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

小苏北在Burwood(一)—烟火之百香果有毒

有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当人像动物一样去工作,那么人也会像动物一样去满足生理的欲望。”

更新於 :2023-01-09 10:53

夕阳刚落山,宝活唐人街已霓虹闪烁,人潮如织,有如置身香港中环街头,热闹非凡。放眼望去,令人烟花缭乱的各色美食,扑鼻而来的香味,还有一张张享受这一切的迷人笑脸。

城市的夜从来属于热恋中的情侣,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似乎都是为了映衬出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幸福的笑容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但是没有人会述说这些,也没有人喜欢听你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你永远不知道幸福笑容的背后,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美好。

John 下班后,像往常一样拖着被忙碌的工作蹂躏了一天的身躯来到宝活,这是他一天中难得的快乐时光。想到那炫丽的霓虹灯,香喷喷的美食,街头的喧嚣,他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像被放出围栏的鸭子迫不及待地扑腾着翅膀奔向池塘。

有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当人像动物一样去工作,那么人也会像动物一样去满足生理的欲望。”

这句话用在John身上再贴切不过。他在一家服装批发公司工作,平时别人问起他在哪工作,他都会回答说在时装公司工作。其实他的工作和时尚并没有什么关系,他每天要做的纯粹是体力活,每天搬箱子、打包、发货,夏天衬衫湿透了又干了,干了又湿透了,老板和同事问他累不累,或是客套的来句“辛苦了”,他都会习惯性地伸手擦一下额头,然后憨憨地一笑。

下班后的John 就像饿了十天半月的狼,看到什么吃的都想买来尝尝,直到肚子吃到滚圆,实在吃不下了,才足以慰藉一天的疲劳。

在John的同辈人中间,奶茶被认为是续命水,每天不来上一杯,生活中像缺少了什么似的,John也不例外。在宝活,奶茶的种类真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珍珠奶茶,水果茶,酸奶,甘蔗凉饮,不管你的嘴多挑剔,总有一款能征服你的胃。

John最钟爱的是一款百香果水果茶,每当吃完油腻的食物,来上一杯,那是一个倍儿爽。

“妹子,还没下班啊。” John 见到Marine 像回到家一样打起了招呼。

“是啊,今天下午忙死了,到现在都没有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Marine 说道。

“我今天也忙死了,下午来了100多箱货,都是我一个人在搬,出了一身臭汗。”

“你怎么这么老实啊,不让你老板叫个人来帮你。”

“哎,我也希望有个人一起搬呢,可能好几个星期没来货了,他们觉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吧。最气人的是,我搬完货累死了,休息了一会儿,老板娘看见我没有拆箱,竟然数落我偷懒。”

“你呀,就是太老实了,偷懒都不会。”一边说着,Marine 已经做好了一杯百香果递给John 。

顺便提醒他,“今天放的全糖,快喝吧。”

John接过百香果,笑着说道,“还是你懂我。”

“喝完,回去躺尸吧。明后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我明天还要上班呢。”

Marine 每次看到John ,不需要他开口便知道他要喝什么,有时上下打量一番,便估量出他需要什么糖度。奶茶店的糖度基本分为,全糖,半糖,少糖,无糖。

还记得John刚来澳洲那会儿,看到什么东西都很新鲜,也经常和中国作对比。澳洲的牛奶便宜品质也好,John把它当水一样喝,牛奶虽然没有加糖,喝起来却和蜂蜜一样香甜。最困扰的是,有时嘴上过了瘾,下面就不停地噗噗抗议。

John 第一次来宝活,知道这里也有一条唐人街,惊讶地发现街上有如此多的中餐馆和亚裔面孔,仿佛置身一座中国的城市,有时一座中国的城市恐怕也难以聚集如此丰富多彩的菜系。离乡背井的John 瞬间感受到了家乡的亲切感,于是在附近定居了下来。

John第一次来到Marine 工作的奶茶店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刚吃完又咸又油的麻辣烫,嘴里像热火在灼烧一般,于是三步两小跑来到相隔20米远的大咖奶茶店,不是被什么大咖吸引驻足,而是招牌上那看起来新鲜可口的水果茶饮图片,仿佛看上一眼就有沁人心脾的凉爽。

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奶茶小店,只有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在忙前忙后,她扎着马尾辫,戴着红色边框眼镜,象牙白的皮肤,身材清瘦。只见她点完顾客的单,立马转身动作麻利地制作起奶茶,不到1分钟时间一杯奶茶就做好了。

John 看到她虽然也是中国人的面孔,但是不确定她是否会说普通话,因为他之前遇到过看起来像中国人的人,可能不是中国人,也可能是中国人,不会说中文。John还听说过,有人会中文,但是偏偏说自己不会。

