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6 08:52
文/清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诉说长安的壮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见证洛阳的悠久;“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古都南京的写照;“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是汴京繁华的缩影。长安、洛阳、金陵、北平、汴梁、咸阳、临安、成都等,不同的古都承载著不同朝代的繁华记忆。那么,从地理的角度看,哪座古都选址最佳?
中国历史有一个规律,大一统王朝的国都基本上都在北方。我们先来厘一下古代有哪些属于大一统朝代。
史学界大多认为夏、商、周不算是大一统。夏、商的国都都在中原。西周施行双都制,分首都和陪都,定都镐京(位于今陕西,即后来的长安),并以洛阳为陪都。东周迁都至洛阳,诸侯争霸,天下大乱。
真正的大一统从秦朝开始。秦定都咸阳,位于今陕西。
西汉刘邦起初定都洛阳,受张良提醒,最终决定向西迁都,因咸阳宫被毁,所以在咸阳城南建长安城作为国都。西汉和东汉间王莽政变,建立短暂的新朝,建都常安(即原先的长安)。东汉迁都至洛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演变为家喻户晓的魏蜀吴三国,之后由西晋结束乱世,定都洛阳。东晋、南北朝战火频仍,直至隋朝才再度统一。
隋文帝定都大兴城,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唐朝建立在隋基础上,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唐中间有一个武周,以洛阳为“神都”,之后还政于李家,李唐得以延续。
北宋定都汴梁(开封)。而南宋不属于大一统。
元朝第一个首都是上都,位于今内蒙古。后来因为要兼顾南方大片疆域,于是以燕京为中都,之后中都改名叫大都,位置在今北京。
明初短时间呈现“一国三都”——南京、汴梁、中都。元大都被改名为北平,但那时的“北京”不在北平,而是将汴梁作为“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主要是因为自己出生于此。朱元璋皇宫建于南京,但定都问题他纠结过一段时间,最后放弃迁都计划。所以洪武、建文至永乐迁都之前,南京是明朝的京师。
永乐帝朱棣从南京迁都至北平,分南直隶和北直隶。北平此后成为京师、皇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南京成为留都,虚设中央政府,所以北京有的六部等机构南京也有,只差一个实权统治者,官员基本都是闲职。明朝大部分时间国都在北京。
清朝的前身叫后金,努尔哈赤最初定赫图阿拉为都城,后迁都至辽阳,尊赫图阿拉为兴京;之后又迁都至沈阳。后来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建立清朝,那时清尚未入关。顺治入关以后,清继续以北京为国都,逐步统一全国。
综合来看,大一统朝代只有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其中挑选出持续较久、综合国力最强的朝代,应属两汉、唐、元、明、清,经济与军事实力均强。只算进入统一阶段后决定且持续久的国都,不外乎长安、北京、洛阳。
这三座都城的共同特点是:
1、从自然地理角度看都靠近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以西或以北是游牧民族活跃区,同时又邻近中原经济发达与粮食盛产地。
这样的优势是:既得繁华之地,亦得北方彪悍民风,和平时期容易富裕,战争时期容易得强兵、勇将和宝马,兼顾经济与军事。
2、有前代的基础。
长安——十三朝古都,最早溯至西周,再到秦汉,虽位置有变,但移动范围不大。之后唐又以隋为基础,将长安推向巅峰;北京——元以金为基础,而元大都又为明燕王府和永乐迁都提供基础;洛阳——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十三朝古都,其基础之深不言而喻。
下面分别来看长安、洛阳、北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长安城名字怎样变化不重要,最重要是地处关中。人们印象中往往觉得西北贫困,但关中不同,最早的“天府”称号其实指的就是关中。苏秦曾称赞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军事上看,关中可进可退。万一关东发生战乱,“南有巴蜀之饶”,可以从蜀地获取粮食;“北有胡苑之利”,可以从游牧民族区买马或养马,增强骑兵作战力。
表面看关中太偏西,实际上其水陆交通发达,向东有函谷道、向东南有武关道、向东北有蒲关道。函谷道可达黄河中下游和江淮之间,进而可上辽东、下江南。在西北方向,越过陇山、穿过河西走廊可到达西域,这便是大名鼎鼎丝绸之路的基本路线。
关中居上游。张良说:“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西、南、北有高地阻挡侵略,东面可透过孔道控御下游、中原乃至江淮,形成高屋建瓴的优势。
关中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隋末柴孝和曾劝李密不要执著攻洛阳,而应该以关中为主要目标。他说:“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一旦错失良机,就像咬不到自己的肚脐眼,恐怕再无机会占据关中。李密意识到了,却没有这么做。
