競爭對手有暴力行為在1999年升級為競爭對手的the Four Aces和Madonna』s boys(5T的分裂團體)開始向5T挑戰,卡市的謀殺率迅速增加。這個幫會戰爭最終導致新南威爾士州議會建立議會調查。

2002年,5T黨連續遭到數次打擊,被新州警察立項專項掃蕩多次,最終被華裔黑幫–大圈幫徹底趕出了唐人街。

2006年,維多利亞的亞洲重案組解散,這也證明了,5T黨最終澳洲黑幫歷史。

2.華裔黑幫:大圈幫

最早的華裔黑幫被稱為「中華英雄」。

華裔黑幫大圈幫靠著經營偷渡和高科技犯罪成為唐人街的新油水。大圈幫只是初級階段的黑幫,沒有嚴密的組織結構,核心成員多有行伍背景。大圈幫最早成名於香港,然後隨著內地移民潮轉戰北美和澳大利亞。

80年代初期,大圈幫的標準配備是「黑星」(五四手槍)。儘管黑星的指向性差(25米的距離能跑偏20公分)、握把角度不好(正常握持時槍口向下,所以手腕要向上挺),但是它的穿透力極強,極其適合黑幫的近距離作戰。

大圈幫在澳大利亞很是赫赫威名。2001年,外媒就有報道,為鞏固勢力,數十名行五齣身的華人加入大圈幫。他們通過各種途徑隱藏自己的過去從而獲得澳洲國籍,以商務名義進行各種犯罪活動,主要以毒品生意為主。甚至為了此事,悉尼省省長和移民局局長進行了嚴肅的商討。

2002年,澳大利亞警方查獲一起上億美元的販毒案,結果發現有10名大圈幫成員涉嫌其中。他們不僅把越南裔的「5T黨」趕出澳大利亞唐人街,也向當地白人發動了新一輪的鴉片戰爭。

然而無論如何,在大圈幫成立的伊始,其主要目的也僅是能夠在天朝崛起前,在那個漂泊動蕩的年代,為自己尋求一絲保護和安慰。

3.澳洲黑手黨—義大利黑手黨分支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義大利黑手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組織最嚴密、最著名的黑社會組織,義大利人稱其為「馬菲亞」。他們的規模遍及世界各地,滲透到當地的經濟和政治當中,擁有嚴密而清晰的組織脈絡。

「光榮會」是義大利四大黑手黨之一,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最早是靠綁架起家。目前有160個分部,全球成員超過6000人。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綁架、政治賄賂、販毒等非法勾當,歐洲80%可卡因來自「光榮會」!同時,他們也在涉足「白道」生意,包括投資建築項目等。

「光榮會」主要是以家族為單位,靠血緣關係和婚姻來發展壯大。基本是子承父業,從小接受嚴格的黑幫訓練,一步步從「光榮少年」進階成「光榮骨幹」。因為有血緣關係,「光榮會」中很少有像警察爆料或者合作的叛徒出現。

據澳大利亞電台ABC報道,「光榮會」通過暴力和恐嚇手段一方面在澳洲控制了很多合法經營公司比如水果蔬菜市場等,同時也在從事毒品交易活動。而「光榮會」的成員與澳洲的多名高官都有往來。

在2000年初,時任澳洲總理霍華德就在一次募款活動中與一名和「光榮會」淵源頗深的人士會面。這名「光榮會」相關人士當時還和自由黨的其他多名高官會面。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霍華德當時清楚此人與「光榮會」的聯繫。

除此之外,澳洲駐義大利使館還曾經僱傭過一名黑幫老大的兒子。當時澳洲駐義大利的大使是阿曼達•范斯通 (Amanda Vanstone),她後來在霍華德政府時出任了移民部部長。在雇這名黑幫太子之前,義大利當局已經把這位黑幫老大的信息透露給了澳洲大使館。

在范斯通擔任移民部長的時候,她還曾經向另一名義大利黑幫老大續發了簽證。當時,這名黑幫頭目因為在義大利時期的犯罪記錄面臨被澳洲當局遣返回國。他的兄弟是墨爾本當地一位著名商人。為了能讓這位頭目繼續待在澳洲,他的家人進行了一次花費不菲的遊說行動,以勸說當時最有權的政客包括范斯通能讓他繼續留在澳洲。

