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圣诞节前夕的一个晚上,3KZ的电台播音员Norman Banks先生下班回家,当他走在路上,经过一户人家时,透过窗户看到一个女人,她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在烛光笼罩下,听着收音机里的圣诞颂歌。
“这实在是个很奇异的感觉,圣诞节里,一个人可以在烛光下听收音机,享受圣诞气氛。你说她孤单吗?可当时那位女上的脸上满溢的幸福表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Norman Banks说。
这个难忘的经历给Norman Banks先生带来了灵感,他在1938年创办了第一次烛光颂歌(Carols by Candlelight)活动,当时是在墨尔本的亚历山德拉花园举行。
数千家庭在草坪上点燃烛火,父母、孩子、家人、朋友一起观赏着现场的芭蕾舞表演,等待圣诞老人出现。
从那一年起,烛光颂歌活动一直是墨尔本圣诞节日祝活动的一部分。这么多年过去了,参加活动的人们也已经换了几代,而这个活动的起点已经挪到了悉尼,但直到今天,这个活动仍然是澳洲人庆祝圣诞的独特方式。
事实上,这个活动的目的不只是庆祝圣诞,同时也为Vision Australia(当时叫做皇家维多利亚盲人学院)筹集资金,为澳洲的盲人或低视力儿童的照顾和教育提供帮助。
到了1950年,澳大利亚刚刚走过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墨尔本再次以盛大的烛光颂歌活动庆祝圣诞节,人们充满信心地准备迎接20世纪的后半部分。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气氛已经过去,战后的墨尔本开始繁荣起来。婴儿潮开始在整个澳洲蔓延,澳洲人期待着自己的城市能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当年的圣诞节活动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与热闹。
除了文艺活动和表演,购物始终都是澳洲人喜欢的欢庆圣诞的方式。在1950年,墨尔本的Bourke St就出现了多家大百货商店,热闹程度不输现在。
挂在Foy商场大楼外的圣诞老人雕像是当年最有名的标志,它穿着红色衣帽,有浓密的白胡子,朝向墨尔本当时最繁忙的十字路口,吸引了无数人前往。
在二战后期,Foy也开始在商店的屋顶上举办圣诞节”嘉年华”,设有游乐设施,小马,动物园等的项目,很受家庭欢迎。
在Bourke St街的另一头,是至今还存在的Myer,Myer不仅在街道上举办了圣诞嘉年华,还从1956年起推出一个圣诞活动景点,也发展成了墨尔本人承传下来的圣诞活动。
美丽的橱窗装饰可以说是Myer送给墨尔本的圣诞礼物。1956年11月,正值当年的奥运会期间,Myer的第一个圣诞橱窗,也是澳洲第一个圣诞节主题橱窗正式亮相。里面除了圣诞老人以外,还有显眼的奥运主题,以一个电视屏幕的形式呈现。这是因为为了能转播1956年奥运,电视节目首次在墨尔本播出。
在1950年的维州周边地区,郊区和城镇的主要街道都装饰着简单而热闹的圣诞彩旗,在某些地方还会举办灯光秀,人们在街道上挂上彩色灯泡,以锯齿形的图案串起来,或许跟今天墨尔本街头的灯光秀相比,那时的圣诞灯火逊色许多,但是这些温暖的圣诞灯光,成为墨尔本几代人心中的温馨回忆。
1958年的圣诞节,还发生了一件对老一辈的墨尔本人独具意义的大事,澳洲第一栋”摩天大楼”在墨尔本正式完工,高度81米。当时The Age的旧报纸有一张“从我们最高的办公大楼来看缩小的城市”的照片。
这栋19层的大楼当时叫做ICI House,现在被称为Orica House。全玻璃帷幕的外观、“现代化”的电梯设施、以及整栋栋楼的冷气装置都可谓当时的划时代标志。
虽然今天在墨尔本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这栋大楼难免失色很多。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墨尔本人,突然间看见这一栋”庞然大物”那份欣喜与期盼不言而喻。当时的澳洲人都认为,这栋大楼是送给全澳洲人的一份圣诞礼物。
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或许抱着孙儿走在自己曾经走过的地方,澳洲的圣诞依然有夏天的温热,各种庆祝活动仍然热闹喧嚣,商场购物的人们越来越多。
但希望澳大利亚的圣诞节,一直象从前一样,传承人性至善的圣诞精神,那就是付出爱,关心彼此,散播希望与光明。
希望孩子们,包括大人们,一直相信,守住善良和美好,就会得到神的守护和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