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Kmart 和 ALDI 是寻找便宜货的好去处,可专家却不这样认为。
心理学家Sandy Rea假定了一个场景,周三早上7点,你是一个有兴趣、爱好、有爱你的人的成年人,但不管你的生活有多充实–你仍然在ALDI超市外面排队,因为卖场中间有一些特殊商品在出售,你迫不及待地想买到手。
也许它是廉价的滑雪服,一个像壁炉的小型加热器,或者是看起来像David Jones卖的那些昂贵的锅碗瓢盆。
这是你需要的东西吗?绝对不是。
这是你想要的东西吗?是的,你一想到它就会兴奋得发抖。
Rea解释说,澳大利亚人如此喜欢便宜货的原因是 “当你买东西时,这是一种情感交易”。
Rea说,当我们掺进情感因素时,我们不会考虑节俭。便宜货让我们感到兴奋。
我们都知道,生活成本危机越来越痛苦了。通货膨胀率已超过7%,澳大利亚皇家银行利率为4.10%,租金危机正在进行,而且在走向沸点。
澳大利亚人急切地想感受到经济上的缓解,但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无法停止寻找便宜货。但是我们这样购物真的能省钱吗?
Raa博士说,澳大利亚人此刻更倾向于消费,是因为抢到便宜货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忘记财务困境。
她告诉澳新社说:“多巴胺的刺激可以暂时缓解沉重的心情,但是一旦这种感觉消失,盲目购买便宜货的后悔就会出现,你会想‘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么,为什么廉价的刺激让我们如此兴奋?
Rea博士解释说:”便宜货会使消费者产生多巴胺冲动,因为他们会从交易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以及获得便宜货的直接快感。”
多巴胺是一种在大脑中释放的化学物质,使你感觉良好,但当你需要对你的购买行为采取务实态度时,它却起了相反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毒药”。可能Kmart的易燃睡衣区的诱惑力让你兴奋。也许你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喜欢Aldi的中间区域,或者你喜欢在Woolworths和Coles之间比较价格,并感受到获得最佳交易的原始快感。
当然,在购买不需要的便宜货之后,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后悔感,即使是在当地Gloria Jeans的美食广场上喝杯咖啡也无济于事。
来自AAMI的新研究显示,96%的澳大利亚人都有过买便宜货后后悔的经历。平均每个澳人每年花在不需要的便宜货上的费用高达4000澳元。而且由于生活成本危机,这个问题正在不断膨胀。
现在,几乎每10个澳人中就有9个不断在日常购物中寻找的便宜货–比6个月前的每10个中有8个有所提高。
省钱的快感实际上会影响某人的判断。传统的省钱标志,如红色标签纸、原价上的斜线或黄色SALE标识,足以阻止聪明人做出明智的财务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寒冷的ALDI商场外面,排队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的原因。
Rea博士建议,我们应该开始将这些打折标志视为 “危险信号”,因为 “多巴胺的冲动会阻止人们的理性思考,而当我们发现便宜货时,我们会得到多巴胺的冲击”。我们可能很容易被这种刺激所吸引,而不去考虑你实际的花费。
“例如,如果你看到有鞋子出售,但购买第二双鞋可以打五折,你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节省!但是到了最后,你支付的费用比你计划的花费多了50%,”Rea博士指出。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寻找便宜货的人,它最终可能对你完全没有好处。”人们可能会对这种刺激上瘾,这就是问题的开始。不断寻求便宜货的消费者,有时纯粹凭价格来购买,以达到这种快感,但矛盾的是,最终花费远远超过他们的’便宜货’……导致后悔。”
为什么人们一开始就会沉迷于寻找最便宜的选择?Rea博士说:“每次我们得到多巴胺的刺激,我们就会再次想要得到它,这就强化了某些行为,多巴胺的刺激会使你认为某些东西比实际情况更便宜。”
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便宜货都是坏的?不,但你应该在购买便宜货之前问自己一些实际的问题。”你有多少钱?你的债务有多少?本周结束时你还有多少钱?以及买这件物品的目的是什么?”Res说,如果这些答案没有让你感到焦虑,那么,尽情地加入ALDI的排队吧。
议会大厦的这一幕让反觉醒文化(Woke)战士们不寒而栗。传统的姜饼人(Gingerbread Man)被“消失”,取而代之的所谓性别平等的姜饼人们(Gingerbread People)。 Read More
澳洲近邻瓦努阿图周三(12月18日)发生强震,一些建筑被夷为平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航班已连夜接回了148 名滞留灾区的澳人。 Read More
在国际学生人数上限立法失败后,澳洲政府12月19日宣布,废除具有争议性的107号部长令,即日起正式启用新的111号部长令,对境外递交的留学生签证(Subclass 500)申请设立两级优先处理模式。 Read More
告别去年引人注目的“酷女孩夏天”与鲜艳的“桃子绒”色,明年将迎来全新的流行色——摩卡慕斯(Pantone 17-1230) Read More
南澳工党州长 Peter Malinauskas表示,削减国际学生人数是一项糟糕的政策,将损害国家经济、扼杀研发并破坏 AUKUS (澳英美安全联盟)协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