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陆学者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拥有“中国淡水鱼之王”美称的长江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目前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最差的“无鱼”等级。
综合媒体报道,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去年12月23日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作者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张辉博士,以及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博士等。该篇论文指出,中国特有的物种长江白鲟估计在2005至2010年间已经灭绝,最近13年来都没有发现野生白鲟的活动踪迹。
据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早在2009年已将长江白鲟评估为“极危”。危起伟博士对陆媒表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去年9月中旬在学术会议上表示,经专家组评估后,确认长江白鲟灭绝,且目前没有包括影像学等在内的任何证据证明长江白鲟还存在。危起伟承认,白鲟灭绝的结论有争议,“但这是我们的观点,没什么问题”。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月3日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目前最终结果尚未发布,预计将在今年6月正式发布评估结果。根据目前初步结果,白鲟的情况不太乐观。危起伟对此表示,“是没有正式公布,但评估已经完成了。公布与否,不影响其科学结论。”
危起伟指出,造成长江白鲟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建水电站、过度捕捞及航运。另外,围湖造田、水污染、城镇化及水产养殖等导致栖息地减少、碎片化也都是威胁长江白鲟生存的重要因素。
此外,洞庭湖、鄱阳湖近年来频频干旱见底,部分水系严重断流、河湖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中共农业农村部官网于1月2日宣布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禁止生产性捕捞。
不过,协调机制却遭到质疑。据法制日报报道,在长江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依然存在,干支流、左右岸、上中下游协同治理能力较弱,整体合力的形成并不容易。无论是10年禁渔的有效执行,还是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涉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
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被披露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几分钱的电费没见过,长江流域的物种是实实在在的灭了不少。”、“违背自然,就会被自然惩罚,今天的白鲟只是个开始。”、“导致这种大型鱼类的灭绝的最重要原因是栖息环境变化,水电站大坝。” 、“人为的灭绝!”、“三峡大坝祸国殃民,赶快拆了才能避免更大损失”。
责任编辑:李妙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