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三)

更新於 :2024-11-04 10:18

从本期开始聊古文阅读理解和写作。开场我先解释三点:(1)我会尽量把本期内容讲得通俗、有趣一些;(2)本期讲古文阅读的目的不是帮助读者应对考试,而是纯属与同好分享,摆脱应试思维后可以学得更扎实、更快乐;(3)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古文。

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史百家,最好阅读原著,所以应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例如,一个非常喜欢古代史的现代人看不懂古文,此人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白话书籍和影片,或许不会学到假历史,但这样的学习较为被动。文史哲是很需要私人空间的领域,前辈可以带我们入门,至于我们如何理解分析,发表怎样的论点,需要每个人自己学会考据、思索和论证,从死材料中生出活眼光,不能人云亦云。若想独自研究,总避不开古文。

以如何评价王安石为例,有人说他是贤相君子,有人说他是奸臣小人,甚至有人说他应该为北宋的灭亡负责。欲分辨这些观点孰合理,孰牵强,只泛泛了解是不够的。王安石的性格与思想、职场上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熙宁变法的背景与原因、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利弊、新政的阻力和落实的难度、正负两面影响、熙宁变法后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都得深入研究,要看许多古书,知道的越多,人物形象越趋近完整。单看完《宋史·王安石传》仍不足够,还得在宏观层面了解北宋经济、军事、取士制度,以及变法前国家出现哪些忧患,王安石对皇帝提出哪些建议,这些可在《宋史》的〈食货志〉、〈兵志〉、〈选举志〉找到。若想了解王安石政治主张之外的思想,还得读《临川先生文集》,从中可发现其许多值得钦佩之处。和他有关的事也散落于《默记》、《石林燕语》等书中。这些书都是以文言写成的,不一定都有白话翻译版。具备古文理解能力,有助于扩大研究范围,而不依赖白话解释。

另有两原因可证明古文阅读的重要性:技巧层面,学好文言有助于提升白话文写作水平;内涵层面,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都蕴于古文内,至今依然带来许多启发,有些佳作非常感人,这种共鸣是不适宜用白话隔断的,任何转述都无法代替原文。

 

1
(图:Adobe Stock)

有人说古文很难,确实,不过古文的难点或许只有两点:(1)不常见;(2)不常用。解决这两大问题后,想必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试想,华人到美国、英国或澳洲等英语国家留学期间,怎样快速提升英文?虽然此前雅思考过了,但如果天天跟华人聚在一起讲中文,那么英文口语很可能停滞不前。相反,如果课外时间经常和同学用英语聊天,那么口语可能进步很快。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经常读英语资料,每学期写英语论文,就是练习的过程。现代人学汉语文言,主要缺少阅读量和使用的机会;抑或虽读过不少古文,但平时不写。如果各位有兴趣提升古文水平,不妨养成写双语日记的习惯,一篇用白话,一篇用文言,住在英美澳的朋友们还可以尝试三语日记,加上英文练习。写和朋友旅游的经历、电影观后感,都好。也许你会发现,在表达方面,古文比白话更有优势。

口语思维和文言思维间的切换确实不易,然而,中古以后的古人写作也不容易,因为口语语法变了,而书面语依然保持上古语法。古代汉语可分为三个时期:上古(先秦两汉)、中古(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近代(宋元明清),汉代之后的书面语已脱离了口语,可贵的是,期间有数不清的人们将上古之文传承下来,因此,我们才能看懂古老的文献。古人代代继承先秦两汉的语法,使具有修身与修炼内涵的圣贤书得以存于世间,使文明未曾中断,真的很了不起。感性上,我很喜欢传统文化和古文;理性上,我也认为自己有使命帮助更多人走近传统文化,希望古代的佳著不被埋没。

 

1
(图:Adobe Stock)

基础一旦牢固,后面的路就会舒坦一些,学古文的基础有两部分,一是明白字义,二是掌握语法。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义的,之所以看不懂一句话,很多时候是因为不知某字在那一语境中的意思,若能记住一个单字的各个解释,长期积累,阅读古文自然不会吃力了。例如“履”字,我们都知道它有“鞋子”的意思,而在古文中,它也可以指“领土”,如《左传》:“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此外,“履”也可作为动词,有“踏”的意思,如《诗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另外“履”还可解释为“实行”,现代人常说“履行”,这一义仍在用。《礼记》说:“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不需白话翻译,现代人也能看懂。“履”还有“居”的意思,如《庄子》:“而愚知处宜,贵践履位。”

汉字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上述“履”就是实词之一,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属于实词。接下来重点讲虚词,掌握古文中常见的虚词后,搭配实词,差不多能造出简单的句子了。

限于篇幅,寥举数例。

 之

众所周知,“之”在名词前有时等同于“的”。然而,“之”在古文中有一类情况,乍看像“的”,却不能翻译成“的”,通常位于主语和谓语中间,但不构成句子,而是构成偏正词组。例如: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不会说“不要担心别人的不了解自己”,而是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在此“之”不适合译为“的”。本来“人不己知”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加入“之”后,该句变成了词组。前面有动词“不患”,于是“人之不己知”成为宾语。

 

1
(图:Adobe Stock)

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可译为:“我要学的是道,哪管老师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我们来分析“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句话,本来“其年先生于吾”、“其年后生于吾”已经是完整的句子,因放在“庸知”后,变成宾语,所以要在“其年”后加“之”。