为了避免尴尬,John 在不能分辨对方背景的前提下,一般都用英文来询问。每当开口前,他都要提前打个腹稿,有时字句斟酌起来,还要特别查一下翻译软件。

John读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英文,虽然谈不上特别有天赋,但是英语成绩一直还算可以,读大一时就考过四六级。但那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实际运用的机会,真遇到外国人,可能就是照本宣科式的句式。“Hello! 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And you?” 来到澳洲后,John 最担心的就是对方不按常理出牌,你说“How are you?”之后,对方经常回答“Good ,thank you !How are you?”后来John明白这是外国人寒暄的方式,大家尽量多说点来保持对话,不管扯东扯西,以免相互沉默的尴尬。

John发现这其实和中国之间的寒暄也相差无几,中国人见面总是问“你吃了吗”之类的废话,七大姑八大姨团聚也离不开那三段论,“今年多大了?”,“读书还是工作?”,“结婚了吗?”年轻人听到这些老调唯恐避之不及,但那却是长辈们想保持和你对话的善意,他们可能也不知道你对何话题感兴趣,这三段论在他们看来总没有错,一般都能打开话匣子,但这在John 看来却是明显的尬聊。

John 来澳洲后也发现澳洲人其实也挺喜欢尬聊的,不管是参加party 还是聚餐,每个人拿着盘子选自己喜欢的食物,或是举着酒杯,找人一起cheers,大家都站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

对于有选择障碍的John 来说,面对一张密密麻麻的奶茶清单,看了半天,也不知所措。排队轮到他时,他依然看着清单迟疑了一会儿,Marine 忙着给做好的奶茶封口,忙碌的她似乎没有想招呼他的意思。

John 指着桌面清单上的一行字说道,“Hello! Can I get a Passionfruit tea?”

听到有人点单,Marine 在收银的电脑上操作了起来,她听到John 的英文发音,抬头打量了John 一下,凭借她每天阅人无数的经验,开口问,“冰和糖正常吗?”   口干舌燥的John 也没在乎冰和糖的比例,只希望快点喝上一口解解渴,不暇思索地回答,“是的。 ”

“8块9。”John 付完钱,Marine 给了他一张收据,上面有他的等候号码64。

John 在一旁不耐烦地等着,每当听到叫号,他都不由自主地看一下自己手中的号码,发现不是,又团在手中,一张崭新的收据纸有如经历了数十年岁月的蹉跎,变得皱皱巴巴,不堪入目。

“64号。”

John 听到这个熟悉的号码,低头看了下手中的收据,一个箭步走上前去,指着操作台上的奶茶问,“这是我的吗?” Marine 提起奶茶,端视着杯身标签上的文字,“64号,百香果。”

“是的,那是我的。”

接过百香果,握在手中,瞬间感受到丝丝凉意,迫不及待地插入吸管,大口吸了几下,清爽甘甜,百香果的特殊香味沁人心脾,燥热的身体有如久旱的土地得到甘霖的滋润。

这时,做完另外一位顾客的奶茶,忙碌了一阵的Marine 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只见她全神贯注地刷起了手机。

“上班玩手机,你老板不会说你吧。”

听到有人说话,Marine 抬头看了一眼John,然后继续低下头,“就看一下手机嘛,怎么了,你上班不看手机?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哈哈,和你开个玩笑。那些规定上班不能看手机的老板都是变态,你其实就是看一下手机,检查一下信息而已,但是在有些老板眼里就成了玩手机,玩和看区别可大了,玩说明你偷懒,没有好好工作啊。我见过变态的老板躲在监控摄像头后面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的。”

“遇到那样的老板我可受不了,果断离开。”Marine 一脸不屑地说道。

“还是你潇洒啊。你们的百香果好甜啊。”John 喝到一半说道。

“是你要的正常糖啊,我们的正常糖都是全糖。‘你可能不知道,为了照顾口感,水果茶放的糖比一般珍珠奶茶要多。我建议你下次放半糖就差不多了。”

“原来这样啊。看来我的减肥计划又被你们打乱了。”

Marine 噗哧一笑说,“你看起来还好,没有很胖啦,不需要减肥。”

“谢谢你的吉言,很少有人对我这样说,我很开心啦。我也觉得自己不胖啊,就是脸和骨架看起来大些。没关系啦,现在的审美都追求那种极端瘦,我就觉得这样不健康,有些肉其实挺好的。”

“你这是自我安慰吧。” Marine 偷笑道。

“我有自知之明的。”John 说道。

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没让John 少流汗,有时下班后还会去健身房锻炼一下, 所以要积累大多脂肪也是不容易的。尽管John 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偶尔也会受到老板娘的言语霸凌,大多数时候John 只能默默忍耐。因为在中国人的工作文化中,老板言语霸凌似乎是稀疏平常的。

