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表叔
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都知道样板戏《红灯记》里李铁梅唱的《我家的表叔》。那恰好是我儿时的拿手好戏。
我父母自1958年被打为右派,成为地富反坏右之一的五类分子,每次运动都首当其冲被揪出来再踏上一脚。文革时他们都被关进牛棚,留下我们姐妹与年过七十瘦小驼背的保姆相依为命。我们称保姆为阿婆。她孤苦伶仃,从未生育。我是她眼中最美丽的苹果,她整天拖著我在街头巷尾看热闹。
那几年的街巷到处都装有广播喇叭,传出的大多是歇斯底里“打倒,打倒”的批斗声,和“万岁”、“忠于”之类的口号。但也常有样板戏的歌声。我对《红灯记》情有独钟,很快就把《我家的表叔》唱得朗朗上口。阿婆总是充满赞赏和崇拜地听我唱。我唱完后,她边点头边用力地拍手,连声高呼:“抵手!抵手”! “抵手”这个词专属阿婆,我从来没有听别人使用过它,意思是“太棒了!”
我唱别的歌不怎么样,但确实把《我家的表叔》的精髓唱了出来。可能因为这首歌,我对我家的表叔充满了神往。我家的表叔,可能有很多。我知道的只有三个,却与他们素未谋面。我于1989年离开中国来到澳大利亚,几十年在一个新的国度扎根、开花结果。记忆中的表叔,或歌或人,都离我越来越远。
今年(2024年)的一件偶发事件,却把我与“表叔”重新联系在一起。5月18日,读书会的𥌓光老师邀请我参加澳洲华文微型小说学会举办的一场新书发布会。这本新书的作者是Lily李国文,书名为《别人的故事·自己的生活》。在发布会的高潮时刻,我意外地发现Lily竟然是我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学姐。活动结束后,我们互相交换了微信号。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看新书的目录,意外看到其中一文的题目是《李豪章老师》。李豪章,多么熟悉亲切的名字!我的一个表叔也叫李豪章!我立刻翻到那篇文章,一口气读完全文。文章里的李豪章于1938年生于印尼,祖籍广东梅县,于1957年回国读书,头发自然卷。他曾经是首届广东羽毛球队队员,后来考入华南师范学院体育系。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到广州实验学校(省实)当体育老师。他建立的羽毛球队多次夺得广州中学生比赛的团体和个人冠军。退休后,他虽然定居香港,却出资创立了省实的“李豪章体育基金“,用于奖励对体育科目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Lily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深切敬意和怀念。我暗想,我的豪章表叔也是梅县的印尼归侨。莫非这位优秀善良敬业的李老师就是我的表叔?
我将疑问发送给了Lily。Lily透过她的闺蜜联系上了李豪章老师的两个女儿。我们开始了四方接力对空传话。到了第四天,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Lily的李老师确实是我的豪章表叔!世上竟会有如此的巧合,让我在远隔重洋的澳大利亚通过Lily与五十多年前的豪章表叔在书中相见相认。
因为这个巧遇,其他两个表叔的故事随之浮现脑海。三个表叔的故事都与客家人出南洋有关。
梅县客家人在清末民初大规模出南洋。南洋包括马来群岛、新加坡和印尼群岛。客家人出南洋,据说始于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天国的士兵近九成是客家人。左宗棠在1866年覆灭太平军后,零星漏网者冒险投奔大海,逃离中国漂泊到南洋。南洋当时是荷兰殖民地,十九世纪中期经济起飞,谋生机会多。适逢中国遭列强侵略,民不聊生。第一批冒险逃生者成为客家南洋华侨的种子,逐渐以一带一的模式把家乡的亲人带到南洋。
