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澳洲人发挥爱心,免费送口罩、食物给需要的人!(示意图:Unsplash)
疫情再度升温的澳洲,口罩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强制性要戴的防疫工具,例如维州和新州。而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口罩更显得它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地方供不应求!
除了维州和新州强制民众外出要戴口罩外,昆州部分超市也已经建议民众带口罩购物。口罩在昆州一时变成一罩难求。
大家肯定还记忆犹新,几个月前,口罩在澳洲是多么的短缺使到许多人为了买口罩,一大早便到药店或超市排队,当时的口罩价格甚至被炒高得好离谱!虽然价格高昂,但还是有很多人有钱买不到呢!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当时买口罩的大多数是华人,当地的澳洲人似乎没在在意。
如今情况变了,即使你不是很愿意戴口罩也没办法,因为维州规定,不戴口罩出门的话会被罚款!另外,新州超市也开始强烈鼓励顾客带口罩进入超市了。
即便是疫情比较缓和的昆州,部分在布里斯本的Woolworth,big W和Dan Murphy等商店纷纷鼓励人们戴口罩购物。这造成部分昆州地区的口罩需求量激增!
生活在布里斯本南部Moorooka区的一位妇女Bev Crothers也发现了这一窘境,充满爱心的她萌起了一颗助人之心,她决定动手制作口罩,捐给那些需要口罩的人。
就这样各种美丽图案的布质口罩诞生了,这些爱心口罩被装进塑料袋里,然后挂在Crothers家的篱笆上。远远看去,一袋袋五颜六色的东西把原本光秃秃的围栏装饰得煞是好看!
街坊邻居都感到很好奇,个个都上前一探究竟。看清楚围栏上面的字之后,大家都笑了,同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这些五颜六色的装饰就是现在最珍贵的资源 – 口罩!
每个口罩都有漂亮的图案,许多人看了都爱不释手。更难得的是,口罩是免费发送哦!不过,由于资源有限,所以每人只能拿一个。
据报道,这些口罩一放到围栏上,很短时间内就被“抢”光了!据说在上周末,当地人就拿走了将近400多个口罩!
看到口罩大受欢迎,Crothers也感到很开心。收到了鼓舞,她计划加班加点缝制更多口罩,并每天都及时补充围栏上的口罩,让更多人受惠!
Crothers免费发送口罩的事吸引了布里斯本电视台的注意。电视台闻讯赶来采访了她,让她更加激动,没想到自己因为利用闲暇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缝制口罩而上电视!
Crothers还表示,其实她不是孤军作战,昆州还有很多像她一样有爱心的人在奋力作战,日夜赶工制作口罩。据称有一个叫“Masks for Aussies“的小组,里面都是些年纪大的妇女,平时足不出户,她们都想趁空闲时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小组已经为澳洲各地缝制并发放了很多口罩了!如今,她们意识到昆州一部分人需要帮助,她们希望帮助那些需要口罩的人。
Crothers女士说,有些老人即便戴着老花眼镜,手都有点抖了,都还坚持能多缝一个就多一个!她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其他人的关心和友善,希望口罩能带给大家防护。
疫情爆发激起了澳洲人守望相助的心,每一位澳洲人包括澳洲华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其他人的友善和关爱。
许多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的澳洲人,除了会抱怨物资被人们抢购一空之外,他们还发现一个奇景,那就是超市的货架上贴了一张张五颜六色的便签纸,有黄的、白的、橙的,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便签上的字迹或美丽工整的、或歪歪曲曲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异曲同工之处 – 表达对超市工作人员的关爱和感激!
据悉,把便签贴在超市的活动是一名叫Catherine的女孩所号召。一开始,Catherine号召所有参与者,对辛苦维持超市秩序的工作人员,默默地表达自己最衷心的谢意。但随着活动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从十万,二十万到五十万,越来越多的澳洲人自发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自己的善意释出给周遭的每一个人!
除了贴便签纸,还有人用白纸打印意义相同的鼓励话语,贴在货架上!有人贴上了“如果你不方便出门,如果你需要代购商品,那么请立即联系我!我愿意提供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人都在义不容辞的帮助陌生人!
这些表明愿意提供帮助的手写信件,上面列出了参与者个人真实的姓名、身份、住址、和联系方式。他们不收取任何酬劳,甚至不需要知道受助人的具体信息。他们心甘情愿为所有素未蒙面的陌生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全部免费送!
这50万名参与者,他们有些把自家多余的厕纸放到门口让邻居免费拿取。
有人拿出了自家购买的零食罐头、水果面包摆在院子里,供邻居随时拿取。
有人把自己珍藏已久的书籍拿出来和别人分享。
还有人自费买数十个球免费供应给大家,希望大家在隔离期间也能享受运动之乐。
发起免费送礼物给邻居的当然是家里的大人了,但是家里稚气未脱的小孩们却也不输大人,个个当起了爱心大使,想要把善良和关爱献给周遭的人!
这些给街坊邻居提供帮助的澳洲家庭,可能与自家邻居只是点头之交,可能只是天天打照面却互不认识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他们没有忘记澳洲的精神是什么,他们愿意为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帮助!他们热烈奉献自己的爱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因为这场疫情,每个人都遇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困难,可能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不过,这些来自身边的关爱将会给每个人带来勇气,也将会温暖每个人的心!
紧张疫情之下,希望澳洲人的善意,能帮大家度过难关。无论你是本地人或华人,希望大家团结一致,用澳洲独有的热情与勇敢,共同击败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慌,度过这场艰难的疫情吧。
(责任编辑:欧阳宇琦)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0年8月6日 21:13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