当时李渊、李世民父子远虑且果断,将关中视为首要目标。中途遇到困境,李世民甚至著急地喊醒已就寝的父亲,哭号著强调绝不能退兵,终于说动李渊,可见李世民眼光长远,明辨大局。霍邑之战时,为了不拖延攻向关中的进度,他们采取激将法将敌军逼出。李渊得以建立大唐,当初对关中的战略坚定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关中还有天险可守。潼关是“东大门”,可阻挡东边敌军进攻,一旦潼关失守,长安就岌岌可危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被杨国忠和唐玄宗逼迫出潼关作战,结果惨败而归,近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可见虽然潼关是个绝佳的屏障,但最高决策人(皇帝)很可能犯糊涂,因为只守不打难免受奸臣小人非议。而且潼关也不是入关中的必经之路,不等于上保险栓。实际上隋唐长安多次被攻破。
长安的最大弊端在于运输物资难。本来渭河非常便利,但江南物资运向长安不便。唐中期后南方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例如假若有大量物资需要从扬州运来,到洛阳就得花很长时间,然后再经陆路,最后经渭河,成本太高。鉴于经济重心南移,长安不再适合作为国都。
秦汉时,西北的游牧民族威胁严重,但唐朝及五代十国的游牧民族威胁主要来自东北,特别是五代以后的契丹人,所以此时关中“阻三面而守”意义就没以前那么大了。
从自然地理上看,洛阳位于中原的咽喉,所以可谓是核心地区的心脏。东出虎牢关可见华北平原;西出函谷关便到达关中要地;南出广成关则临荆楚;北有中原的动脉黄河。隋朝建大运河后,更巩固了洛阳的中心地位。称洛阳是国际大都市并不夸张,粮食、瓷器、丝绸,无论是供给国内还是西域,都以洛阳为集散中心。
洛阳在黄河支流洛河旁,地势较高,因此很少受洪灾影响。“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挟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利于农业;三面环山,一面黄河,有天然屏障可抵御侵略。
说到屏障,其实洛阳不及长安封闭,所以更容易受到军事威胁。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洛阳一旦失守,东西、南北的物资运输便成重大问题。
北方游牧民族以燕为都并不奇怪,这里重点分析大明迁都至燕的意义。
明朝刚建立时虽赶走元人,但未解决边患,本来定都南京远离蒙古侵扰,按理应是安全的决策,永乐皇帝何必北迁?其实迁都到北平不仅和永乐皇帝曾是燕王有关,而且背后大有学问。
定都东南容易偏安一隅,尽管占据经济繁华地,却远离中原和边塞,尤其因有长江隔断南北,难免安逸。在冷兵器时代,南京只得经济之利,却难获军事之利。上文也提到过,国都最好兼顾富庶与兵强。以北平为京师,就是要将军事重心北移,天子守国门,培养帝王将相与社稷共存亡的意志。这一带盛产燕赵奇侠之士,上易于经营东北,下易于控御华北。
以北平为京师、另以南京为留都的决策实在太厉害!一个在北得精兵强将、彪悍民风;一个在南是全国经济中心、税收的主要来源地,以东南经济养西北军事。丘濬有评:“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需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
五代至宋,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威胁中原的契丹、女真皆出于东北。北宋并不弱,无奈燕云十六州在五代时就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给契丹,宋太祖、太宗一心收复燕云,都未能成功。北宋恰因为缺少燕云构成的战略纵深而陷入被动。燕云十六州范围大概是今北京、天津海河以北,及山西、河北北部,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相当于中原以北失去大片屏障。假如北宋能掌控燕云,未必选汴梁为都。
金灭辽后,部分州短暂回到宋朝手中,但转瞬又被金人夺去。直至明朝,燕云十六州才重归汉人王朝。好不容易得来的战略纵深当然要重点坚守。自永乐迁都直至明亡前的200年间,尽管有也先、俺答、八旗兵临城下,北京却没有一次被攻破过,唯一的一次即1644年李自成占领京师,崇祯自缢与国都共亡。
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也先兵临京师。于谦力主战,反南迁,英勇领导京师保卫战。只要守住北京,瓦剌便不敢轻易绕道南下,因为那样容易陷入前后夹击中。由于1449年这场北京保卫战的成功,北宋靖康耻没有在大明重演,证明最危险的国都地址有时也是最安全的,取决于作战决心。
而北京离南方经济重心太远则是一大隐患。
历史发展到唐后期已出现“扬一益二”的局面,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自此东南繁华程度超过北方。明、清两朝东南已成为北京朝廷的主要财源,大不同于以前。譬如先秦时提到南方人,往往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山多耕地少,要在落后环境中创业,北方人一般都不愿到南方生活。晋衣冠南渡、隋朝开大运河、唐末乱世、北宋灭亡对南方繁华、人口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镇江威胁到京杭大运河的运输,清廷因畏惧江南财赋遭切断而妥协,便是典型的经、政中心分离弊端,太依赖大运河的漕运。但在当时难抵坚船利炮的情况下,假使政、经中心在一起恐怕也是无助。
