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时间》是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美第契散文奖、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等多项殊荣。
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所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三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与信仰。阿列克谢耶维奇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进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了真实的历史和生活。
记者出身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通过与事件亲历者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肯定了她的成就。从海明威到马尔克斯再到阿列克谢耶维奇,记者所发出的声音渐渐被世人听到。这样一个记录时代切片的职业赋予了这些从业者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比起孤独游走在狭隘的个人生活圈里,记者作为生活的记录者和写作者,有机会了解更多不同的人生和更加细致深入的社会片段。
阿列克谢耶维奇善用“复调”写法,不只体现在写作的多种人称和语境的交织上,也包括她将各种身份、各种政治观和价值观的普通个体,置于同一个时代背景下去不加修饰地直观呈现。和那些传统讨论前苏联的作者不同,她让世界看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多样性。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阿列克谢耶维奇总是站在她的人物和见证人这边,哪怕他们的看法跟她自己的明显不同。索尔仁尼琴是个布道者,她是倾听者。”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也如此评价她。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她拥有女性视角,散发的视线却如同男人般坚定刚毅,同时还凝结了记者的理智与冷静。她曾说过:“我是独自前行的,我完全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这便是她最优秀的地方:不去判断和审判,而是仅仅安静地做一个旁观者,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们的命运。在《二手时间》里,你几乎能从每一篇叙述里以新的身份重新感受一遍苏联解体所带来的绝望与解放,却难以揣测作者的灵魂藏在哪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阿列克谢耶维奇总是将视线聚焦于社会历史的阴暗面和人性最脆弱的落脚点,把最淋漓的真实铺在你的眼前让人几乎难以承受。从作家的角度出发,讲述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故事;从记者的身份出发,不添加主观观点,仅以事实输出。对于她而言,纪实文学是一场与自我身份的博弈:在采访者的客观视角与受访者的主观视角中找到一个足够看清双方的落脚点,同时把读者与受访者中间这个搭桥人的身份模糊化到难以察觉。这才是我爱的纪实文学:冷静、客观、抽离,但不冷血。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把这些克制转变成笔下有力的文字。如果对自我看法的保留是纪实文学最大的尊重,那么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便是一种来自记者的,最高的致敬。
在这本书里,她以绝对冷静的笔调,呈现了一个帝国后裔转型中的彷徨与痛苦。书名《二手时间》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内容,从批判极权到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历史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与再现。她放眼整个苏联社会,却不仅仅关注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人物,而是聚焦于那些往往被忽略被遗忘的普通人的生活点滴。历史留给后人的不应该只有轨迹和结果,也应该有普通人的声音。那些真实的讲述,用一种旁观的视觉,呈现了一个长期固化的社会面对变革后的迷茫和不适。苏联解体后的这些年里,俄罗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过去,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无数的血肉模糊,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个伟大的时代。”
1991年苏联解体,这场突如其来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扭转了几乎所有苏维埃人的命运。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它在芸芸众生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与枷锁,同时也呈现了不同灵魂中同样的彷徨与孤独。它是少数人的狂欢,却也是多数人的阵痛。在渴望自由的声音中间,同样也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感受过苏联带给他们的荣光,也经历过苏联带给他们的苦难,他们不愿离开,他们绝对忠诚,他们放弃自我,他们习惯付出。“当祖国即将灭亡,我生命的全部意义遭到毁灭之时,我无法再活下去,年龄和过去的生活赋予了我放弃生命的权力。我已经斗争到底。”时任苏联元帅的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在遗嘱中这样写道。
国家强加给个体的所谓大国梦想迷惑了这些人,宗教狂热般的梦醒之后是凄惶迷茫的现实。这个苦难而坚韧的民族,生活在海市蜃楼般的虚妄之中,像抖落灰尘般抖落掉一个旧世界,以为会迎来一个崭新的理想世界。然而改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许诺的自由、平等和富足,稀释财富的通货膨胀、社会秩序的猛然崩塌、无法逾越的巨大贫富差距让这些原本期盼自由与平等的人们感到了深深的背叛。穷人逛商店像参观博物馆一样无奈,而昔日引以为傲的帝国被打上极权、欺骗和虚无的烙印,曾经赖以为生的信仰与梦想骤然破碎。不仅如此,人们在失去一切的同时也变成了刽子手。“我们所有的痛苦就在于,我们既是凶手,又是受害人——我们是同一种人。”
历史无情翻页,时代翻云覆雨,还有什么可以支撑普通的俄罗斯人?无论是那些满怀激情,仍沉溺于宗教般狂热的人们,还是那些妄图摆脱历史枷锁,重新开始新生活的人们,都只是置身于莫之能御的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只能被命运裹挟着载浮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