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

微信两极

与许多人一样,自从有了微信,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与许多人一样,自从有了微信,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微信群和个人群友大多数是旅居西方的柬埔寨老乡、同学或朋友,大家重拾友谊,谈新说旧,互通消息。但也有许多垃圾短信:如不厌其烦的“大好消息”、哗众取宠的“不要私藏,百万也买不到”、“厉害了,我的……”

两个月前,我联系了 一位好友,彼此建立微信。对方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发垃圾微信,其他的也不要多发,我每天都忙于删除。”

垃圾微信,是微信人的烦事,我又有许多话、许多事要说,何况都是“天涯沦落人。”

多年来,我给个人或成群的友人发送的是自己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三方面:一,以红色高棉血腥统治为题材,如小说《乡间茉莉》、《情归故里》,报告文学《深入红色高棉最后军事基地》、《旁听国际法庭审判红色高棉》、《波尔布特最后的日子》,记述文《绝境求生》、《生死逃亡》、散文《最佳情缘》、 《最后的朋友钟松峰》等;二,个人历经中、柬、美三国的曲折人生,如《两国少年事》、《人生三阶段》、《跨国恩怨六十年》等;印支战争回顾,如《越共叔父》、《北越军队在高棉》、《越柬——爱恨交加的国家》、《华侨女军医》等;三,个人和家庭在美国的成就,如《特殊纪念》——纪念从事中医药二十四年、《杰出女儿》——大女儿六年半荣升“美银”副总裁,创造全美银行界奇迹、《我的四个儿女》——分别介绍我的四个儿女的事业成就、《新书出版》出版了第四本书_《从中国、柬埔寨到美国》等。此外,还有个人在美国生活的体验、人生感怀等。

我的微信有八个群,加上个人微信共有近四百名群友。

我出生于大内斗、大饥荒的中国,成长于战乱和红色高棉血腥统治的柬埔寨,植根于自由民主,却也日渐衰落的美国。整整七十年,历经三个国家,从东方到西方,不同社会制度,尝尽大难大苦,有过大悲大喜,在生与死之间漂泊,在拼搏中否极泰来。我的一生可供未经世面的人参考,也给世人一个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是自抬身价、一厢情愿吗?读者又是怎么看?我在发送文章前一般会先发布简短的“内容预告”,让读者选择是否打开阅读,我也对视力差,没时间、没兴趣者忙于删除表示歉意。我希望读者如果觉得有意义,请尽量转发。

我先后被三个群“开除”,在另一个群中,有两人通过个人微信、一人特地从澳洲打长途电话叫我“识趣”自行退群。

我的手机曾出现一个新群,也都是前柬埔寨熟悉的老朋友。我发出“很高兴加入。多谢!”顺便发送一篇拙作,第三天,这个群就消失了。

我曾询问几位关系一般或新认识的群友对我的文章有何意见?是否有阅读?大部分不置可否,一些是礼貌性恭维。一位说:“不喜欢常常看到有关红色高棉的文章,我要尽量忘记那段可怕的历史。”一位群主说:“我的视力不好,没耐心看。请不要发来。”我的老同学告诉我:“我不知道群主有什么意见,但我知道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你的文章不感兴趣。”一位“提醒”我:“不要老是回忆、回忆,这样是不会向前进的。”一位责问我:“你在美国难道没感受到白人对华人的歧视吗?”没多久,他骂我:“你是世界上最傻瓜的人!”

我也曾询问多位关系很密切、有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同样问题,五份之一没回复,五份之一礼貌性恭维,五份之三表示一篇不漏全都看了。给我最多最简单的回复是“好文章点赞”之类。个别表示十分欣赏、很钦佩等等,两位指出我用错标点符号,两位给我写了的长信,其中一位称我为“老师”。他给我的回复如下 :“林绍强老师好!……每一次您发来的文章我都喜出望外,我几乎看过了每一篇您发来的文章,以及个人的经典故事,我个人感到十分感触!您有著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我家里人说您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各个领域都有著相当独特的见解,故事里的开头结尾每一部分都做到天衣无缝,我个人看后收益不少……您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也经得起考验……”(不好意思,这位朋友过奖了。例如,我的文章没涉及经济科学方面。)