4.澳洲本土–摩托黨,他們的「常備裝備」就是摩托車。

所有的摩托幫成員都刻意把自己打扮的很彪悍粗野,連女將也不例外,將地道鄉村澳洲人粗曠豪放的性格推向極致。他們的裝束讓人敬而遠之。他們成群結隊的在公路上馳騁。好幾百輛大馬力摩托在公路上持續呼嘯好幾分鐘才通過。當他們有大型活動時,往往會有警察開道和收尾。在歷史上,也有不少幫與幫之間的毆鬥故事。

至今仍然活躍的澳大利亞摩托黨不但有國際性的幫派分部,例如「地獄天使」、「惡棍之徒」和「吉卜賽小丑」,還有本土創立的新幫派,例如「叛逆者」。他們已經通過多元化的活動滲入當地社會的合法及非法的商業、企業中。

以「叛逆者」摩托黨俱樂部為例,據稱該俱樂部在全澳共有70多個分部,約2000名成員。「叛逆者」由克林特·傑克斯於1969年在昆士蘭州布里斯班創立,原名為「同盟」。其徽章由盟旗、戴帽子的骷髏頭和寫有「1%」的補丁組成。澳大利亞政府和執法部門認為,「叛逆者」是一個犯罪組織;但俱樂部則堅稱,他們只是摩托車狂熱分子,並非黑社會。

「叛逆者」不甘心只在澳大利亞境內積累勢力,他們也在努力使自己國際化。2011年1月,紐西蘭警方宣布,「叛逆者」成員已經滲入到紐西蘭,並企圖建立紐西蘭分部。但他們在紐西蘭並不受歡迎,有紐西蘭媒體稱,「叛逆者」成員已被驅逐出境。

雖然「叛逆者」號稱是全澳最大的摩托車黨,但是在全國和全世界都有分部的「地獄天使」,才是最富有的社團。

澳大利亞的「地獄天使」是由一組摩托車狂熱分子在上世紀60年代成立的俱樂部,當時他們稱自己和美國的黑社會組織「地獄天使」之間保持著非正式的聯繫。

在1975年8月,他們中的大部分會員都想成為被對方認可的成員。於是,澳大利亞的「地獄天使」就被美國加州分會的成員監督協管。最終,墨爾本和悉尼的「地獄天使」俱樂部正式獲得了美國「地獄天使」授予的認可,成為其在澳大利亞的兩個分會。但是,在他們自己的網站上,他們仍然自稱只是摩托車俱樂部,並非「謠傳」的黑社會幫派。

現在,摩托黨成員與普通人的聯繫日益密切,以致澳當局很難分辨哪些是非法交易,哪些是合法交易。非法持槍、敲詐勒索、組織賣淫和毒品分銷仍然是他們的傳統行業,而且網路犯罪迅速成為了他們的搖錢樹。

「摩托黨成員通常混在人群中,並不引人注意,也不像電視中描述的那樣。」澳大利亞滅罪委員會專案科執行董事哈菲爾德女士說,「他們來自不同的幫派,暴力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你可能不會經常看到,除非是在他們爭奪地盤、復仇或者顯示實力的時候。」

圖:網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7年12月6日 16:24

Recent Posts

有望防悉尼隧道工受害 一項計劃被忽視五年

一家大型建築公司曾向安全監管機構提交一份詳細計劃,以消除致命的二氧化硅粉塵對隧道工人的威脅。該公司警告稱,該計劃將耗資巨大,並會導致項目延期。近五年後,儘管新州州長明斯(Chris Minns)宣稱,數十億元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中隧道挖掘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很重要,但此計劃仍被閑置。 數以千計的工人在悉尼砂岩中心地帶挖掘隧道時,曾多次接觸到高濃度的致命二氧化硅粉塵。自 2021 年底該項目開工以來,一名 32 歲工人等 13 名 M6 第一階段的工人被確診患有無法治癒的肺病矽肺,加劇了對潛在公共健康災難的擔憂。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SafeWork 對僱主 CPB Contractors… Read More

