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国家将亡 一代宗师却在溜须拍马?

想像一下:公司同事聚餐时,众人皆举杯畅饮,欢声笑语,老板却突然拿你开唰,且似乎话中有话,这种情况下若回得好就是化解尴尬,若回不好恐怕就是大型社死!

一千年前的南唐有过相似的场景,那时宴席上君臣间的一段对话被载入史册,传为佳话;不过也受到后世一些学者的批评与诟病。这场宴席的主角便是南唐中主李璟和大词人冯延巳。

说到李璟这位皇帝,可能有些读者不熟悉,但他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几乎在全球华人圈都家喻户晓——享有“千古词帝”美誉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璟的词作虽不如儿子李煜有名,但在当时他也算是典型的文人皇帝了,而且论填词水准也非泛泛之辈。在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看来,“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那么冯延巳又是何人?他与李璟亦师亦友。虽然贵为宰相,但没留下什么政治功绩,反倒是千年来一直被骂作佞臣。然而在文学领域里,冯延巳的成就却相当耀眼。

在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眼中,冯延巳可谓是历代词人中的No.1!他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唐五代至此,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冯正中(冯延巳)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即便词作神秀如后主李煜,亦未得冯词之精诣。晚清文学家刘熙载对冯的评价也极高,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在他看来,连晏殊和欧阳修也仅仅分别学到了冯词的“俊”和“深”。可见,冯延巳在词坛中的地位堪称开创北宋词风的宗师级别。

示意图(图:Adobe Stock)

 

那么,这对词人君臣究竟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某日,李璟邀请一群词友进宫殿参加宴会,其中就包括冯延巳。当时热闹非凡,酒至酣处,李璟突然对冯延巳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冯延巳很聪明,马上回答说:“安得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有人可能会问,他俩这一问一答没什么特别之处呀,怎么会流传千古?这里就要提到一些背景知识啦。“吹皱一池春水”是冯延巳之前写的一句词,出自〈谒金门·风乍起〉,描写的是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之况。不仅这首作品,冯延巳许多词都是写男女离情别绪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则出自李璟的词〈摊破浣溪沙〉,写女子思念远在边疆的丈夫,孤苦无依。

(图:Adobe Stock)

 

政治背景方面,冯延巳是李璟的老师,曾做过掌书记。李璟当皇帝后,身边的这位老跟班自然平步青云,升官极快。但他常常恃才放旷,擅长依附权贵、溜须拍马、献媚取宠。

对于李璟这一问,后人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最可能的有两种:

1)调侃:人家女孩子独守空闺,百无聊赖,跟你这个大男人有啥关系?老写些离别相思、情情爱爱的东西!

2)警告:不要仗著自己才学过人就能嚣张跋扈,你现在享有的一切不都是朕给予你的吗?!

 

李璟的话意无论是戏谑、妒忌还是警告位高震主,对冯延巳而言都是棘手的难题。不过冯延巳还有个特长,即擅长辩论,他立即回复“怎比得上陛下您写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一来保持谦虚,捧高皇帝;二来以弦外之音对李璟进行温和的“还击”:您不也写女孩子的事情嘛?!

这段问答现已成为词坛佳话。不过,南宋诗人、史学家陆游有不同见解,他在南唐史中对此事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时丧败不支,国几亡,稽首称臣于敌,奉其正朔以苟延岁月,而君臣相谑乃如此。”在南唐连续打败仗且向后周称臣的大环境下,君臣居然戏谑如此,成何体统?陆游这番评论不仅是对冯延巳和李璟的批判,也是借古讽今,暗指南宋君臣也好不到哪去。单就冯延巳个人而言,纵然一句急才巧妙,也不过是几近亡国之际的马屁罢了。

但就文学角度来看,冯延巳和李璟的这两阕词著实是佳作。下面暂且抛开人品不谈,一起赏析一下这两阕词: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该词开篇两句就是经典——“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双关语,皱的不仅是春水,亦是人心。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远行,她孤身在家,眉头皱,心也皱,如池中水般起伏不安。

接下来,女主闲来无事,随手摘下杏花并将花蕊轻轻揉碎,在小径上逗引池中的鸳鸯。成双成对的鸳鸯与孤身一人的女主形成对比,更显寂寞孤单。此外,揉搓花蕊的细节也非常有趣!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当下的生活,我们通常在何种情况或心情之下慢慢地摆弄或揉搓手中的物品呢?往往就是不忙却又有心事、发呆的时候。

她独自靠在雕有斗鸭图案的栏杆上,头上的碧玉簪插得很随便,倾斜著感觉快要掉落。在古诗词中,特别是宋词,一旦出现倚靠栏杆这个动作,经常是表现人物有心事,有的是表达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故乡;有的是沉思;有的是盼归,概括来说情绪基本上都不太好。

 

“碧玉搔头斜坠”也是非常巧妙的一处特写!想必大家都听过“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尤其在古代,女子有心爱之人在身边时会比平时更精心地打扮。词中女主头上玉簪插得随意,侧面反映出她懒散的心情——丈夫不在,独守空闺的她没有动力精心打扮。这句与温庭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以及《诗经·卫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异曲同工。或者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好闺蜜,懒得早起化妆、天天不洗头是不是因为宅久了?

