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习近平难以扭转在欧美市场上的失败命运

习近平此次访欧旨在扭转中欧贸易关系,尤其针对欧洲对中国补贴政策的关切。

更新於 :2024-05-12 06:29

5月10日晚,习近平带著夫人登上专机离开布达佩斯返回中国,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是“不虚此行,也不负众望”。法新社的评论却认为,虽然习近平受到了“皇室般的欢迎”,但实质上几乎没有什么突破,欧盟对中国的不信任看起来有增无减。

习近平此番访问欧洲,表面上是讨论乌克兰问题,而真正的目的是试图扭转欧洲与中国紧张的贸易关系。习近平分别访问了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法国以及与中国关系非常紧密的塞尔维亚和匈牙利。

近年来,国际普遍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各大企业在政府的经济规划下,实施破坏国际市场及控制世界的意图。其中最突出的方面是中共当局对电动车等绿色行业给予巨资补贴、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并以廉价产品倾销全球,占领国际市场,扭曲市场价格。这不仅破坏了公平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打击了欧美的制造业。欧美也因此出现了失业率增加,贸易赤字上升等问题。

针对中共当局垄断国际市场的意图,欧盟推出《外国补贴规则》(Foreign Subsidies Regulation, FSR),并于2023年7月12日正式生效,其宗旨为欧盟能有效打击因领有外国补贴而具不公平竞争优势之企业,以保护欧盟市场公平竞争。

同年十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开始调查中国政府向其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巨额补贴,这些补贴让中国电动车业者得以在欧洲市场上压低价格。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电动汽车在欧盟减少碳排放的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现在,世界市场上充斥着廉价的电动汽车。由于巨额的公共补贴,电动汽车的价格被人为地压低了。”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58.7万辆,销售949.5万辆,产销量连续9年世界第一。其中,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欧洲市场占38%。

据日经新闻调查,在五千多家中国上市公司中,2023年上半年获得中共政府补贴的前十大企业中,有五家是电动车或电动车电池制造企业,且补助金额均逐年倍增。其中,比亚迪获得补贴17.8亿元人民币,年增长近3倍。

美国智库战略与研究中心(CSIS)推估,中共政权投入1730亿美元,用来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希望占据该产业的主导地位。

分析认为,中共政府通过政策性补贴,做大行业,并在国际市场上“搞低价倾销,事实上就是要打败外国的竞争对手。不赚钱,也要销售,也要卖——就是为了把对手打垮。打垮对手以后,中共当然希望垄断市场,垄断天下。”

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表示,“中共一旦垄断了国际市场,一定会把价格再提上来。到那时,其它国家的汽车产业已经被它摧毁了,大家可能都没机会反击了——这就是中共的手法。”但是,“这是欧美不能接受的。”

今年2月16日,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宣布对世界第一大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中国中车公司旗下子公司是否涉嫌接受中国国家补贴、扭曲欧洲市场一事展开调查。

调查针对中国中车公司旗下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该公司参与了保加利亚政府的公开招标,涉及20辆推拉式电动列车,以及这些列车在15年期间的维修,市值约6.1亿欧元。

根据新法规,当欧盟公开招标的估值超过2.5亿欧元时,参与招标的企业要向布鲁塞尔通报参与欧盟的公开招标,同时向布鲁塞尔通报是否在最近三年中享受了至少400万欧元的外国财政补贴。

继电动汽车和铁路列车之后,中国太阳能企业也遭调查。欧盟总部认为,这些企业涉嫌接受政府补贴,以不公平的低价太阳能电池板扭曲欧洲市场竞争。

据欧盟总部称,欧盟97%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进口的,而大多数亚洲大国则依赖进口。全球严重的供应过剩和大量进口使欧洲制造商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各大企业在中国政府的补贴下实际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式的计划经济,国内消费不足,“过剩产能”成为了必然结果,而“过剩产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力却让中国以外的全球来承担。

4月17日,拜登呼吁大幅提高对中国钢铁、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及铝产品的关税,以遏制中共倾销过剩产能。其中还可能提高对医疗设备征收的关税。

习近平访问法国就是试图通过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解决这些超级棘手的问题。

5月6日,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下,与习近平进行三方高峰会。欧盟对中国动用反补贴调查等多项政策工具,成为近期欧中关系紧张的热点,也是习近平的心头之患。

