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昆州知名景点,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北端的大堡礁与南端的黄金海岸,但两地间还有一处隐藏的“人间天堂” —— 班德堡(Bundaberg)。
班德堡距布里斯本约450公里,拥有长达140公里的原始海岸线,伯内特河(Burnett River)横穿该市。来到这里最适合欣赏海景、观鸟、观龟、参观酿酒厂等。一起来看旅游攻略吧!
一些罕见甚至濒临灭绝的海鸟寄居在伊利特女士岛(Lady Elliot Island)及玛斯格列夫人岛(Lady Musgrave Island)这两个美丽的珊瑚岛上。
其中,玛斯格列夫人岛的海鸟数量占整个大堡礁的73%至75%,有成千上万只鸟在此筑巢,包括安家于黏鸟树上的白顶玄燕鸥、在地面筑巢的黑枕燕鸥、红嘴鸥、白眉燕鸥等,让你充分感受到“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的生机盎然。伊利特女士岛也毫不逊色,约有105种海鸟、陆鸟和滨鸟在该岛栖息。记得给这些可爱的生灵们拍照呦,也给您的Instagram页面增添更多色彩!
在沿海自Woodgate至Seventeen Seventy小镇延绵一百四十多公里杳无人迹的长滩上,可亲眼目睹大海龟和巨型鲸鱼。
若想看大海龟,最佳位置是Mon Repos,该地是全澳游客最多的大海龟繁殖地,海滩上现代化的海龟中心内有多种视听材料,向游客讲解大海龟的习性,工作人员也会带领游客到沙滩近距离观察大海龟产卵。
每年11月至1月,海龟妈妈会来到Mon Repos海岸筑巢并产卵; 1月至3月下旬,海龟宝宝出生并爬向大海。因此11月至次年3月期间是最佳观龟时间。
游客在玛斯格列夫人岛可以潜水观赏海龟。该岛有14处世界级潜水点:Manta Ray、Entrance Bombies、拿破仑之墙(Napoleon’s Wall)以及The Drop-off等。您可选择在浅水区浮潜、在北部的珊瑚花园潜水,也可探访南部的巨大悬壁,亲眼目睹魔鬼鱼、海龟、大量鱼群、礁鲨、彩色礁鱼、海蛇等生物。
接下来说说观鲸:每年7月到11月,在班德堡附近能看到雄壮的座头鲸从南极洲向澳大利亚海岸迁徙。每逢此季节,“玛斯格列夫人岛体验”活动(Lady Musgrave Experience)会为游客提供从班德堡海岸出发的赏鲸之旅。还有潜水员说能听到鲸鱼的歌声。
Fairymead House
记得来Fairymead House参观糖业历史博物馆(Sugar History Museum)!这里不仅有外观美丽的建筑供你欣赏,还能助你了解当地糖业的历史发展,增长知识。此外,由于地处植物园(Botanic Gardens),四周郁郁葱葱,林木茂密,Fairymead House也是走进大自然或拍摄婚纱照的好地方。
Splitters Farm
沿海城市也能感受农家体验。Splitters Farm距离班德堡繁华的市中心只有短短10分钟车程,2017年曾是动物避难所,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农场住宿中心,吸引外地游客纷纷来此露营或度假。
这里很适合带小孩来玩,一起喂小山羊、近距离接触可爱的羊驼、小猪等动物,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Amandine Lavender
Amandine Lavender有礼品店也有农场,成立于2008年,旨在使班德堡附近的农场体验更加多元化。Amandine Lavender提供香气扑鼻的薰衣草产品,门外亦种满薰衣草,一片紫海,颇为诱人。
班德堡朗姆酒厂
班德堡朗姆酒厂(Bundaberg Rum Distillery)门口的巨大酒瓶可谓地标性建筑。这座1888年成立的酿酒厂如今焕然一新,除常规的品酒卖酒服务外,亦提供一系列旅游项目,如酿酒厂参观之旅,甚至允许游客自己尝试酿酒,会有专业酿酒师指导,游客酿成后还能把成果带回家留作纪念。
Water St Kitchen
想品尝天然美味佳肴,就来Water St厨房! 辣味虾意大利面、当地标志性的沙蟹千层面、油封鸡、意大利绵羊干酪(Pecorino)都是不错的选择。
班德堡还有更多风景、饮食、适合全家游的地方待你探寻。如果觉得迫不及待,那就来看一看班德堡简介官网:www.bundabergregion.org,全面了解当地五花八门的景点。
两名联邦议员表示,他们将放弃澳航“主席休息室”和维珍航空“超越休息室”的会员资格,来恢复公众对政客的信任。 Read More
周二(11月5日)早上 6 点 41 分,墨尔本以北约 150 公里的本迪戈附近发生了 3.6 级地震,十多个人报告感觉到了地震。 Read More
周日(11月3日)下午 5 点 15 分左右,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与父亲一起游过中央海岸的 The Entrance 海峡时被海流卷走。急救人员赶赴救援,周一全天将继续搜寻。 Read More
由于房贷利率高居不下,购房者贷款能力下降,纷纷把目标转向房价相对实惠的地区。这种供需变化导致悉尼一系列低价区房价飙升,而部分高价区房价反而有所下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