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高级动物,人口聚集的地方,肯定是宜居的地方。澳洲人烟稀少,莱克斯恩特伦斯这儿能聚集成五千口人的大镇,足以说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方便。五千口人铺展的地面在百平方公里以上,又由几个不同的大湖组成不同的区域,有幸来此就多住一天,也算人生之幸。5月12日又到另一湖畔,湖水作为分界线把山林和平原分开,静静地湖水流经其间,水映着山,山护着水,游船点点,笑语喧天,走湖畔的平原一边,揽胜山水沐浴下的自然美颜,真有“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突然,一只鹈鹕从水中啄上来一条大鱼,几只鹈鹕立即围拢过来分抢,一只没抢上的鹈鹕气得扑啦啦好像一片祥云飞起,高高地站到湖旁边一个电杆顶上俯察周围。又见一只海鸥从空中俯冲下来猛然从水中叼出一只小鱼飞上天空。见此状细想:如此高空,鹈鹕小小的眼睛,怎么能看见水下的食物,而且能判断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准确无误地捕捞成功!世间之事,勿以己度万物,生物的本能人怎么能参得透啊!东亚大陆老汉,看见海洋湖泊一切都很新鲜,都想多看几眼。抬眼前方几十只高大的鹈鹕个个伸着脖子,仰着头张着大大的嘴巴呀呀地叫着,一位渔夫正在一个专用的棚子下把打捞上来新鲜海鲜开膛破肚,清水冲洗,留下精华,其它肠子肚子杂碎全扔给鹈鹕。不劳而食的鹈鹕们脖长嘴尖眼发亮,强中自有强中强,一旦主人扔过来食物,准确无误地从空中叼过来,直到最后才悻悻扬长而去。
中午车停一家超市旁车场,进超市溜达。途中并无需要的东西,只是随意看看小镇超市状况。果然货物齐全,购销两旺,偶然看见墙报摄影壁画栩栩如生,而且人物的面相眼神随着观赏者所在角度自由转动,倍感新鲜。原以为仅此一张画面经过特殊处理,结果从里到外每张画都是这样,而且连电视屏幕上的可变画面也是一样,你走到那里他看到那里。一张睁一眼闭一眼笑眯眯的模特、一张亲切的全家福合影面相、一张噘着嘴亲吻的红嘴唇、一个汉子抱着一条大鱼兴奋的样子,我东躲西藏但躲不过他们的眼神。摄影,是用镜头思索的艺术,摄影广告包含着温暖的人性。离开超市,每幅画面的眼睛亲切地送我们远行,不由礼貌地回首招招手,朋友,再见!
驱车绕湖到对面山上,居民们借着山势高低形成错落有致的村庄。西人住宅建筑粉红雪白色调较多,建筑陪衬周边茂密的绿树和各种花草犹显五彩缤纷。顺山而下,柳暗花明,另是一片水乡人家。两山加一川,川中一片水泊潋滟,站在岸边,看对面山顶,在高大林木的环抱下,一幢高耸别致的拜占庭式圆顶建筑托着旁边几幢白色木屋面对脚下的我们好像絮语诉说着什么。突然,发现旁边绿色草坪上有一枚闪烁着琉璃金光的饰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掉落的叶片,羽状叶缘细腻柔软,针形叶脉清晰可见,露珠缀满叶面,阳光下一闪一闪,散发着诱人的光亮,真好像难得一见的皇室宝典。秀色可餐,满目的风景看不够,拍不完,天色傍晚,月上柳梢,我看着月亮,月亮也看着我,老朋友了,从亚洲到澳洲一直相依相伴,携着月光回到宾馆。
莱克斯恩特伦斯回墨尔本这是最后一站,4月13日早开火做饭,鸡蛋牛奶,西式糕点,饱餐一顿,整理行装上车,出城不远车子便爬山而行,行至山顶观景台,俯瞰脚下,两岸黛色的丛林裹挟着碧波浩荡的湖泊,湖泊中央两个长满树木和花草的小岛,形似两只雌雄大天鹅,一前一后展羽在水面上,不离不弃,卿卿我我,诉说着它们的前世今生,游船飘过,传来阵阵笑语欢声。仰望天空,银光奔泻的云海,像是远在天边,又似近在咫尺。轻拢慢涌,铺排相接,变化多姿,妙趣横生。