冯德莱恩就此向习近平提出,中国如果公平竞争,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同时欧盟为了保护自身经济和安全,将不会在做出强硬决策时动摇。

但习近平在回应马克龙及冯德赖恩的话时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中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令西方遗憾的是,习近平并没有在欧洲关注的贸易问题上作任何退让。

5月10日,中国欧盟商会公布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中国对欧洲企业投资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东盟已成为资金转向的主要受益者,其次是欧洲、印度和北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丧失最佳投资国的地位。

由于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以及试图通过向全球市场充斥廉价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和钢铁)来重振其经济增长的做法,表示不满。加大了对中国贸易和经济行为的打击力度。许多西方企业正在寻求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并转向东南亚和欧洲。

彭博社说,企业目前正在转移投资,以减轻中国与其他国家“脱钩”的影响,并在其他地方寻找机会。

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只有13%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投资的首选目的地,这是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2021年的27%。

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2023 年在中国做生意变得更加困难,而建筑行业的情况尤为严峻,他们表示,随着中国房地产危机导致建筑活动放缓,竞争环境更加有利于国内竞争对手,外国公司均受到不平等待遇。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欧洲的企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2022年,中国一度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越了美国,英国则排在第三位。欧盟统计局表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5860亿欧元,与美国的贸易总额则为5550亿欧元。欧盟对中国出口额增长2.52%至2025亿欧元;与此同时,自中国进口额增加5.6%至3835亿欧元。

但这样的好景却因欧盟冻结《欧中全面投资协定》而结束,并一路走向低谷。

《欧中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始于2013年11月底,当时中共当局绘制的美好蓝图吸引了全球各国企业纷纷涌向中国投资。在外企投资下,中国经济获得猛烈发展,不但营造出“国富民强”的繁荣景象,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屈居第三。

欧盟不想失去这样一个改变中国的机会,他们天真地认为,大范围投资中国,既能让欧盟在经济上获利,也能推动中国社会走入民主化。《欧中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前后持续了七年,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从根本上是为了减少欧洲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1)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

2)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

3)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正当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迈向黄金时代,并有取代美国之势时,中国的全球计划也走向高潮。

2015年5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布了一个《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这个雄心勃勃的政府目标旨在更新工业领域,包括自动化、微芯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以确立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就在此时,美国出了个总统川普,川普上台之后,立即拉开了美中贸易战。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偷窃美国智慧财产权和商业秘密”,所谓《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国际贸易采取了不公平的做法,例如政府补贴和强制美国技术转让到中国,以协助中国企业在多个科技行业取得竞争优势,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更涉及美国的安全。

川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提高征收关税,以缩短美中贸易逆差。

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展开调查,以确定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轮产品是否在美国倾销以及中国生产商是否接受不公平补贴问题。

为了阻止中国产品倾销美国搅乱美国市场,美国还对中国进口的钢铁及铝箔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为了国家安全,川普切断了中国电讯业巨头华为从商业渠道获得芯片的能力。

美中贸易战打乱了中国的全球计划,中共当局更加积极靠拢欧盟,一心做著中国梦的时任欧盟领袖并没有因为美中贸易战而警觉。

2020年12月30日,中国党魁习近平在通过视频连线与欧盟领导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后,双方就签署《欧中全面投资协定》作最后工作。

就在此时,中共内部外泄一份机密文件,文件显示,自2017年底以来,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下令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政策和措施背景下,新疆当局严重侵犯了维吾尔族和其他主要以穆斯林为主社群的人权,其中包括严格限制宗教自由、强迫劳动、关押再教育营、强迫绝育,以及对维吾尔族资产的破坏。

2021年3月22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3国外交部长发表联合声明,批评中国政府针对新疆穆斯林和少数族裔的压迫行为,并指相关侵犯人权的证据确凿。

声明表示,来自卫星影像、目击者证词和中国政府的内部文件,显示中国侵犯人权的相关证据确凿,他们将继续团结站在一起,揭露中国违反人权的行为,团结一致共同为在新疆受迫害的人发声争取正义。声明还呼吁北京停止打压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族裔和宗教团体,并释放被任意拘留的人。

