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墨尔本“中国大妈”(二)——爱种菜养花的中国大妈

人在澳洲

五零、六零后的中国大妈,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闲不住。移居墨尔本的中国大妈们,除了抓紧时间学英语之外,还充分利用居家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开辟一块菜地,或建造一处园子,在房前屋后种菜养花,用自己独具的审美眼光和辛勤的劳动汗水,营造了一道别致的风光带。当然,不是每位中国大妈的房前屋后都有宽阔的土地用来种菜和养花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妈们的种植热情。她们善于变废为宝,善于创造。用过的牛奶瓶、泡沫箱、坛子罐子,都可以改造成为种植地。大妈们以“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的境界,来改造狭窄的空间,在墙角屋边,架上菜床铺上菜土,寻找种植之乐……

心喜欢生。喜欢种植的大妈们,自发地成立了“组织”,建立了分门别类的“菜群”、“花群”、“肉肉群”、“果树群”……为闲散在不同区域的大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展示、分享的机会和舞台。群里的“大咖们”,会定期发布消息:该种什么菜了,播什么种子了;连续下雨或者是干旱,我们该如何应对;发生病虫害了,该如何处置;谁家的秧子富余了,可以分享了;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寻求办法等等。在大妈的眼里心里,这“组织”俨然如同大家的“度娘”,是大妈们十分信任和依赖的,有问题第一时间一定是找“组织”询问解决。

Jane和Song 是大妈们的指导老师。她们不仅带头种植,让四季瓜果飘香,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还将自己的种植心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是姐妹们供认的“专家级大妈”;Ying是个种花高手,整个家里空余的部分,被她设计成了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熠熠生辉的花园景点,收集到了各种兰花品种,每到花开季节,满室盈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意境,吸引着众姐妹们来赏花饮茶。

每到蔬菜丰收的季节,或是水果成熟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大妈的丰硕成果,还能分享到她们的胜利果实。此时,你能看到这样的通知:我家××有多余,需要的可以来取……朋友同学间的交往,带着“劳动成果”去做见面礼,是最受欢迎的。一把产自自家菜园的蔬菜、一袋采摘于自己果树的水果,成了最时尚的礼物;一句“我种的、有机的、放心吃”,成了最自豪的劳动宣言。

我有幸参观了几位大妈的菜园,被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震撼到了;我知道我的几位大妈朋友,对待种菜养花的耐心程度,不亚于对待孙儿,无论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去看望它们、打理它们、浇灌它们;我还知道,这种菜养花也是擦出爱的火花,有朋友竟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了,共赏园中的良辰美景,真是太美妙了;我还知道,中国大妈的善举和爱心,也洋溢在这块土地上。有姐妹的孙子长湿疹,听说艾叶草可以帮助治疗,便抱着请求帮助的心态,向“组织”发出了信息。结果消息一传出,立马就得到了全体的响应。“我家有,你可以来取”,“我家有干的,需要的话,可以来拿”,“我知道谁家的地里有,我帮你去找”……不到一个小时,便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求援者得到了“救急草”。

这就是墨尔本的中国大妈!她们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她们热爱生活,用心用爱去享受这“副业”,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从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朋友,传递了爱。

最后,我想用陶渊明的诗词作小文的结尾,来表达对喜爱种植的中国大妈的赞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祝福会享受生活的中国大妈们,祝愿大妈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祝愿她们的园子永远四季如春!

同时,感谢为我提供照片的Nancy和她的朋友。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