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澳洲,发现和谐社会在此。老外有很多优点。我认为应该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居民区,大街上,都是安安静静的。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只要目光相接,都给对方微笑,绝不翻白眼。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说话大声点!”现在决定,务必学会低声说话,以不干扰第三人为度;扩大微笑范围——不光对熟人,包括对所有陌生人。
澳洲人重视赡养,但重点不在个体的赡养,而在国家层面、政府层面,整体对老年人的赡养;比如建立足够的养老院……个人的孝道恰恰不包括赡养老人。理念是:赡养老人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子女的义务。所谓“尽义务”,主要指政府尽义务,而不是指纳税人尽义务。
这一条怎么学呢?应该是政府学,不是我学,因为个人没法学。但不愿意放弃。于是决定移民,先把我后代解放出来。
每家门口都立着各具特色的信报箱,红十字会常往里面塞绿色塑料袋,请住户把旧衣物,旧鞋子,旧什么什么,装进袋里,放到门前。红十字会,会定期收走;路人也可以取用。都很自然,并不丢脸。理念是:送给需要的人。送出,拿走,都是为了节约资源,为社会做贡献。
这一条当天我就学会了。学送出,也学拿回。
性工作合法(需申领执照),扫黄违法。理念是:身体是自己的,处置权在自己,任何个人和集团,无权干预。
这一条只接受理念,没法具体实施。关键是,没人要我啊。如果开业,而不开张,岂不是丢华人的脸了!反之,如果生意火红,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应对,岂不是也丢华人的脸了!
贩毒是违法的,吸毒则合法。18岁以上的成年人,需要吸毒时,可以去政府特许设立的毒品安全注射中心——俗称吸毒馆,把毒品交给工作人员。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携带3克,否则属于偷运毒品,将面临牢狱刑罚。在戒毒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例如按规定的剂量,完成注射,避免量不足,没过瘾;超量了,中毒身亡。理念是:吸食毒品是个人行为,没有侵害其他人的权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虽然有保护,但不是鼓励。医生的工作目标是,指导吸毒者,或说服吸毒者,一次次减少剂量,最终戒毒。总之,不是硬的 “封堵”,而是软的“疏导”。
这一条还是只接受理念,不具体实施。
一部分青年不上大学,甚至不上职业学院,而上专业技校。理念是:上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和找出路或提高身价无关。
这一条重点在于可以不上大学。于我而言,容易学!我本来就没有上过大学;也不打算去读什么老年大学。可我孩子上了六年大学。且不管。还有孙辈呢!如果其将来不愿意上大学,甚至不上职业学院,而上专业技校,支持!
独身女士不少。单身女士养孩子,不少。没有道德负担。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理念是:那是她的私事,用不着任何人为她指明方向。
这一条不怎么样!我们中国女士,还是走嫁人生孩子过日子的正道为好。
节假日,繁华街道上,有个别人光着上身跑步;超市里甚至也有人赤脚。我曾见过一个妇女,裹得很厚很严实,包括脸。但是打着赤脚。似乎很怪异。其实都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理念很简单,很通情达理:一个人,感觉热,才脱光,感觉冷,自然会穿衣。他(她)热,不能强迫他(她)穿,正如他(她)冷,不能强迫他(她)脱一样。
以前在国内,感觉冷,自然会穿衣,但感觉热,是不敢脱光上身的。现在好,有榜样,有社会氛围,大胆开脱!也赤脚!
一棵树,原本长在哪里,就等它在哪里生根。行道树,树与树距离不等,不等就不等;大小不一,不一就不一;树种不同,不同就不同;某一段没有树,没有树就没有树。这样不好看?理念是:自然最美。
哈哈,我家前院后院,不必再精心打理了,清洁就好!
我曾到动物中心报名认养彩鲫。本土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建议把彩鲫留给外国友人——我。我想,认养鱼的人多,六条鱼,可以供给六个人啊,为什么全给我?原来他们的理念是:尽可能不拆散伙伴。
这一条学不学呢?还需要思考。例如我家的小兔,一窝又一窝,每窝六七个,自己养不了,趸送是没人接手的。
离柜不负责——银行多付款由银行负责;取款机多付款一般由银行负责。理念是:谁的错谁负责。
当然举双手赞成。经常特意跑银行取钱,不缺钱也取点,一次都没遇到过多付。等于当头挨了无数棒。唉!
