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体验红土沙漠

旅游度假
爱丽斯泉(Alice Springs)是一个位于澳洲中心的沙漠城市,北领地的第三大城市,四周被几百公里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所包围。Alice springs的机场比较小,展示一些土著人的艺术品以及一个旧时代的火车头。
住在Alice springs以西的Stuward Caravan Park,离市中心步行15分钟。算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这边的人出行通常都是自己开车。的士,巴士少的可怜。在市中心逛的时候有看见几个巴士站点,但是都没有看见巴士。帐篷加睡袋,住宿就解决了。 不过在这里搭帐篷的还真是少数,多数是开房车的。一住就是好几个星期,邻居是对老夫妇几经在这里住了3周了。挺和蔼的一对夫妇还过来指导我们怎么搭帐篷才结实,不会被风吹走。
出去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炎热,26度的气温比悉尼36度还难受。在室外太阳直射,遮阴的地方少,很快就让人口干舌燥,随时都要带瓶水。刚来到这里确实有点失望,见过最没有特色的小镇。屋子建的跟汽车旅馆一样,市中心就那么几条街,也没几个行人。没有什么高楼大厦的概念,见过最高的建筑不过3层楼。这边地广人稀,家家户户都有车,行人实在不值钱,整个城市连条行人的斑马线都没有。
这已经是市中心了,往左就是这里最繁华的todd street,不过就算是周日也没有什么人。看到最多的就是车辆进城和出城,好像Alice springs就是个大型的补给站.
登上ANZAC Hill可以360度欣赏城市的全景。整个城市被Mcdonell山脉所包围,很特别的感觉。山和城市混在一起,一边是光秃秃的山脉,一边是绿盈盈的城市,强烈的视觉感。沙漠总给人寸草不生的印象,但是澳大利亚的红土沙漠确很特别,随处都长着草和树,虽然看过去长的有点营养不良。
土著人艺术中心,展览土著人的艺术品以及土著人的历史,文化。就坐落在住宿的对面,可惜我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关门了,只在附近逛了逛。来到Alice Springs就不得不提土著人了,占总人口的20%左右。不过这里土著人的名声比悉尼还要差,不学无术的代表。不过很佩服他们的祖先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知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几千年;但是现在却明显跟不上文明的步伐,一部分人还生活在荒郊,拒绝融入现代文明。出发前Glan就说过尽量不要跟土著人打交道,去取款机取钱也要担心,有些土著人会在你取完钱后向你要钱。
土著人的画太过抽象了,感觉都是点,点,点,或者几条直线,弧线。后来Wookie告诉我们看土著人的画应该从上往下看,然后再配合他们文化传承的一些图形就能理解。土著人的文化传承没有书面的语言,庆典,知识,刑法等都是老一辈告诉小辈,一代代传下去的。不过日常生活中会利用一些图形来传递讯息。
day two: the rock tour
第一次来Alice springs的旅客一般冲着Ayer‘s rock(艾尔斯岩)来的,土著人称为Uluru;澳大利亚政府也沿用Uluru为官方的名称。原以为就在Alice springs的附近,看了资料才知道还有400多公里的路程。在这种人生地不熟,条件恶劣的地方放弃了自驾游的想法,很早就和Kanni一起定了3天的The rock tour,最具性比价的游行团了。导游5点45来接人,我们只好4点45就起床,摸黑整理行李以及收起帐篷等。沙漠区域的晚上真的好冷,昼夜温差波动大;早上可能40多度,晚上就剩3,4度了。风强;如果帐篷没有钉实还真有可能被吹开。几个小时的行车,真的是一路的荒凉。几个小时都看不见一辆车或人影,除了一些动物冒出来。3天的行程在路上看到野生的鸸鹋,叮狗,袋鼠,骆驼等。
离Alice springs近300公里的补给站–Erldunda。这边的加油点比较少,每个都相距几个小时行程。如果中途没有油了,被卡在路上真的是件郁闷的事情。很多游客选择带一些备用的油以防万一。物以稀为贵,在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补给站里面的东西都是外面的好几倍,明抢呀。一些游客把各国的钱币贴在墙上留念,都拔下来也是笔小财。
来到Watarrka national park,kings canyon–国王峡谷的所在地。一共有2条路线;第一条是登上峡谷顶部绕一圈,全程6公里,推荐时间3到4个小时,但是我们2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另一条路线比较简单,在峡谷下面走到水池转回来,大约1个小时。21个人,有两个人由于体力的原因选择了第二天简单的路线。错过了一段很惊奇的风光。Wookie建议每人带3升的水,正常情况下中午温度可达36以上,容易脱水。不过那天多云,只用500毫升左右。
第一段的Heart Attack Hill,因为其陡峭而得名。20分钟爬了上去后面就一路平坦了。
站在国王峡谷的顶部,视野辽阔,欣赏红土沙漠。不过沙子没有看到,倒是满地的绿意。后来问了Wookie,这边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沙漠。
国王峡谷的一边是canyon,由地壳运动作用而成;另一边是gorge,由水流的长期冲击形成
这里地形起伏不定,有时上坡、有时下坡,螺旋型的红色山丘一个接一个,红绿相伴。
来至塔斯马尼亚的Joel,实习导游。跟团三次,由于实习的关系暂时还没有工资。导游的报酬还是不错的,正式的导游每带一次队(3天的团)就进账税后550澳元,包吃住。旺季一周带两次团,淡季2周3次团。地上的纹路是由于海水的冲刷留下的印记,老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土地是在水下的。
没有比沙漠看到水更让人惊喜的事情了,虽然我们没有受到缺水的困恼,但是一路看到的景象也可以稍微体会沙漠中水源的重要性。原先是可以到下面的水池游泳的,不过近来住在方附近的土著人抱怨这一行为污染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其后就被禁止了
整个石壁平滑的像被切下来一样,好像国王峡谷被人一刀两断了。在悬崖的旁边有这醒目的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不要站在悬崖边或者做什么危险的举动。但是Wookie对此视而不见,根本没有提醒或阻止游客靠近。想玩的尽兴,自己的小命自己负责。往下看,离地有百米。大家都挺谨慎的,趴在地面上看,不会站着离悬崖很近。
6点多的时候到达一个野营区,算是住过条件最简陋的地方了,说是野营区其实什么都没有,在离火堆不远处挖了个坑就算厕所了。大家围住篝火取暖,喝酒,聊天等,Wookie和Joel和3个志愿者为我们准备晚餐。
Wookie带队80多次,野外煮东西都煮出道行来。从左到右第一个锅是几种不同的蔬菜加点香料,然后用发热的碳盖住;第二个是米饭加点水,扔到火堆里去煮;第三道菜Chilli corn carne,一道墨西哥菜,不过用袋鼠肉代替原菜谱的牛肉;用火堆的碳滓做成一个简易的炉,需要几个人不断搅拌以防烧焦。每到菜都设了时间,拿出来的时候效果极佳,尤其是火堆中的米饭,熟透且没有烧焦。如果现在有几个地瓜扔进去烤的话,一定是不错的饭前菜。菜的味道也挺不错的,也可能是大家都饿了,有得吃就是好吃。
饭后的甜点,Wookie为我们准备了烤袋鼠尾巴。在超市有买过袋鼠肉,不过这一完整的尾巴拿出来还是让人惊奇。Wookie介绍,袋鼠尾巴的肉是最鲜嫩多汁的,在土著群体中只有长者才有资格享用。都烧焦了,然后用刀刮去;其后埋到发热的碳渣里烤10几分钟,这就是正宗的土族美食了。土著人有很严格的条规,袋鼠尾巴只能这么做,如果换一种做法,那么就会受到惩罚。
收拾好锅碗后,Wookie向我们演示了牛皮袋的用法。把睡袋套在牛皮带里面,往地上一扔就是今晚的住宿了,以天为背地为席,睁眼就能看见星空与银河,可惜没有流星雨。后来问了Wookie,如果下雨或者被毒蛇什么攻击了怎么半,毕竟我们睡在没有任何保护的荒郊,连个帐篷都没有,白天也确实看见一些野生的动物。Wookie的回答一点都不保险,如果下雨就只能回车里;有发生过小虫子钻进睡袋或小动物经过的情况,但是机率小。

