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孤独的立足门庭痴痴凝视
仿佛自己是活著的唯一雪人
一九九六年底在曼谷国际机场送走婉冰后,留下我独个儿在茫茫人海里徘徊踯躅,品尝无奈的寂寥。
及至深夜才转机飞往德国,班机乘客大多是日耳曼族人士;左邻右里连一位倾谈的对象也无,困在十馀小时的机舱内噤若寒蝉。周遭都是同类、可却仿佛孑然一身;纵然亲人众多、交游广阔朋友满天下,也经常会遇上寡人独对世界的时刻,一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均难与人分享或分忧。
到“法兰克福”再转内航机,降落北部城市百来梅(Bremen)前,从机舱往外望,地下一片雪白;难分民居与街道,冬天的欧洲恍若沉睡未醒。
弟弟家中白天渺无人迹,除了不良于行的老父卧病寝室外,再难遇到可交谈者;那天观看户外雪花,在一片纯美洁白的天地中,我被死寂的恐惧感围绕,在后来书写的一首“观雪”诗中,最后二句诗写下:
“我孤独的立足门庭痴痴凝视
仿佛自己是活著的唯一雪人”
老父被病折磨,身不由己的与病魔抗争经年,每日清醒时多与我闲话家常;对他所受的“病苦”,我除了感同身受外,却一点也未能分担,恨不得能由我代替。为了减轻他对死亡的惊惧,对一生从未聆听佛经的老父,我大胆妄为的捧出弟妇供奉在神坛前的“金刚经”,征得父亲同意、自此每日当他清醒时,为老父诵读并讲解经文,以我肤浅的般若演绎经义,主要为无奈的老父打发寂寞的时光。真想不到家严竟听得津津有味,对我大为捧场。
先父病殁前数年时光中,每日清晨必步行几公里路、往返小城墓园,到先母坟茔燃点香烛,清理落叶枯枝;也借此机会把儿孙种种变迁说与老伴知悉,那份对亡妻难分难舍之情维持到发病后,再不能独自行路为止。说是执著、其实是太过孤独,不通德语、难与德国人士沟通。大白天家中儿孙们都外出工作或上学,有口难言,寂寞岁月更与何人说?舍弟告知此事,我心底除了深感愧疚和不孝外、人在万里外生活是无法可想,纵然弟弟近在咫尺也很无奈。人的一生原来许多时候都要自己去面对孤独,至亲如父子也无从分担呢。
窗外雪花飘飞如絮,世界是白茫茫一大片,再无其它的色彩,小城寂静无声,
冬眠的天地,唯我独自存在,那份死寂安宁实在让人惧怕。我彷若冰天雪地掠过的一只孤鸿,刹时踪影缥缈;恍惚间我已被幻化为一个呆呆挺立的雪人般,成为明信片中的一个点缀。
活在当下的人们,为了物欲的追逐,很少停顿在空闲的刹那去思维,匆匆忙忙的奔波劳顿,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欢乐处处;但每每在夜深人静或病痛缠身时,才骤然会触及生命的去处?在被孤独啃蚀时刻,人生的无奈感是会如火焚烧般从丹田升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七日父亲往生,得悉噩耗哀痛泪崩,即刻赶往欧洲,奔丧其间我在德国守灵,每日在亡父灵前诵读金刚经,这是父亲生前唯一接触过的佛经,不知道经文是否可度亡魂早日超脱?我同样不知的是先父在世听经文时有否感悟、或领略了多少?正如他在病榻受苦受难、被病魔折腾的过程有多痛楚?身为人子的我也无从知晓。为先父亡魂超度是我的一点心意,但无宁说是在为自己被孤寂重重包围中,藉诵经之声驱赶那份恐怖的死寂气氛。诵经时心中平静如一潭止水,尤其念到经末那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对生死已了无挂碍,灵台亡父遗照仿佛对我嘉许,刹那间父子相对微笑,阴阳之隔恍已移除。
每日微曦时分,我沿著先父当年所行之路,到美丽安宁的墓园去,花卉草木处处飘香、鸟声吱喳欢唱迎我;在双亲坟前除杂草检废叶后,竟也与父母聊天说家事;才猛忆起老父当日行径,我那份视父母仍在的感受、一如爸爸对妈妈的那种亲切相依之感,父子何其近似啊!
那年七月间旅游香港,内子婉冰水土不服患重感冒;我经常一人去买外卖回家,行在热闹非凡的尖沙咀区的广东大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潮里,我却被浓浓的孤独感袭击,全部人群与我擦身而过或迎面而来者,人人绷紧著五官,无人识我我亦不识任何人,返澳后有感作了一首诗,题为“陌生人”,诗末二句如下:
“我才是一位无名无姓
不属于这片土地的异乡人”
欢乐的地方,许多人的所在,如你只是一个过客、一位无人认识的异乡人;
再多的笑声再多的群众,也都不属于你,拥抱你的只是寂寥只是无穷无尽的孤独。那么吵杂的地方,我往往逃难似的匆匆赶返寓所,同样孤独但我却选择了与书为伍,至少可倾听先哲圣贤们的珠玑慧语,这种孤独也就能乐在其中了。
其实、生老病死等等人生八苦的折磨,是没有一种苦能够与任何人分担,这过程是人一生中要自己单独面对。我体会最深的是病苦,当年先母被癌魔摧残,分离短短年馀,病菌竟将其壮硕体魄蚕食鲸吞至极其消瘦而无复人形,个中之苦楚真不足为外人道。先父则受老苦病苦同时煎熬,老伴早走十二年、孤家寡人晚岁寂寞难堪;更被糖尿病影响至不能步行,辗转床榻多时;我兄弟千方百计设法亦无良谋可使老父免却病痛荼毒,心中哀伤竟难分忧,纵使儿孙满堂也得孤独承担。再者、自己右手肌肉伤痛之症纠缠十数载,也都是独自与痛楚抗争,无人可帮忙。此种种苦恼,唯有意志力可离苦得乐,亦有人藉宗教之信仰作寄托,寻求心灵安慰。
孤独的人生,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旅途上掠过的孤鸿,雪泥爪印,终必无迹无痕;能来是因缘,此生勿要虚度,因为孤鸿留下的就是一片纯美啊!
(二零二二年五月四日墨尔本深秋、遥祭亡父辞尘廿五周年)
作者:心水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