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的东面有丹迪农山脉,海拔不高只有八百多米,森林葱郁,花园遍布,距离市区只有一小时的车程。城里的老老少少把它当成后花园,一年去上几趟是很寻常的事情。
西面有格兰屏山脉。海拔也就是一千多出头,却是峭壁林立,巨石横亘,登上许多观景点需要一定的体力,从市区自驾过去要三个小时。如果说去丹迪农山是休闲放松,那么探索格兰屏山脉的正确打开方式就应该是登山,攀岩之类的运动了。
十几年前全家三口去一日游,时间只够去徒步较少的麦卡锡瀑布( Makanzie Fall)和有着鳄鱼嘴巴形状巨石的阳台(The Balcone)景点。后来又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和老姐去住了一晚,也没有机会走那些富有挑战性的线路,终是没有摸清格兰屏山的真面目。这次适逢复活节假日,起意有点晚,只订到了节后的两天,比走马观花略进步了一点。
麦卡锡瀑布没什么变化。这次去之前维省已经很多天没下雨了,水的流量却和我们十几年前看到的差不多。
这是维省最大的常年不断流的瀑布。悬崖直立,下临深潭。从泊车场走出不远,就会听到水流的轰鸣声。作为格兰屏很吸引人的一处景点,国家公园的修建很下功夫,石板台阶修的方正整齐,石材是一律的黄褐色。钢制的扶手闪着重金属的光泽。沿着陡峭的山坡一直建到下游很远的地方。瀑布下流水的地方边缘铺上了几块平整的巨石。游客踏足其上,后边上方正是水流的背景,算是打卡留念的最佳地点。
还有一处瀑布叫Silverband fall。下车往瀑布方向走,一点水流的声音都听不到。靠近后,眼前一条细流贴着峭壁,如同开闸的水龙头。刚想笑话一下这瀑布的小气,想起Silverband的中文意思:细流在深褐色的岩壁落下,那轻盈的动态,闪亮的银白色,正是一条飞动飘逸的银丝带。人家这名字起的,一点都不夸张。谁叫我们慕名而来的呢?
格兰屏山脉还有好几条瀑布,如落差二十五米,有八层楼高的蜂巢瀑布。分流瀑布的水被分成好几股在坡上流下。这些颜值不够上镜,也就忽略不计了。
流水是大山的血液,岩石是大山的骨骼。格兰屏山脉的骨骼密实,坚硬而又清奇,层层叠叠,造型各异的岩石与处处可见的绝壁,是这片风景区的最大亮点。
博罗卡(Boroka Lookout)观景点是观赏格兰屏山的初级阶段。从停车场下来,走了没几步就到达了被栏杆围起的制高点。这里视野开阔,远处是层层的峰峦,低处是兼作水库的大湖和景区的中心小镇霍斯盖(Halls Gap) oollsgap近处是张牙舞爪的几块巨石。把巨石和远处的风景同框,石头有些喧宾夺主,让人分不清画面的主次。
从停车场到另一个名为阳台的景点需要多走几步。步行的这一段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怪石,好奇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联想去给那些象形石命名。什么鸟虫鱼草的,自然之手的雕刻始终在还原自然本来的面貌。
极有趣味的是路边几个坛状的巨石。那天出发的时间较早,山间云雾缭绕,如同炊烟袅袅,蒸汽腾腾。让人不由好奇:盖子严实的坛子里秘制的是佳肴还是仙丹?是哪路神仙的特供呢?从景点回来,云雾散开,这些坛子的纹路和形状都变得清晰起来,那股仙气却悄然隐去了。
登上阳台观景点也是一块凸出的大石,被钢制栏杆围了起来,在高台上边,眺望绿色的山岚和延伸出去的平原,似乎没有尽头,确实有在阳台上观景的意思,左侧对着的另一个阳台,是那块著名的鳄鱼嘴形的巨石。巨石的背后及周围都是平直的山体,凭空突出了张开的鳄鱼大嘴,很突兀,也很有视觉震撼力。
巨石的特殊形状吸引着众多游客到此留影,前几年可以站在鳄鱼口中,拍出和巨鳄一搏的照片。后来有一位印度女士掉下山崖殒命,导致通往鳄鱼嘴的小路被封。现在游客不再被允许下去,只能阳台对看,眺望,仅饱眼福了。