我爷爷奶奶都曾经从梅县出南洋。我父亲在印尼出生。奶奶有三个弟弟,都在年轻时去了印尼。带著儿子们从南洋回到梅县的奶奶很想念远隔重洋的三个弟弟,经常对爸爸提起他们,关爱之情洋溢其中。爸爸对我们说起他的表弟们时,声音也是充满了温情,眼睛微微湿润地散发著爱。我因此从小对素未谋面的表叔们充满了善意的好奇和莫名的爱。
爸爸的大表弟叫沐章,是我们大舅公的儿子。一次父亲向我们描述起他儿时跟著奶奶到外祖父母家(我的外曾祖父母)的情景。因为三个儿子都从南洋寄钱回家,外曾祖父母家比较富裕,有田和鱼塘。爸爸去时会吃到菊花软糖和丰盛的饭菜。但爸爸最美好的记忆停留在与他年龄相仿的沐章表叔兴高采烈地到鱼塘边。两人摘一把田间草扔进鱼塘,鱼儿便噼里啪啦地跃上水面。
我追根问底地问:“后来呢,沐章表叔到哪里去了?”爸爸顾左右而言它。直到去年我才意外地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去年一个出版商同意出版我根据父亲的记忆写成的《子夜对谈 – 梅县客家旧事》(简称《客家旧事》)一书。我把其中几个章节发到我的堂兄弟姐妹群中征求意见。堂姐彤云看到有关沐章表叔的一段,回复说:“沐章表叔最冤枉。在土改时,他被定为大地主,被当地农民斗死了。其实,他哪里剥削过别人?建大屋和买田地的钱都是大舅公在印尼辛苦得到的劳动报酬”。
出南洋的客家男人,相比同期被人口贩子欺骗、掠夺、拐卖到美国旧金山的广东五邑人幸运很多。他们大部分都在乡镇经营零售业。再把赚到的钱寄回乡下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家人用南洋的外汇卖田盖房子。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谁会想到,勤劳节俭的大舅公的一腔爱国爱家情怀,却为沐章表叔招来了杀身之祸?那是一个多么不可理喻的年代啊。站在巅峰的人为了保住个人的至高无上,挥舞著魔棒,让疯狂的追随者完全丧失理性,把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奶奶的二弟(我的二舅公)在兄弟中是最成功的。听说他在南洋时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过经济援助,被邀请参加了建国大典。他在五十年代带著全家人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回国不久,我父母被打成右派,关进右派农场。1962年他们被放出农场,接受单位监督,没有多少人身自由。因此我们家跟二舅公一家很少来往。姐姐记得大概六、七岁时(1970年左右),爸爸曾带她去东山农林下路的别墅洋房探望舅公一家,看到了两个大眼睛、头发自然卷的英俊表叔,一个叫瑶章,一个叫豪章。
与爸爸有联系的是瑶章表叔。他是珠江照相机厂技术员。我阿爷在1961年因印尼排华回到中国,与我伯父一家在清远生活。瑶章表叔带著相机从广州赶到清远,为爷爷奶奶一家留下了历史性的全家福。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上下闹得一塌糊涂。我姐姐记得有一天瑶章表叔竟从广州来到花县县城(现广州花都区)找我爸爸。他没有我家的地址,从早上找到下午,从街头问到街尾,终于在傍晚时找到了爸爸。我对这件事毫无印象,也是在写《客家旧事》一书时才听姐姐提起。
在我十岁左右时,父亲收到了瑶章表叔不幸英年早逝的噩耗,悲痛不已。爸爸也于2011年成了故人。留给我一个永远的谜:为什么瑶章表叔在乱世突然去找父亲呢?