 

day three: the big rock

早上5点半就被叫醒吃早餐,出了睡袋真的是出奇的冷,还好已经升起火堆了。其后前往另一个野营区简单的洗漱就前往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大石头和36圆顶山,以及土著艺术文化中心的所在地。进入国家公园,Wookie就像我们介绍当地的一些风俗人情,以及要注意的事项。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分为7个大群和数个小群体,居住在附近的土著人为Anangu。对于他们而言,无论Uluru或Kata Tjuta都是有神圣的地方,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来这两个地方。而我们这些旅客原是不受欢迎的群体,但是随着他们与外界社会交流的增多以及明白金钱的好处,对旅客的感情也变得复杂了。
一直都只关注Uluru,Kata Tjuta在来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过。但是两者对比,个人觉Kata Tjuta更为壮观,与Uluru是同一时期地质变化的产物,只不过石头的结构不同。最高的圆顶山高达548米,比Uluru高近200米。36个兄弟也长相各异。
风之谷,很漂亮的名字。整条徒步路线长约6.3公里,在山谷中行走,所以风比较大,也由此得名。不过当气温高于36度时,就会被关闭。夏天是常事。Wookie一再强调这里是Anangu的圣地,徒步的时候不要去攀爬石山,其实他是多虑了。这几块大石头光溜溜的,寸草不生,没有专业的设备和技能上不去。
Kirigana观景台,视野开阔。又窄入宽,第一眼还真的被震撼了。很多人都停留在此休息,欣赏景色。两壁的周围有些大洞,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
Uluru与Kata Tjuta是不同的岩石结构。Uluru由大量的沙子压缩而成,Kata Tjuta则是由数不尽的碎石压缩而成的。
完成徒步之后将近12点,Wookie将我们带到一个沙丘处,这里是观赏Kata Tjuta全景最好的地方了,也可以远看Uluru;不过这里的苍蝇真的很多。Wookie和Joel则准备午餐。
来源:马蜂窝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