回看明朝刚灭亡时,南明弘光朝廷沉醉于联清平寇的美梦中,觉得大顺才是大明的直接仇敌,殊不知满清占领北京后主要目光不会聚焦在对付大顺,而在南下攻取财源地。那时北方政权若想长久,必要趁早攻占东南,因为国都和经济重心是分离的。彼时清军势如破竹,倘若南明团结强盛,南北分离对清的负面影响将更加明显。
以上都在讨论大一统王朝,那么如果不看前秦、北周、南宋、蜀汉、东晋、南唐等非大一统王朝会否不公平?其实,即使全部衡量,最终脱颖而出的依然是长安、洛阳、北京。
举例言,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经济文化繁荣,然而定都南京的王朝几乎都是短命,且几乎没有一个能北上统一天下,比如孙吴、东晋,以及南朝刘宋、齐、梁、陈,还有五代十国的南唐。做到从南京北伐统一天下的只有朱元璋。
至于南宋,可谓是五千年历史上南方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但可惜最终只能遥望中原。南宋国都是临安(杭州),有临时之意,事实上长期偏安一隅,尽管打过多次胜仗,有中兴四将,还有端平更化,却再也没迁回汴京。当时文人讽刺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规律:南攻易成,北伐极难。理论上定都南方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却也极易安逸丧志。进入川蜀也是同样的道理,将士心理上会觉得天险可保无恙,何必卖命。兵法讲“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无道理。
哪处国都选址最佳,最主要衡量对当时时代的顺应度。对于秦和西汉,关中之地最符合时代需求。而中晚唐南方经济渐超过北方时,偏远之地便不再合适。永乐迁都北平符合一时需求,在当时看来最佳,但明末边防、练兵废弛,定都再好又怎样改变亡国命运?
很难纵向评选最好的国都,但较易选出最有眼光智慧之举,我认为是张良建议刘邦迁都关中,以及永乐帝力排众议迁都北平,均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儿童服装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两名董事 Guo Dong Gu (顾)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杨) 因剥削四名中国移民、妨碍公平工作局的检查而被罚款 510 多万澳元。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箫 今天继续讲《古文辞类纂》。上期讲了姚鼐在此书序目中所谓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这是序目里最关键的部份。下面我会结合该序目以及不同文体的范文,带大家一起欣赏古文,提升鉴赏与写作水平。古文有些写法在现代依然不过时,取决于学者怎样运用。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文辞类纂》序目最关键的一段是:“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一是简介古文分类,二是概述构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此书的13个文体类别: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13类文体或许乍看难以理解,我们不妨进一步归纳,其实可以归为三大类: 1、说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2、记事(传状、碑志、杂记) 3、抒情(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这样是不是更加简单清晰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之文以理为主;传状、碑志、杂记以事为主;箴铭、颂赞、辞赋、哀祭主写情。透过姚鼐所列文体的顺序,可知他认为学文应当先学议论文,后学叙事文,最后学对辞藻精美要求较高的抒情文。我们试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无论是否能成为文学家,都要条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议论文是基础。记事文比议论文稍难一点,比如给一个人作传,或写墓志铭,至少要对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并在诸多大小事中取舍,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严谨,还要真实,所以很考验功底。至于颂赞、辞赋、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体,写作难度更大,但即使写得不好也没关系,至少前面已经学会写最重要的议论文和记事文。 (图:Adobe Stock) 再来看《古文辞类纂》所选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占11%;两汉文占20%;六朝文占1%;唐宋文占59%;明文占5%;清文占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数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绍过“桐城三祖”的文学观,结合上期内容,各位想必不会对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