瑶章表叔去世后,二舅公和我奶奶也老了,前后离开人世。关于二舅公那边的人和事与我们绝了缘。
在读Lily的文章前,豪章表叔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带著感情色彩的名字。通过Lily的文章,表叔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立体真实鲜活的人物。
从Lily的文章中我知道了豪章表叔的妻子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也是个优秀的体育老师。两人相亲相爱,养育了两个出色的女儿。可惜天不作美,表嫂早早离开了人世。Lily发来了两张旧照,表叔表婶幸福甜蜜的样子历历在目。
第一张是表叔和表嫂的标准照。两人都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清澈无尘,透射著“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他们互相甜蜜地依偎著,脸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照片的样式是那段时期流行的结婚照。
第二张是他们的全家福。一个四、五岁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坐在一张石桌上的小板凳。石桌后面站著表叔和表嫂。表叔在左边抱著一个恬静的女婴。整张相片最突出的是表嫂,她正开怀地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头稍往后仰。看著相片,我仿佛听到了一串清脆的笑声。在那个年代,所有人都很严肃,微笑是奢侈品,开怀大笑是绝品。那一刻,他们多么幸福啊。
我突然感到莫名地心痛。要是他们一家能永远像那一刻那样过著阳光普照的日子该多好。老天让表叔与志同道合的表嫂相遇,相爱,却又过早地夺去了她的生命。真不敢想象表叔怎样拉扯著两个女儿一步步走过黑暗。那个年代因莫须有罪名而遭受重创的人数不胜数。表叔似乎躲过了政治迫害,却未能逃过命运的捉弄。
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在《炼金术士》(The Alchemist)中说:“当你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它“。难道我的潜意识一直在寻找表叔,于是宇宙天地携手共谋,抛给我一头通向豪章表叔的丝线?
又或者是豪章表叔的灵魂在寻寻觅觅?我对Lily说:“学姐,是不是豪章表叔在冥冥中被您的文章感动,非常想与尘世的所有亲人分享而创造了这一切奇迹般的偶然?”
如果Lily没有写关于表叔的文章,或没有把此文放在新书里,或新书按Lily的原计划在去年出版。我都不会有缘碰到表叔。于我这方面,如果《客家旧事》没有在2023年11月出版,我不会在十二月参加Footscray图书馆的读书会,不会认识𥌓光老师。𥌓光老师更不会邀请我参加Lily的新书发布会。如果在发布会没有发现Lily是我的学姐并接通微信联系,可能我会随意把书一放,然后彻底忘记它的存在。但这一串如果没有发生。反之,一系列偶然架起了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使表叔和我得以相会。
那天下班时天已黑,我需要走十分的路才能到达停车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我放声唱起了那首很久没有唱的歌。“我家的表叔,数不尽,没有大事,不登门。”
璀璨的时空长河,每个人都在上演著自己的传奇,折射出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人间的悲欢离合。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仿佛独立随机,却环环相扣。偶尔不经意拉出丝线的一头,千丝万缕飘然而出,源远流长。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4年7月15日 12:02
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曾向安全监管机构提交一份详细计划,以消除致命的二氧化硅粉尘对隧道工人的威胁。该公司警告称,该计划将耗资巨大,并会导致项目延期。近五年后,尽管新州州长明斯(Chris Minns)宣称,数十亿元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中隧道挖掘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很重要,但此计划仍被闲置。 数以千计的工人在悉尼砂岩中心地带挖掘隧道时,曾多次接触到高浓度的致命二氧化硅粉尘。自 2021 年底该项目开工以来,一名 32 岁工人等 13 名 M6 第一阶段的工人被确诊患有无法治愈的肺病矽肺,加剧了对潜在公共健康灾难的担忧。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SafeWork 对雇主 CPB Contractors… Read More