关于谁错谁负责,有一个给力的左证。2019年10月下旬的一天,CBA(Commonwealth Bank)银行宣布:发钱!共40万澳币,分给15万用户,每人可以拿到50刀!将在一周内打到大家的账户里。可是为什么呢?原来,10月17日,全澳的CBA,线下取钱、网银、App,BPAY、ATM……全部因故障停摆,使用者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因为无法付款,被困在餐厅里;无法支付汽油费;刷卡反复失败;银行卡取不出钱了;工资没有发,但银行却扣掉了贷款,造成账户透支……长达12个小时。银行知错改错,并发钱安慰大家破碎的心!这笔钱会被标注:来自CBA的道歉!要多暖心有多暖心。
澳洲人爱管闲事,动不动就站出来说话,不怕得罪人,不怕自居祸首。因为,当一个人站出来说真话时,身后会有无数个人用行动支持他。而在故国,一个人不敢站出来说真话,是因为,他知道周围的同胞会默默地与他保持距离。这就是区别!甚至,有时理亏者会像老佛爷一样,引得八方来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举例说,男人打女人,成人打小孩,八方就来揍了。理念是:损害权益的事如果已经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必须制止。
这条好!但不用学,我在国内就做得很到位。可惜有时没揍倒对手,反而被揍了。
有次我孩子倒车,擦到了后边的车辆。我立刻以小学文化之心度大学文化之腹,认为遇到麻烦了。老外长得村,穿得土,吃得粗,比较好惹。立刻摩拳擦掌,鼓起肌肉,做好了应对准备,包括教训对方的准备。我会说:“我们中国很强大,社会很美好,我们走的是正路。而澳洲发生过枪击案,社会乱套,人权堪忧,走的是邪路!所以,我们的车擦挂了你的车,你应该大度!”但孩子非常从容,自然,下去和对方交流。一分钟,就回来,上车,走人了。咦——!孩子回答我的“咦”:与对方交换数据,如姓名、地址、电话、保险公司、车辆信息,然后各自离去,由需要获得赔偿的一方,当天或几天内打电话报出险,下一步程序依保险公司指示办理,就完了。如果汽车毁损严重,租车公司会送来代步车,归责任方付钱。噢——!怎么不吵架呢?不掐鼻子不拍脸呢?起码那人可以气沉丹田,有理取闹,一跳两尺高,朝天骂娘吧?也不担心肇事方提供假信息,就这么平安无事了?害得我白白备战了一场;最可惜,一场好说教,没法施展了。
冷静下来,决心向澳洲人民学习,真正做到有话好好说。
人人都喝冷水,甚至冷饮。若一定要喝热水,虽然可以,但很奇怪。理念是:身体只是需要水分以保持机能平衡,无论热水还是冷水,都是一样的。
这条不学。我喜欢喝热水。不反对别人喝冷水。
当地医生告诉华人,无论什么饮品,水啊,茶啊,咖啡啊,可乐啊,鸡汤啊,牛奶啊,都可以用于服药。理念是:当身体需要药物时,不管什么饮品,把药送下去,都行。没有证据证明药效不一样。
同意!以后吃药,乱喝汤!什么必须“温开水送服”,不睬!
某日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并没有长时间等候。传说排队十几二十天看不到病,是无耻谰言,是抹黑澳洲;只是需要预约。我说过多次:医生到门口迎接每一个患者;如果是宠物医院,医生则迎接每一位蛇,或狗、猪、猫、鸡、鱼、蛙、蜥蜴。还有新体验:做b超,不是要抹润滑剂吗?在国内,抹,由医生进行,揩,由患者进行。曾经我想多讨两张纸,医生说:“算了嘛,反正回家要洗澡!”而在澳洲,b超抹润滑剂,也由医生抹,而揩,还是由医生揩。医生无权让患者,为诊疗工作扫尾。再,患者——就是我,脱裤子和穿裤子时,医生居然出门回避了。都是男的啊!我又不怕你看!
