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訊)大家好。經過4個月的浴血奮戰,澳洲的報稅高峰期已經接近尾聲。總結了一下我發覺我們華人投資房持有量在不斷的攀升,但大家對投資房折舊的概念大相徑庭。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大家常見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否只有新的房產才能進行折舊減稅?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事實是,舊的房產也能進行折舊減稅,因為您的房產購買價格中包含了土地、建築、裝置以及設備。這意味著在 1985 年(即建築折舊出台之年)以前修建的房產也能進行折舊減稅。無論您投資房產的修建年限如何,都應當讓造價估算師為您進行房產量測,並為您提供一份報告供抵稅使用。
有人問是否建築樓層越高,折舊數額越大?
這是事實。建築樓層越高,其獲得的裝置與設備折舊越高,因此折舊申報數額也越大。隨著建築高度的增加,某些服務變得必不可少,例如電梯(以及其他運輸服務)。其他服務可能不太明顯,例如:消防軟管卷盤以及對講機均屬於這一類的可折舊設備。高層建築能獲得較高折舊減稅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開發商需要提供更高比例的裝置和設備等配套設施。例如:某些高層建築擁有游泳池、健身房,甚至小型電影院。
那麼是否所有的建造成本都能申報折舊減稅呢?
當然不是。在澳洲,我們很幸運能夠根據投資房產的折舊來申報減稅。但並不是所有的建造成本都有這一資格。在申報某座建築的折舊時,從根本而言,我們是在申報它現有的價值。所以說拆除或清場等費用不能進行申報。後院綠化是另一項您需要小心處理的建造成本。樹木和草會不斷生長,所以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貶值。
然有人問是否建築利潤可以申報折舊減稅?
答案是如果您將您的投資房產直接交由某建築商來完成,那麼您可以對該建築商在這項工程中所獲得的利潤部分進行申報。但如果您是從投機型建築商/開發商購買的成品住宅,那麼您的申報金額中則不能包含其建築/開發利潤。
有朋友問,在接近財年年底購買的房產不值得去做折舊減稅報告?
事實上,在您擁有房產的第一個財政年度-即使您是在接近本財年年底才獲得房權的——投資者為其接近 6 月 30 日所購買的房產申報數千澳元的減稅的情況並不少見。為什麼? 房產內價值低於 300 澳元的特定裝置物品以及價值低於 1000 澳元的「小額組合」物品可以按照 18.75% 的較高比例享受一次性抵稅。由於這些金額都不是按比例進行折算的,因此可以全額申報減稅,無論您擁有房產的時間是 1 天,還是365天。
還有人問是否裝修可以增加折舊申報金額?
是的。裝修您的房產是增加折舊減稅的另一種途徑,因為這可以 享受更高的折舊率。例如:開發商提供的價值 20,000 澳元 的裝修套餐僅在第一年內就可以另外獲得10,000 澳元的減稅。但要記住,對投資進行裝修不一定是適合所有房產和地理位置的最佳選擇。其更適合於在流動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用於吸引短期租戶和度假出租的小面積單居室或兩居 室公寓。對於已經裝修過的其他房產類型,可能較難採用這一方法。
有不少客戶為了省錢親自辦理折舊報表,我的忠告是切勿這樣做。
不僅僅是因為這會引發一些潛在的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漏掉一些減稅項目。「自行申報」通常是為業主提供一份勾選表,然後自行測量房間與其他部分。
假設業主需測量卧室中牆面之間的距離,那麼當業主將整棟房屋的牆面距離測量完之後會發現,房屋的總面積可能會減少10%。以每平方米造價約1800 澳元計算,業主可能會損失近1.8萬的減稅金額。
澳大利亞造價估算師學會的(AIQS)《實踐守則》還規定,要滿足澳大利亞稅務局的要求,進行現場勘測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這可以確保業主不會遺漏任何減稅項目。在審查時,這些文件可以作為證據提供。澳大利亞造價估算師學會還指出,如果房產所有者自行進行折舊估算,或使用未具備工料測量資質的人員,可能導致提交的折舊減稅報告不全面或質量欠佳,從而面臨雙重打擊。如此,不僅會因遺漏減稅項目而承擔經濟上的損失,如果報告未能滿足相關的標準要求,還可能面臨澳大利亞稅務局的審查。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吧。如果您對此話題還有什麼疑惑與困惑,歡迎您隨時與我或聯繫。
我的辦公地點為Sydney CBD (Level 14, 370 Pitt Street, Sydney NSW 2000) 和Chatswood (Level 2, 443 Victoria Ave, Chatswood NSW 2067)。
悉尼西區費爾韋爾中學(Fairvale High School)一名男生在學校附近被12名同學圍毆,導致身心受創。法庭裁定這家公立學校失職,州政府需向受害人賠償120萬澳元。 Read More
在強大政治壓力下,以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分散在多家商店購物,Coles 和 Woolworths 都在加大折扣力度,以留住顧客。 Read More
澳洲稅務局10月底發布的年度透明報告顯示,澳洲企業在2022—2023財年創下最高紀錄,繳納了979億澳元的公司稅,比上一年增加了16.7%。與此同時,有近三分之一(1200多家)的大公司繳稅額為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