刚来澳洲的John, 由于人生地不熟,暂时也不找到更好的工作,只能硬着头皮像驴子一样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有经验的农人都知道,让驴子老老实实拉磨,不外乎三个杀手锏,第一个是蒙上它的眼睛,让它不知道外面什么样子; 第二个杀手锏是喂萝卜,一方面让驴子有力气继续干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驴感激主人的恩赐,建立恩主的关系; 第三个杀手锏就是大棒,驴子如果放慢脚步或是不想拉磨,农人就会举起鞭子抽驴子,马上驴子又卖力地拉起磨来。

其实后来John 仔细想想,人还是有一种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惰性,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适应下来,总觉得它就是适合自己的,加上别人几句恭维的话,不仅觉得自己离不开那里,还觉得那个环境也离不开自己。

那些让人上瘾或是离不开的东西都是有毒的。烟瘾,酒瘾,毒瘾,几乎没有一个对人是有益的,有些人还自鸣得意的将自己称作工作狂,其实那就是对工作上瘾了,这种人就是闲不下来,闲下来他就闷得慌,一直忙着才能让他有安全感。但是,工作狂一般都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它也谈不上是好的。

John 还发现,人们对于胖的理解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穷人温饱都困难,很少见到穷人肥头大耳和心宽体胖,胖是一种富态的象征,有钱人的专属。但是如今物质过剩的年代,风水似乎轮流转了。不管东西方,那些受教育程度高,职业好,收入高的一般人认为的“混得比较好”的群体很少有身体肥胖的,给人的感觉普遍是身材匀称,精神抖擞。这一切似乎源自他们生活的高度自律,他们控制饮食和作息,很少吃高热量的食物,更多吃低碳、有机的健康食物,吃完也经常健身运动。

而在澳洲、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社会底层群体肥胖率就相对要高。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廉价但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速食是这个群体的基本食谱,那些健康的有机蔬菜一般价格很贵,他们很少消费得起,所以身体一天天肥胖,肥胖后又没有动力去运动,陷入恶性循环。

在西方,称呼别人肥胖虽然有歧视的法律风险,但是主流的审美依然是以男子八块腹肌、女士人身材妖娆为美,一个肥胖者在生活中会面临诸多困扰。

John 白天流汗,晚上大块朵颐,依然担心自己悄悄发福,不得不再花1个多小时在健身房。

刚来澳洲的John 发现超市或咖啡店里的蛋糕、甜品都是要甜到掉牙的那种,咬上一两口就不想再吃,看到当地人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的样子简直惊掉了下巴。后来听人说,这是当地人的饮食传统。

有一次,John 去一家养老院做义工,发现那里的老人们不愁吃穿,生活起居有人照顾,每个人脸上几乎都写着孤独寂寞,有些人坐在椅子上可以发半天呆,还有不少人有精神疾病。

在做Bingo 拼数字游戏的时候,养老院为老人们准备了两种奖品,一种是巧克力、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另一种是牙膏、牙刷、沐浴露之类的生活用品,令John 惊讶地是几乎所有老人在获胜后都选择了糖果类的零食。John 还好奇地问一旁的工作人员,对方说,“他们可能不需要那些吧。”John 猜想,如果换作中国的老人是否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

养老院的老人们对含糖类零食的喜爱并不是件稀罕事,为了帮助老人们做好身体健康的管理,零食也为老人定量供应,有不少老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像孩子一样敲门向工作人员索要巧克力,就像年轻人每天离不开奶茶,小孩离不开糖果一样。

酸甜苦辣咸是人生五味,甜味不仅为人类提供能量,还能为大脑提供愉悦和兴奋,但是它也是一把双仞剑,过量的甜带来了肥胖,最新研究表明它还会加速人的衰老,这对于甜品店和奶茶店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冬季一般是奶茶店的淡季,所幸澳洲的冬天不是很寒冷,奶茶店还有一定市场。忙的时候,Marine 所在的奶茶店会配两个人,不忙的时候就Marine 一个人。

这一天,雨连续下了一个上午,店里就几个人光顾,Marine 大部分时候呆呆地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和匆匆而过的行人,看见一个和John 有些相似的男子从门前路过,他忽然想起他有好久没来过了,不知道他最近怎样了?

就在Marine 发呆到快要灵魂出鞘的时候,传来了一阵电话铃声,她恍过神,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老板的声音,

“今天生意怎么样?”

“今天下雨,客人不多。”战战兢兢回答道。

“那你都干什么?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我看到你10分钟站着一动不动。”老板厉声质问道。

“我,我,我就发了会儿呆。”Marine 结结巴巴说道。

“没有客人,你不能整理打扫一下啊。我是开你工资的啊。”

“好的,我这就做。”

Marine 重重挂了电话,委屈地快要哭出来。她给自己做了杯百香果,加了全糖,喝起来却是淡淡的,她又加了一勺,感觉还是没啥滋味,她暗自猜想,百香果有毒啊。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3年1月18日 10:40

Recent Posts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星秋”和“宜兰”经过15 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抵达了澳大利亚。 Read More

3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国家创新签证”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3 hours ago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