同样在〈师说〉中,还有一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意思是“由此可知师道不复”,应在“师道”和“不复”间加“之”。

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意思是担忧秦军来犯,“秦兵来”本就是完整句,因成为“患”后面的宾语,所以要加“之”。

以及柳宗元〈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意思是:“怎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危险!”此句也应在词组中的主语后加“之”。

1
(图:Adobe Stock)

 

另一类情况是“之”字词组不作宾语,例如:

《庄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水之积”是“不厚”的主语。

《礼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译文:“你爱我不如他那样爱我!君子爱一个人,会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爱一个人,则依顺他,使他苟安。”“尔之爱我”、“君子之爱人”、“细人之爱人”都应该保留“之”。

〈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结构与上述例句相似。

又如张溥〈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还有一种情况,前者是后者的原因,或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前后两句都在主语和谓语间加“之”。

如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意思是:“鸡鸣狗盗的人都出在其门下,所以士都不愿意来。”“鸡鸣狗盗出其门”是句子,在此应变成“之”字词组,写为“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后一句不写“故士不至也”,而写“士之所以不至也”。

有时“之”字词组不充当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语气激动,表达感叹。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1
(图:Adobe Stock)

以上是对“之”字词组的简介,下面讲“之”的其他用法。

“之”也可以当连词,相当于“与”、“和”,例如《吕氏春秋》:“乐之弗乐者,心也。”

“之”也有“如果”的意思,如《尚书》:“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可译为:“国家如果治理得好,是你们的功劳;如果治理得不好,是我一个人的错。”

“之”有时等同于“则”,如《吕氏春秋》:“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之”充当介词时可解为“于”,例如《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意思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容易偏爱”。

“之”也可以用作代词,相当于“此”、“彼”、“他”,因许多华人皆知,兹不详述。

 

1
(图:Adobe Stock)

“心不在焉”是现代人常用的成语,该成语中的“焉”是代词,在古文中也常看到“焉”用作代词的情况。它有时也是介词加代词的集合体,等同于“于此”,如《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问句中也常出现“焉”的身影,有时是询问处所,如《列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时相当于“岂”,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下面著重讲阅读难度较高的一种用法,即“焉”有时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左传》:“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晋、郑焉依”等于“依晋、郑”,周室东迁,依靠晋国和郑国。

《左传》还有一例:“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必大焉先”等于“必先大”,“大”在此不是形容词,而指大族,“必大焉先”即“一定优先照顾大族”。

 

1
(图:Adobe Stock)

现代华人经常用“其”,多数情况是第三人称代词。以下重点讲现代文中不常见而在古文中容易遇到的字义。

1、如果。《荀子》:“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渐之滫”意思是“如果把它浸泡于臭水中”。

2、可能。《礼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君子之死称为终,小人之死称为死,子张问道:“我大概可以被称为‘终’吧?”《论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若没有管仲,我恐怕已经披发左衽了。”

3、难道。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表现期望的心理,可译为“应该”。《战国策》:“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5、或,还是。《史记·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

6、将。《左传》:“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到第五代将会昌盛,当上正卿级别的官。

7、发语词,不必翻译。

其他虚词还有而、矣、也、乎、哉、者、夫、盖等,或许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故不在此讲解。

 

1
(图:Adobe Stock)

语法

虚词的使用已涵盖一部分语法,如上文的“之”字词组。古文语法太多,一两篇文章讲不完,以下挑选要点介绍。

代词宾语前置

上文提到《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现在讲为何不说“不知己”,而说“不己知”。这是典型的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己”是代词,要调到动词之前,所以“己”在“知”的前面。前置有两个条件:(1)否定句,常会看到“不”、“未”、“莫”这类字;(2)宾语是代词,如“己”、“我”、“之”、“汝”、“是”等。“人”不属于代词,不必前置,所以《论语》说“患不知人也”,而非“患不人知也”。另外,“子”不属于代词,而是尊称,所以也不能前置。

例句如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时人莫之许也”。

苏轼〈黠鼠赋〉:“望道而未之见也”。

《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自以为广大繁昌莫己若也。”

另一类代词宾语前置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应调到动词或介词之前。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奚”、“胡”、“曷”、“安”、“焉”等。如“以何”变为“何以”,“与谁”变为“谁与”。

例句如下:

《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

《左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庄子》:“彼且奚适也?”

《诗经》:“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1
(图:Adobe Stock)

词性变换

词性灵活变换是古文的一大优势。今人给不同汉字贴上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固定标签,然而在古代,一词多性非常普遍。我们不该局限于字词现在的常见义,不妨尝试复原古人造句的思维。

例如我们说给某山取个名字,“取名”、“起名”、“命名”都是动词,而“名”本身就可以当作动词用,不必说“为……起名”。苏轼〈石钟山记〉有句话:“而此独以钟名”,其中“名”就是动词,以钟命名这座山。

再举数例。“踪迹”既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它有“找寻”的意思。《明史》述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时,写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这里“踪迹”作动词。

“手”既是名词,也可以是副词,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中手自抄录”,在路上亲自动手抄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写道:“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先”和“后”在此不作形容词,而作为动词。

还有一种类型,认为某人奇特,说“奇之”即可。如《三国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实在不胜枚举。下期我会继续介绍语法,并与各位一同鉴赏古人的佳作。

 

1
(图:Adobe Stock)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