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同样是柬埔寨老乡,同样生死与共,我竟遭遇冰火两重天。

一位从未见面的法国微信友回复我:“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您加入我们群里,从第一篇文章《游泳裤》开始直到今天您的每篇文章我都一字不漏阅读还统统保存下来,应该是我对您说感谢才对吧!”“我很喜欢你的文章,因为你所写的都是你自己的观点,也都是实话实说,阅读后有一种感觉,增加知识与激情。”

在美国费城,一位姓谢的微信友不断给我发来她自己演唱、录制的歌曲,计有:“人生在世不容易”、“迎春花”、“童年”、“ 思念成沙”、“痴心为你”、“你听过我的歌吗?”、“往日时光”、“回想曲”、“孤鸿”。她说,一些是给我带来祝福,一些是给我鼓励,一些是像征我坚毅的性格。

一位同校不同年级的学友说:“你是我所有的朋友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可能是青少年时期的悲惨遭遇,使你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积极。”

澳门一位老同事说:“你像一团火,一直在燃烧。”、“你是唯一数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发泄心中的不平。”

其他的诸如:“你好活跃!精力充沛。在往来的男同学里,该是找不到第二……喜欢看你的散文,真实亲切。”

“人要懂得珍惜,别失去了才惋惜,回忆录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为了一个家的回忆。”

“文留后世,慷慨陈词 ,时代写真,精神可喜。”

“你的毅力、魅力、勇气,能把重重以前真实血泪史一一陈列出来,可敬可佩!你为我们这一辈人,道出我们内心的纠结。谢谢。”

几个月前,一位颇有学识的长辈邀请我加入他的微信群。这是唯一一个主要来自中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其他西方国家、也有费城本地的华人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歌唱家、书法家、摄影师、作家、诗人等等共一百馀人的微信团体。那么,这个新认识的、非柬埔寨华人的群体又是怎

我一如既往先给大家发送文章,第一篇是《杰出女儿》,很快得到八位群友点赞支持: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美国社会本质上没有歧视,鼓励自强。但是,喜欢埋怨的人是成功不了的。聪明且自强不息的人均有成功的希望。”

“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密不可分,培育出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孩子是社会的福祉,自然上天也会庇佑。  ”

“谢谢林先生《杰出女儿》的分享。文中记录著碧慧在“美银”的故事汇聚成一串明珠,每颗都蕴藏著智慧的光芒,机智果断、聪明干练、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团结友爱,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公司的员工队伍紧密相连,形成强大的力量。”

“赞赏!遇到适宜的社会环境,才有平民逆袭之事。”

“很高兴你优秀卓越的女儿荣升“美银”副总裁!恭喜恭喜!“

“我高兴祝贺你女儿荣升“美银”副总裁。这是你艰险困苦、丰富多彩人生的一份可喜报酬!”

“言传身教,厚德载物!都是自身造化的回报。”

“其实我也为华侨后代有像您女儿这么杰出 的孩子感到骄傲。”

介绍我入群的这位长辈对我的文章多有回复:

“先生作品述事条理清晰,人物个性鲜明,用词准确。”

“先生经历出生入死,多年前拜读你写的柬埔寨逃亡实录,已对你生敬仰心。我比你大几岁,然没有你这么坎坷。”

“我多年前读过您写的介绍柬埔寨一段可悲的历史,和你们逃难奔赴自由惊心动魄的历程。你的生活很充实,敬仰!”

他向群友介绍:“林先生的作品还很多,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可以说是一首绝唱,能启迪未经世故的人们。”

下面摘录一些微信友最近就不同拙作回复的简要(括弧是拙作标题):

香港电影制片人温嘉文:“我曾再三拜读你的《最佳情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无疑,这是一个绝佳而又完整的故事大纲!“

“见过你本人,读过您好多文章,由衷的祝福您及家人!”