相对上边两个容易的观景线路,到达尖峰石阵观景点(The Pinnacle Lookout)需要一定的体力,步道的难度也从前边二到三级提高到了三到四级。到这个景点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事前在网上查找,有几个发帖的都说从Wonderland那条线路长且难走,唬的我们赶紧选了另一个叫Sumdial的线路。到目的地一看,路标上明白的显示着两条线路的距离一样,就这样错过了那条线路上著名的看点—大峡谷与寂静之街。人总是趋向避难就易,我也不能免俗,只能接受自己偷懒的后果。
如前提到,The Pinnacle 一般会译成尖峰石阵,命名的根据是它的实地景色。观景台的本身就是一块长长的尖石直指天空,没有周围的栏杆护卫,应该少有人敢攀上久留。
登上观景石,左侧近处是一处绝壁,刀削斧劈一样,颇有气势。许多的年轻人都跑到悬崖的边缘照相,让人捏一把汗。但照片构图的确刺激,像动画片里狮子王登顶的场景。
再远一些的地方矗立着一个更大的绝壁,是尖峰阵的主角。它巨大的三角形石壁探出在山体之外。对着观望台的一面也如被垂直切割过一样,只不过自然之手在劈到一半的地方刀下留情,向外让出了几分,给它的底部增加了厚实的底座。没有了危岩千仞的即视感,却不失雄伟,大气。
有意思的是,山顶上的石头层层叠叠摞在一起,什么形状的都有,在常年风化下,大都是棱角圆滑,憨态可掬。唯独向外伸出的这几块巨石,风风雨雨的历练更多,仍然傲骨铮铮,宁折不弯。
上述这些景点,都围绕着小镇霍斯盖在中部展开,是大部分游客造访的主要目的地。其实,格兰屏山脉面积为一千六百七十二平方公里,比两个新加坡还大。它的北面和南面还有许多不为人熟知的景点,南面的烟囱和锅(Chimney Pot)景点因为土路没去成,幸运的是在最后一天,通过一张照片发现了最北边的空心山,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惊喜。
空心山(Hollow Mountain)海拔才四百多米,可通往山顶的步道是格兰屏山脉中最难的一个,标记上的难度系数是四级,身临体验的感觉起码是四级半。其中有块平房那么高的巨石,像我这样个子不高的很难自己攀上去。石头再高一点就需要使用爬山工具,难度就上了五级。
山路难形成了挑战,也增加了乐趣和成就感。吴二和我在国内早已被看作是老年人,爬陡峭的山坡,攀一人半高的巨石,钻狭窄的石缝,一大早登上了峰顶。远处的峰峦,和大片的平原寂静无声。身旁红色的峭壁气势逼人,脚下是各种形状的小天坑。山上山下只有我们俩人,站的并不高,却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的豪迈和兴奋。
空心山的绝壁有两处,都是红颜色,给人留下矿产富饶的印象。第一幅绝壁只能远眺,因为它峭壁连着峭壁,下无通道。第二幅就在爬山线路的一侧,一面巨大的红墙,左侧是红色的巨石,右侧的墙头处还有拱形的小天窗。
格兰屏山脉这些险峻的巨石,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攀岩者前来探险。离这儿不远的阿拉派尔斯山(Mount Arapiles) 是另一处攀岩胜地,那里干脆就是直上直下的石峰,没有任何带有坡度的缓冲地带,石山像是从地缝里钻出来的一样。大批的攀岩者就在山脚下的平原上露营。它不属于格兰屏山脉,但两山之间距离不远,又都是以巨石为主,在地理上也形成了呼应。
格兰屏国家公园成立于1984 年,二零零六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成功。原因有两条:独特的自然美景,丰富的土著文化遗迹。这样一座有许多看点的石山,和其它知名景点大洋路,威尔逊海岬,企鹅岛等一起,在面积不大的维多利亚州内,构建出了丰富,立体的旅游文化圈。
作者: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