(图:Adobe Stock)

 

女主一天到晚都思念著丈夫,但始终不见丈夫回家,愁闷之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她不禁暗喜:“鹊声是喜兆耶!是相公回来了吗?!”整阕词在“闻鹊喜”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联想的空间。词人只写了一次“闻鹊喜”,然而在漫长的等待中,女主不知有多少次喜悦落空后重新生起期盼的循环,仿佛周而复始,让人不禁同情与担心。看似是以喜作结,但恐怕更大机率是再度失落,毕竟喜鹊的叫声是不太可靠的。

清代诗词理论家陈廷焯对此评曰:“结二语若离若合,密意痴情,宛转如见。”女主对丈夫有多么思念痴情,在若离若合的意境中更加深刻。

之前有人问笔者,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已经不重视古诗词了,赏析与研究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帮助呢?其实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以这阕〈谒金门·风乍起〉为例,其手法与摄影及拍电影皆异曲同工。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可以拍摄的对象有很多,往往要先思考重点表现什么才不至于照片显得很凌乱。“手挼红杏蕊”、“碧玉搔头斜坠”是对人物某部位的特写,透过这些“镜头”,能够表现出作者想要凸显的人物特征与情感状态。

在“举头闻鹊喜”的镜头戛然而止,如果是拍电影,那么这就好比开放式结局,让观众忍不住去想女主的丈夫到底有没有回来,却也在不说破的同时暗示结果不太可能圆满。假如〈谒金门·风乍起〉的故事、人物与场景再丰富化到完整影片的程度,作为推向商业市场的作品,那么“举头闻鹊喜”也不失为一个出色的结局,引发影迷们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媒体的跟进、关于会否拍续集的猜想等。

另在现代文学领域,台湾诗人郑愁予笔下“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又何尝不像冯延巳笔下闻鹊而喜的少妇?

 

(图:Adobe Stock)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冯延巳说“安得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不是没有道理,李璟这阕词情景交融的感染力的确极强。其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最为著名。北宋王安石也极欣赏细雨二句。

“西风愁起绿波间”把秋水拟人化,情与景融为一体。到“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二句,主观色彩更浓了,憔悴的不仅是荷花荷叶,还有难逃岁月消磨的人。近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吴梅曾点评说:“夫菡萏销翠,愁起西风,与韶光无涉也,而在伤心人见之则夏景繁盛亦易摧残,与春光同此憔悴耳。”

(图:Adobe Stock)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借梦境诉哀情——梦中遇见远在边塞的丈夫是多么美好,可一觉醒来却只见细雨绵绵无际,惟有独自吹笙表达对丈夫的思念。梦与现实,一虚一实,一远一近,更衬回到现实中的失落与悲伤。在文学作品中,梦往往是反衬现实的,譬如衬盼见之切与思念之深,营造极大的落差感。日本歌人小野小町也曾有“早知原是梦,不做醒来人”之千古名句。

细雨二句对仗也很工整,细雨对小楼,远对寒,有视觉亦有听觉,而且以“寒”这样一个触觉上的形容词写乐声,更加生动形象。再回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味、色、声共同渲染哀情。晚清文学家王闿运也评价该词“选声配色,恰是词语”。

那么,您认为这两阕词哪阕更好呢?我是清箫,下期将继续分享诗词知识与写作技巧。

 

Recent Posts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2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2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2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2 days ago

赤字飙升至3600万 堪培拉大学启动自愿离职计划

为控制飙升的预算赤字,堪培拉大学在其五个学院启动了一项学术人员自愿离职计划。 Read More

2 days ago

新的482“需求技能签证”

新的482“需求技能签证”(Skills in Demand, SID) 相关的法规于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于细节不多,雇主和签证申请人必须留意签证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将不会有新的子类别。需求技能签证将与临时技能短缺签证使用相同的子类别号码“482”,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新标签。 任何在12月7号之前提交的482签证申请不受这些变更的影响。 需求技能签证有三个流派:专业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劳工协议流。前两个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这意味著该签证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间的区别,而不是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短缺。劳工协议流将有效保留现有标准。至于针对低薪但关键职业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运,则无法预测。计划进入该流派的职业可能会通过劳工协议获得。 主要法规不仅修订了482子类签证,还包括相关的提名、赞助义务和雇主提名的永久签证。只有关键方面被突出强调。 该法规的大部分内容涉及修订现有法规,将子类的名称从“临时技能短缺”改为“需求技能”,例如,与签证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员豁免的规定。然而,这项新签证还有许多重要方面。 收入门槛 取代临时技能移民收入门槛 (TSMIT) 的将是1994年移民法规中设定的两个收入门槛: 1.… Read More

2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