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網訊)
如何讓孩子過有彈性的生活
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調整,有的孩子就是堅持要這樣睡,只吃那幾樣,非怎樣的環境不開心。我家老三就是這樣。他脾氣最大,個性最倔強,身體最差,情感又最脆弱到讓人心疼。這樣的孩子,若不早早開始幫助他們培養生活的彈性,一旦僵化,衝擊來了,只能硬碰硬,碎得最快。
我一直相信,生活的彈性,無法單靠一些偶然的密集訓練。現代孩子對生活要有適應力,必須像習慣一樣,天天住在一種彈性生活的常態里。
首先是物質方面。
父母給孩子吃穿用的,倘若只有大山尖端上,那一個小三角形里的人才吃穿用得起時,就等於把孩子框進了那個小小的三角形里。非要固定某種品牌,某個水準,某個方式,把慾望和眼光、習慣結合後,對物質需求的執著,讓這一代孩子失去了在平凡生活里賓士的寬闊自由。
一輩子,許多許多未來的歲月,必須待在那個小小的範圍,才能感到舒適、習慣、自在。這可不是父母買得起買不起的問題,也不是將來會留給兒女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孩子適應力的問題。
然後就是生活方式。
我家老二在飲食上自幼非常挑剔,只肯吃那幾樣東西,稍稍變化就有反應(嘔吐,跑廁所),似乎毫無彈性可塑造。要不要盯著這方面硬扯呢?
營養豐富的食物塞不進口,我就一點一點灌輸她營養和健康的知識。要是她非吃那幾種食物,我仍然可以先從那幾種食物開始創造出新口味。
很小的時候,她連打出來的果汁都不肯試著喝,開始是直接拒絕,大一點稍微靈巧些,就勉強用舌頭舔一下,說:「試過了,謝謝!不喜歡!」生氣嗎?當然!買果汁機時,我想的是,一杯各種蔬果打出來的維他命大全啊!女兒卻連幾種最基本的水果打出來的東西都不肯喝。
於是,我從她最愛的草莓開始作冰沙,等她習慣了,喜歡了,意外加進香蕉。第一次,她立刻察覺,說:「這裡面有別的東西,不過……還可以接受。記得,我有非常敏感的舌頭!」
然後,我等她習慣兩種水果的果汁後,利用她最渴的時候再加入第三種水果,再加第四種……就這樣,配合送她參加游泳隊,讓她的身體產生需求,一年年,她可以接受的果汁種類越來廣,身體越來越好,對其他食物的胃口,也越來越開闊。
反看老大,自幼胃口極佳,不挑食,享受吃,但是餓不得,時間一到飯不開動就心情低落,期待的周末大餐遇事臨時被取消,就會情緒波動很大。那麼對他來說,生活的彈性訓練就是可以不吃,不馬上吃,不一定讓吃為優先。
這種彈性,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澆灌,而是長期的功夫;不是單一部分的拉扯,而是整體的塑造和習慣。
還有就是休閑生活。在美國,賺孩子錢的遊樂場特多。大型如迪斯尼樂園,環球影城,海洋世界,積木樂園,小型如附設遊樂場的餐廳,電影院,這些地方,都是要付上不少鈔票才買得來的娛樂。可是學校里的孩子幾乎一講到放假,講到生日,話題就繞著這些地方轉。講多了,聽多了,就成為思考方向,生活模式。
帶點簡餐,去社區公園度個周末如何呢?哪兒都不去,就在家裡聊天、下下棋如何呢?去泡個書店、找個大學校園走走,不也有休閑度假的感覺嗎?
我發現,每個孩子的生命起初,其實潛藏著極大的伸縮空間;孩子之所以失去彈性,和父母的僵硬有很大關係。而成人的僵硬,又和他們自己的偏見、固執、恐懼、驕傲有很大關係。
我在孩子的每一個局限里,看到了自己的局限;自己常常拿起標著「愛」的粉筆,拚命在一些自以為最好的地面上,畫一些自己都擠不進去的小圈圈,讓孩子習慣站在裡面。
漸漸地,孩子長大,也會去找類似的地方,類似的圈圈,站在裡面,因為覺得安全、舒服。而在那些沒有圈圈的地方,他們就不知所措,或亂走迷失,或不敢動彈。
父母該先調整自己!承認自己是個需要彈性的媽媽、老師。從改變自己起步,我願意從為自己的土壤澆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