细一想,尊重隐私权,值得学!另,想起,婴幼儿不穿开叉裤,也是为了保护隐私权呢!不过那一包便便,需要先兜在臀部散热,糟糕糟糕!
老外办事都排队;两个人也排队。遇到新开了窗口,老窗口的那一队,就从中间断开,排到新窗口去,不比短跑速度,不胡乱扑腾,不勇争冠军。谁不排队谁是丑八怪,谁老婆偷人——究竟偷没偷?疑罪从有,自己都无地自容。某些华人不怕当丑八怪,不怕老婆偷人,就嗜好乱挤。挤着舒服,挤着热火,挤着凉快,挤着锻炼身体啊!不挤岂不吃亏!一旦挤出事了,马上围一圈敬业的观众,尽情欣赏。而老外,万一围成一圈,那是街头艺人在表演,绝不会中间有两个人在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一定活跃着敬业的当地劝架者。华人里的某些人,是把吵架打架当表演的,不欣赏,岂不又吃亏了!令人欣慰的是,据说,非洲某国大使馆,乱得更狂放激越,裤带挤脱,女的裤子挤掉,男的东西挤断的都有。哈哈,他们还更糟!不能光说我们!其实十年启蒙不如一顿暴打,打完,那些人瞬间就明白了道理,不敢再插队了。
当然要认真向老外学习,从我做起!
偶然知道了一次吵架事由。华人阿伊闯进西人黛丝家,击掌拍腿,指责黛丝的长子诱奸了自己女儿,要上法庭起诉他。黛丝轻言细语解释:两个高中孩子的性体验,只要是自愿的,到联合国去也告不了。如果硬说是诱奸,就构成诬陷罪了。阿伊冷静下来,只好痛哭着离开。理念是:一次或一场性体验,正常,甚至必要。关键在于,这是两个孩子的事,不是双方家长的事。女方上门大吵大闹,耍横撒泼,既失礼,又可耻。
这种事,到底学谁我拿不准。琢磨琢磨再看。
小孩子出生后,医生免费上门服务,医疗终生免费;牛奶金发到18岁(各州不同),12年义务教育……理念是:每一位孩子都将是国家的公民,父母只是未来公民的临时监护人而已!产妇还可以领取看护津贴、配偶津贴、托儿津贴、孩子助养费、子女补助金、免疫接种补助费、学习津贴、学生津贴、电话津贴、交通津贴等。理念是:经济增长必须直接和人民发生联系。
我全部赞成啊!可惜我的青春已经过期作废,有心生一系列双胞胎,领津贴,也力不从心了。“西风有力百花繁”,“人参固肾补精丸”,仍然救不了。
不少幼儿园没有食堂。需幼儿自带冷食,比如糕点。可以加热。幼儿只要没有患病,不会受到特殊照顾,都自己进餐。吃多少是多少,不吃就算了。理念是:动物本能饿了就吃,不吃就是不饿,不饿就可以不吃。
我坚决反对!我孙女进了幼儿园,怎么办?
……
说了这么多,要学的还多;反对的也不少。先学一些再看,不急。
作者:肖恩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2年3月25日 10:13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新的482“需求技能签证”(Skills in Demand, SID) 相关的法规于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于细节不多,雇主和签证申请人必须留意签证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将不会有新的子类别。需求技能签证将与临时技能短缺签证使用相同的子类别号码“482”,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新标签。 任何在12月7号之前提交的482签证申请不受这些变更的影响。 需求技能签证有三个流派:专业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劳工协议流。前两个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这意味著该签证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间的区别,而不是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短缺。劳工协议流将有效保留现有标准。至于针对低薪但关键职业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运,则无法预测。计划进入该流派的职业可能会通过劳工协议获得。 主要法规不仅修订了482子类签证,还包括相关的提名、赞助义务和雇主提名的永久签证。只有关键方面被突出强调。 该法规的大部分内容涉及修订现有法规,将子类的名称从“临时技能短缺”改为“需求技能”,例如,与签证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员豁免的规定。然而,这项新签证还有许多重要方面。 收入门槛 取代临时技能移民收入门槛 (TSMIT) 的将是1994年移民法规中设定的两个收入门槛: 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