同一天,欧盟外交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以侵犯人权为由通过对中国官员的制裁案,遭制裁的官员和机构分别是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前政法委书记朱海仑,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明山,新疆建设兵团政委、新建集团董事长王君正,新疆公安厅厅长陈明国和新疆建设兵团公安局。

中囯政府立即提出反制措施,宣布制裁欧洲多国议员与学者。中共此举引发欧盟整体愤怒,欧盟通过一份决议,决议称欧盟对中国的制裁针对的是侵犯人权的行为,以国际法中合法与相适应的措施为基础。中国的制裁缺乏任何法律依据,武断且完全没有根据,针对的是对其侵犯人权行为的批评,这种制裁显然是企图阻止欧盟继续就中国违反人权的行为采取行动。

2021年5月20日,欧洲议会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通过冻结《欧中全面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

就这样,欧盟最终在经济利益与人权保障之间选择了人权。中欧经济全面合作的美梦也宣告结束了。

也就从那时开始,欧盟重新审核一个独裁政府控制下兴起的中国制造业对全球的影响。

根据经合组织2020年公布的资料,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率35%,排名第一,是美国为首的其他九个制造业大国的总和。如果其内部消费不振,产品全球倾销,对全球产业、经济以及政治生态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说,随着中国电动车,机械、消费者电子产品等廉价商品再度大量涌入外国市场,美国与全球经济正遭受一场“中国冲击”,而这次的冲击与上次不同,上次只是低价的生活用品,而这一次,中国正在电动车、复杂机械、电脑晶片等高价值产业领域做不平等的竞争。

法国世界报也发文称“美国和欧洲正面对中国工业海啸”。

除了美欧本土经济遭到中国制造的冲击外,身在中国的外企日子也不好过。

在经历了多年的新冠疫情干扰和“清零”限制后,欧美投资者的信心和乐观情绪受到严重影响,而去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国《反间谍法》更让许多在华外企都感到紧张和担忧,因为该新法扩大了国安单位的执法权力,同时增加了政府搜查和实施出入境禁令的权力。外国企业和个人可能在新法下面临更多法律风险。

代表大约1700家在华欧盟企业的“中国欧盟商会”去年9月发布调查报告称,50%的欧洲公司认为在中国开展业务存在“障碍”,62%的公司表示失去机会,11%的欧洲企业将其目前在中国的投资移至他国。

德国的欧中问题专家史明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欧洲企业在中国大多为实体经济投资,因此撤离中国市场损失会非常大,但在中国经济疲软、政治环境愈加恶化的背景下,外商已义无反顾走上撤资一途。

习近平欧洲之行,试图在欧洲挽回影响力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欧盟对独裁者掌控的中国失去了信心,未来世界将是民主国家联手合围中国,中国经济将步入凛冬。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4年5月13日 10:24

Recent Posts

两联邦议员拒绝接受航空公司福利 以“恢复公众信任”

两名联邦议员表示,他们将放弃澳航“主席休息室”和维珍航空“超越休息室”的会员资格,来恢复公众对政客的信任。 Read More

4 hours ago

维州凌晨发生 3.6 级地震

周二(11月5日)早上 6 点 41 分,墨尔本以北约 150 公里的本迪戈附近发生了 3.6 级地震,十多个人报告感觉到了地震。 Read More

6 hours ago

澳洲东海岸人今年可享用西澳纯净岩石生蚝

今年开始,澳洲东海岸的居民可以吃到西澳纯净海域的岩石生蚝。但是吃惯了悉尼岩石生蚝的人们对西澳生蚝的反应尚未可知。 Read More

9 hours ago

澳航升舱闹剧持续发酵 教育部长卷入

围绕政客在澳航获得免费升舱的争论仍在持续发酵,他们被指责屡屡违反乘坐最便宜航班的规定,每年浪费纳税人数千万澳元。 Read More

9 hours ago

11岁男孩被海流卷走 新州警方展开大规模搜寻

周日(11月3日)下午 5 点 15 分左右,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与父亲一起游过中央海岸的 The Entrance 海峡时被海流卷走。急救人员赶赴救援,周一全天将继续搜寻。 Read More

9 hours ago

悉尼低价区房产大幅上涨

由于房贷利率高居不下,购房者贷款能力下降,纷纷把目标转向房价相对实惠的地区。这种供需变化导致悉尼一系列低价区房价飙升,而部分高价区房价反而有所下跌。 Read More

19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