13 hours ago

安德森公園記

庚子年冬,予偕摯友游於雪梨安德森公園。霽空與海一色,漣漪隨風而漾。遠眺無山,樓分天水;近看鷗雀,或嬉戲於水,或停佇於岸。 舉目東望,白雲似有約在先,齊聚一堂;倏爾似酒罷筵散,各赴一方。 緣岸行數百步,行人多三兩相伴,解封之喜形於顏色,天倫之樂溢於言葉。 黃髮垂髫,七成無憂寡慮,六成享於當下。見有老者,靜坐讀書;亦有情侶,細語相訴。 孩童天真無邪,欲捉飛鳥,親於自然。澳國之冬,寒中有暖,陽光與笑靨同輝,微風與海景相融。 然身處碧海之畔,誰觸景而思?或思功名之事,或憂前路修遠,或憶過往之瑕。嘗有人日日靜立於此、心浸世外之境乎? 或唯有草木,根入塵垢,心寄方外,年年如是。 百年後,海猶當年海,人非故時人。 孰為案牘所困,孰因欲壑而苦,孰為簞食而喜,孰因致遠而樂。 世人皆盼有海之胸懷,然所欲如海,所愛亦如海乎? 得萬鍾而無愁,此乃小我; 為宏願而求索,此乃大我; 為社稷而辛勞,此乃舍我。海無他我之分,故海愛人如愛己; 心若減貪抑欲,則更近萬頃之海。 今夕何夕,安得謝公之屐?… Read More

13 hours ago

為家長省錢 維州公校學生穿著規定放寬

根據維州政府旨在減輕家庭經濟壓力的一項改革,公立學校的學生將被允許穿無品牌的短褲、長褲、裙子和襪子。 一項政策審查發現,取消品牌服裝可以為家長節省大量開支,從明年起,公校將禁止在這些物品上使用商標。 教育廳長卡羅爾(Ben Carroll)周三宣布對學生著裝規定的修改,此前他已對校服的可負擔性進行長達數月的審查。 卡羅爾於去年五月宣布,正在與家庭、學校和供應商進行磋商,以了解問題的規模和性質。審查發現,印有學校標誌、條紋或其他標記的物品是校服成本的最大來源,尤其是那些每天都要使用、必須經常更換的物品。 一些品牌物品的價格超過 56 澳元,而且通常只能從一家供應商處購買。 據《時代報》報導,卡羅爾說:「學校費用可能會增加,這就是我們要解決校服費用問題,告別昂貴的品牌短褲、裙子、運動褲和襪子的原因。」 除不再使用品牌褲裙外,全州範圍的著裝規範政策還要求學校和校務委員會確保學生校服價格合理。 教育廳表示,它將與學校合作審查和更新學生著裝規範,並在此過程中諮詢學校所在社區,將做過渡性安排,以確保學生可以繼續穿已購買的校服。 教育廳發言人說:「學校可以繼續在校服帽子、上衣、襯衫、連衣裙和夾克,從腰部以上的所有地方,印上品牌,因為這對學校的榮譽感和在人群中識別學生非常重要。」 州長艾倫(Jacinta Allan)說,校服的改變是為了確保辛苦工作的家長少操心一件事。 艾倫說:「政府提供的校服應該讓學生自豪地穿,但我們也要確保學生家庭能夠負擔得起。」 Read More

13 hours ago

免費門票先報先得!2025悉尼Easter Show遊玩攻略一文看全

更新於 :2025-04-02 07:48 大家期待已久的復活節嘉年華(Easter Show)2025年再次回歸! 記得留下美好的回憶,找到自己的快樂天地、豐富的樂趣和傳統哦。 今年的嘉年華時間是4 月 11 日至 4 月 22 日。2025 年的活動比往年更盛大、更精彩!有新景點、新遊樂設施、新娛樂項目、新美食,深得眾多遊客喜愛!… Read More

13 hours ago

在澳海灘拍攝比基尼女郎 兩名中國遊客被捕

兩名「以前從未接觸海灘文化」的中國遊客在邦迪海灘(Bondi Beach)因多次拍攝比基尼女郎而被捕。 來自北京的放射科醫生Yong Yang和機械工程師Qiang Chen承認在公共場所附近做出冒犯行為的罪名,隨後在韋弗利地方法院(Waverley Local Court)出庭受審。 兩人年齡均為 56 歲,本計劃乘飛機回國,但因一周前在邦迪海灘被捕,回程航班被推遲。 Yang是北京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他在遊覽景點時拍攝了 44 張照片,根據警方提供的信息,這些照片只針對穿比基尼、享受海灘的女性。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在Yang拍攝的照片中,有一群 15… Read More

13 hours ago

即日起 真維斯 2000 萬澳元商品大甩賣

零售商真維斯 (Jeanswest) 在上周進入破產程序後,計劃通過大甩賣的方式出售價值 2000 萬澳元的庫存。4月1日起,澳大利亞的 87 家真維斯門店同時開始清倉甩賣,出售 35 萬多件商品,其中包括 13.8 萬條牛仔褲。 Read More

20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