“艰难历程,起伏人生,终成善果,可慰终生!”(《两国少年事》)

“记忆这么好,佩服。记述很流畅,感情很真实。”(《两国少年事》)

“介绍详尽,细腻有趣!好文。”(《赞美东奥》)

“你是自传性记述的民间华人,从你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而来,更加真实可信,为柬共的罪恶历史留下弥足珍贵的佐证。”(《绝境求生》)

“苦难中结缘,危难中携渡,艰难中创业,披荆斩棘,终成正果,幸福中圆满!”(《最佳情缘》)

“小说体,隐含了许多重大的柬历史和当时政治问题。”(《情归故里”)

“紧接生活,接地气。人生虽艰辛苦难,然情义长存。”(《忆黄吟》)

“这么复杂的关系,一篇短文就说得一清二楚。”(《越南——爱恨交加的国家》)

“文笔清新流畅,森沙斯莫的形像跃然纸上。”(《歌圣之死》)

“余老师的关爱与循循诱导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同样爱的种子。”(《两国少年事》)

“谢谢分享!记录过去的点滴:有苦、有忧、有喜、有趣年少的时光。”(《小镇龙蛇》)

“好文章。人和事都刻画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显啰嗦,少一分则显单调,读起来就像周立波写的山乡巨变。”(《小镇龙蛇》)

“真希望他回家了。他是那个家的精神和物质支柱,不能没有他。战争太残酷了,没想到您的经历这么坎坷。”(《最后的朋友钟松峰》)

“遗逝的年华,美好的童趣……为你痛心。”(《两国少年事》)

“刚刚拜读大作,大赞聪明绝顶,应变有馀,真正的乱世强人……艰难的岁月啊!聪明人总有办法。”(《绝境求生》)

“谢谢分享您的辛酸和光荣史,非常棒!你应该翻译成英文留给你的子孙后代。”(《两国少年事》)

“写得很好,很细腻。如果不这样怎么能生存?这是最理智最聪明的人,也是值得自己回忆的人生。我从头到尾看到都很感动。”(《绝境求生》)

“少年往事是最深刻的印记。亲身经历和感受,铭刻于怀,真实写意。”(《两国少年事》)

“特别对(费城)唐人街社区写得入木三寸,可敬可敬,真是难得的人才,我特别敬佩。”(《费城唐人街嘉年华》)

真诚感谢微信友的厚爱,鞭策我继续向前进,使我有不断学习、倾诉心声的平台。正是有微信和网络,有人把我介绍加入“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并把我一些文章发送到澳洲、加拿大、印尼和美国等华文报章。从此,我的文章可在这个文化大家庭中传播。真诚感谢微信友的支持,让我打开人生另一个窗口,看到蓝天,迎接阳光。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日于美国)

 

作者:余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2年8月31日 17:20

Recent Posts

Springvale Homemaker Centre黑五超级促销:三天尽享家居豪礼

11月29日至12月1日,Springvale Homemaker Centre将举行为期三天的“黑色星期五超级促销” Read More

10 hours ago

澳未成年人社媒禁令 细节仍不得而知

澳洲关于针对 16 岁以下儿童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讨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两周前,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将在联邦层面立法。然而,有关该禁令如何运作的许多细节目前还不得而知。 Read More

10 hours ago

民调:澳人认为达顿能更好应对川普政府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遭遇了新的打击,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更多澳人认为反对党领袖达顿能更好地与美国当选总统川普打交道,而非阿尔巴尼斯。 Read More

10 hours ago

退休警官透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位退休警官透露了他认为黄金海岸警方需要改变的地方。 Read More

11 hours ago

澳洲每只香烟上都将印上警示语——“你的寿命缩短了”

明年,澳洲的香烟包装新规生效后,生产厂商需要在每支香烟上都印上警示语,例如,“你的寿命缩短了”。 Read More

11 hours ago

高温导致维州丛林大火失控 多处房屋被毁

维州西部丛林大火失控肆虐,大洋路沿线的热门旅游景点关闭,度假者被迫撤离。至少有一栋房屋被大火烧毁,另有两所房屋据信也被毁。 Read More

1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