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教育VCE全系列介绍的第十四篇文章。在上周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VCE英语的作品分析 (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Text) 部分。上上周的文章中,我们也已经介绍过了语言分析 (Language Analysis) 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是英语科目中第一语言题目和第二语言一致拥有的项目,而有的部分是英语第二语言 (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EAL) 所独有的,比如说本周将要介绍的听力 (Listening)部分。
在2017年之前,英语第二语言 (EAL) 的考试板块,均与英语第一语言大致相同。不过在现实操作中,英语第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的作用是为通过VCE进入澳洲大学的国际学生提供一个英语测试与筛查的屏障。所以很多澳洲尤其是维州境内的大学,入学要求中均包含了“EAL成绩不可低于30分”一项。这个特点,决定了英语第二语言的课程设置与考核标准,注定不能仅仅是英语第一语言的简单版本,而是应该有着特殊的、完全不同的地位。因此,随着通过VCE进入澳洲大学的国际学生日益增多,为了响应新阶段的需求,英语第二语言的课程纲领和考核设置在2017年进行了重大调整,实现了在架构上基本与英语第一语言考核范围剥离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原来与第一语言相同的比较文 (Comparative Writing) 部分删去,并以听力部分取而代之。同时也在顺序上做了调整,将听力移为了考试的第一部分,放在了英语第二语言大考中首当其冲的位置上。
听力的总分占大考总分的20%。每次听力部分的考核包括了两篇时长数分钟的听力内容,内容包括对话、演讲、座谈、节目等。每篇内容会配有4-7道相应的题目,包括简答题、选择题、填写表格等。由于听力的材料是一段完整的录音,中间不会有中断,考卷上会留出空白的部分以供考生记下笔记。每段听力的材料会放两遍,每遍中会有一定时长的间隔,以供考生整理笔记并对应题目内容。答题时,考生只能凭借记忆和笔记内容做答,因为两遍录音一旦放完,考生将再无机会。
由于听力内容“两遍过”的特点,考生需要在拿到题目后就先对题目进行仔细的研读,大体推测出题目与材料的方向。考生在考试中能够合法将高光笔 (Highlighter) 带入考场,因此也可以用高光笔或普通笔在题目上勾出关键点作为提醒。将题目重点都确定下来以后,考生便可凭借重点有选择性地记忆与记录听力材料的相应内容而不需记忆整篇材料的所有内容。同时,善用两遍播放中间的时间进行核对与整理也是非常关键的。总的来说,如果加以方法上的训练,将对应内容基本上完整记下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而对应的题目,则是听力考试中的另一个关键点。题目基本上也分为几个层次,在难度上各有不同。最简单的题目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例如2017年第一篇听力的第一题,“节目主持人斯提芬在开头说‘您正在收听本台的新书栏目’,这个‘您’指的是?”。另外一些稍难的题目,则需要将所有内容都完整记录下来后方可作答,例如2017年第二篇听力的第一题,“乔治和利奥妮分头准备了这次的假期之旅,请写出他们分别做了什么”。还有少部分的题目,要求除了完全理解材料文章外,还对语言和表达有着一定的学习基础的要求,例如2018年第二篇听力第一题的第二小问,“举出一个彼得使用了间接语言 (Indirect language) 的例子,并写出他在使用该间接语言时的表述内容 (Delivery)”。想要答出本题,考生必须要知道何为间接语言,何为表述内容,否则根本无法下手。
由于在2017年才被正式加入大考,到目前为止,VCE英语第二语言的听力一共只考了两年四篇,题目内容的广度也得以初步显现。目前四篇真题包括一篇主题发言、一篇广播节目对话和两篇日常对话,而VCAA官方发布的模拟考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所有听力的材料内容,都紧紧围绕了具有浓厚澳洲色彩的日常话题。从一开始的“澳洲与茶”,到之后的曲棍球,都很贴近澳洲的生活气息。
虽然语言分析的材料文章的选材同样也很广泛,但听力和阅读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阅读的文章可以一直读,并且由于字典可以合法带入,遇到生字词还可以查字典。然而,听力由于其不可重复的原因,两遍之后就再无播放,更无文字可寻。如果真被卡在生字词或不熟悉的表达方式上,则确是无可奈何。由此,听力的准备除了时间分配和顺序技巧的专项训练,更需要广积多累,拓宽知识面,扩充词汇量。所谓有备无患,建议第二语言的考生们可以多寻求机会与本地local交流,也可以多多收听澳洲本地电台的节目,不仅仅能为听力测试打下基础,更会在以后的澳洲生活中收获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