前行至瓦南布尔海边,这儿是鲸鱼出没的地方,先民从悉尼运来成型大石块砌起的观鲸塔高耸入云,碑文的记载证明了有无数鲸鱼从这儿被捕上岸。旁边路标指示由此向前几百公里风景无限,眼见一对西人探险者夫妇开车至海边,关门锁车,带上各种生活用品,背起双肩大背包,英姿飒爽,沿着海岸林荫小道长途跋涉隐没在林间。他们风餐露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西人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中午赶至一800人湖口小镇,湖与海相连,沿着湖岸水电设施齐全,车位打印在地面,密密麻麻布满房车,大约千余辆以上在此安营扎寨。大概一算,外来者比定居者人数多得多。仔细想想,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定居者,也有游牧者,漂泊者,抑或相互交换者,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方显人类的智慧和丰富。房车一个挨一个,好像湖边另一村落。房车带着划艇、游艇、越野自行车、桌椅、地毯、茶几、烧烤炉子、各种炊具、各种泳装、书报和工作用具,小孩的床铺,小狗的窝棚,一言以蔽之,但凡生命与服务于生命的用品,一应俱全,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带齐备的,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常态。阳光下,有的躺在车门前看书学习,有的开着划艇下海,有的骑着越野车风驰电掣,有的与小狗赛跑,这种与自然亲密结合的生活方式养成豪放开朗的个性。湖岸边码头上一排排栈桥,栈桥上固定着游艇,蓝天白云,耀眼锃亮,说走就走,说来就来,好一派流动的风光!时日偏西,来至街中一家广西落户妇人家餐馆用餐,偏壤小地,遇见国人如同亲眷喜不自胜,谈笑间,丰盛的中西午餐大饱口福。
车至特拉拉小镇,给车加油给人加餐,然后漫山遍野观景。行至山腰一平坦地带,从山口望去,远处一片碧蓝色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恰似团团棉絮,飘来飘去,抚摸着城市每一角。城中高耸的天主教堂十字架与白云对话,环路小汽车一会隐没一会出现,乍然闻见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抬眼看,一家屋舍俨然,奇花异草无比灿烂。走至跟前,一位西人妇人笑眯眯出来英语问好,小孙女翻译,相互亲切握手,进院仔细品赏花木。但见:满园花儿争奇斗艳,堆锦生香。真可谓:
碧玉生寒仙人掌,娇柔带醉秋海棠,
木槿花儿并蒂放,玉质白兰赛琳琅,
雨后山茶胜淡妆,牵牛花儿靠粉墙,
多彩紫薇泛霞光,团团绣球染雪霜。
庭院深深,细草旺旺,沿着修葺齐整的薰衣草遮蔽的幽径,两旁朵朵花儿无俗状,定神细望,由于澳洲大陆近几百年才与世界各大洲沟通,各种生物有着他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大部分叫不上名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厅门左右两侧盛开的一黄一白两株山茶树,主人独具匠心,把两株小树形塑成金童玉女站立两旁张开手臂迎接客人。笑脸甜蜜,手臂舒展,裙裾飘逸,惟妙惟肖的情境不由人感叹:神以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又以自己的形象和需要改造世界万物,沐猴而冠,八哥学舌,狗狗和猫猫穿衣戴帽,以及精心培育的其他动植物乃至机器人,无不使其带有人性的色彩,生命之奇,由此铺展开来。院落一旁高大的樱花树上,几只尖嘴红肚绿背极精致的鸟儿发出金玲般的叫声,是花儿的娇艳漂染了它们的羽毛,还是它们的灵巧改变了花儿的羞怯腼腆。微风荡漾,鸟儿好像动态的鲜花,鲜花好像静态的小鸟。回眸西人妇人,因受花的熏染和鸟儿歌声的陶冶,碧眼金发,人面桃花,周身带着花香,话语清脆明亮,花鸟人家,大有中文描写的“花魁娘子”模样。养花人遇见爱花人,以花为媒,临行,依依不舍,花丛中,留影纪念。
当晚,睡觉梦中周身鲜花簇拥,左边看,蓝色的大海,清澈透亮;右边看,广袤的草原,牛羊成群。我一会儿朝着大海,春暖花开;一会儿朝着牛羊,自由安详。于是,梦话连篇:来吧,朋友,这儿就是天堂,养老的好地方!
作者:拜怀德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