庚子年冬,予偕挚友游于雪梨安德森公园。霁空与海一色,涟漪随风而漾。远眺无山,楼分天水;近看鸥雀,或嬉戏于水,或停伫于岸。 举目东望,白云似有约在先,齐聚一堂;倏尔似酒罢筵散,各赴一方。 缘岸行数百步,行人多三两相伴,解封之喜形于颜色,天伦之乐溢于言叶。 黄发垂髫,七成无忧寡虑,六成享于当下。见有老者,静坐读书;亦有情侣,细语相诉。 孩童天真无邪,欲捉飞鸟,亲于自然。澳国之冬,寒中有暖,阳光与笑靥同辉,微风与海景相融。 然身处碧海之畔,谁触景而思?或思功名之事,或忧前路修远,或忆过往之瑕。尝有人日日静立于此、心浸世外之境乎? 或唯有草木,根入尘垢,心寄方外,年年如是。 百年后,海犹当年海,人非故时人。 孰为案牍所困,孰因欲壑而苦,孰为箪食而喜,孰因致远而乐。 世人皆盼有海之胸怀,然所欲如海,所爱亦如海乎? 得万钟而无愁,此乃小我; 为宏愿而求索,此乃大我; 为社稷而辛劳,此乃舍我。海无他我之分,故海爱人如爱己; 心若减贪抑欲,则更近万顷之海。 今夕何夕,安得谢公之屐?… Read More
根据维州政府旨在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一项改革,公立学校的学生将被允许穿无品牌的短裤、长裤、裙子和袜子。 一项政策审查发现,取消品牌服装可以为家长节省大量开支,从明年起,公校将禁止在这些物品上使用商标。 教育厅长卡罗尔(Ben Carroll)周三宣布对学生着装规定的修改,此前他已对校服的可负担性进行长达数月的审查。 卡罗尔于去年五月宣布,正在与家庭、学校和供应商进行磋商,以了解问题的规模和性质。审查发现,印有学校标志、条纹或其他标记的物品是校服成本的最大来源,尤其是那些每天都要使用、必须经常更换的物品。 一些品牌物品的价格超过 56 澳元,而且通常只能从一家供应商处购买。 据《时代报》报导,卡罗尔说:“学校费用可能会增加,这就是我们要解决校服费用问题,告别昂贵的品牌短裤、裙子、运动裤和袜子的原因。” 除不再使用品牌裤裙外,全州范围的着装规范政策还要求学校和校务委员会确保学生校服价格合理。 教育厅表示,它将与学校合作审查和更新学生着装规范,并在此过程中咨询学校所在社区,将做过渡性安排,以确保学生可以继续穿已购买的校服。 教育厅发言人说:“学校可以继续在校服帽子、上衣、衬衫、连衣裙和夹克,从腰部以上的所有地方,印上品牌,因为这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在人群中识别学生非常重要。” 州长艾伦(Jacinta Allan)说,校服的改变是为了确保辛苦工作的家长少操心一件事。 艾伦说:“政府提供的校服应该让学生自豪地穿,但我们也要确保学生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Read More
更新於 :2025-04-02 07:48 大家期待已久的复活节嘉年华(Easter Show)2025年再次回归! 记得留下美好的回忆,找到自己的快乐天地、丰富的乐趣和传统哦。 今年的嘉年华时间是4 月 11 日至 4 月 22 日。2025 年的活动比往年更盛大、更精彩!有新景点、新游乐设施、新娱乐项目、新美食,深得众多游客喜爱!… Read More
两名“以前从未接触海滩文化”的中国游客在邦迪海滩(Bondi Beach)因多次拍摄比基尼女郎而被捕。 来自北京的放射科医生Yong Yang和机械工程师Qiang Chen承认在公共场所附近做出冒犯行为的罪名,随后在韦弗利地方法院(Waverley Local Court)出庭受审。 两人年龄均为 56 岁,本计划乘飞机回国,但因一周前在邦迪海滩被捕,回程航班被推迟。 Yang是北京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在游览景点时拍摄了 44 张照片,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这些照片只针对穿比基尼、享受海滩的女性。 据《每日电讯报》报导,在Yang拍摄的照片中,有一群 15… Read More
零售商真维斯 (Jeanswest) 在上周进入破产程序后,计划通过大甩卖的方式出售价值 2000 万澳元的库存。4月1日起,澳大利亚的 87 家真维斯门店同时开始清仓甩卖,出售 35 万多件商品,其中包括 13.8 万条牛仔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