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人在澳洲】又到柿红蟹肥时

无比佩服先祖尝遍百草的神农氏。没有他的勇敢和智慧,坐在贫瘠的餐桌前谈论食物,我们炎黄的子孙怎会有今天这样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呢?

自己属于那种上不了大场面的馋人,到饭店吃饭时,桌上的菜只要超过六个,味觉就基本瘫痪,吃什么都无感。而对付普通家常饭菜,就一切正常。还会对食材的产地、时令、品种的细微差别挑三拣四。金秋一到,就跟冬眠刚醒过来的棕熊一样,鼻翼大张,四处打探,闻香而动。

栗子爆裂落地的声音是仲秋的定时闹钟。栗子朴素美味,号称百果之王。从小到大,百吃不厌。除了炒煮之外,还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炒鸡块加上栗子,味道和口感有了互补,极富层次和变化。大米,麦子粥配上栗子,平淡之中就有了故事,一口喝出一个惊喜。三月底开始,栗子上市,随处可见。比起来,上山去捡野生的栗子,有机、新鲜,更有趣味。

第一次见到丹顿农山上落满山坡的栗子,想起了山东老家乳山那里的山沟,有种查到了祖籍的亲切。如果不是栗子的毛外壳扎人,很想在山坡上翻个跟头,打个滚。今年去时天气不好,雨中捡栗,冲锋衣几近淋透,吃货的兴奋却丝毫不减。

土澳白人很少吃栗子,怕麻烦。移民中除了中国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也喜欢。快捷捡栗子和长期储存栗子的方法,是偶遇的一位阿拉伯妇女教给我的。有一年捡的较多,上网查保存办法,什么风干、沙埋的方法挨着试,栗子最后都发了霉。自从这位女士详细传授后,经过热烫再冷冻的栗子可以慢慢享用,直到来年新鲜的上市,雪藏一年的栗子仍然好吃如新。

在维省阿尔卑斯山下的小镇上发现的大栗子树

路过山上的果园,买了几个富士苹果,回到车上尝了一口,惊为仙果。它既有传统富士的爽脆多汁,还有黄金帅扑鼻的香气。美食不可辜负,立马调转车头,回去像买股票补仓似的拎回来两大袋。这种苹果和超市所卖的同样叫富士,口感和味道却是迥然不同。这不仅仅是这个派系里品种细微的差别,还有其他若干因素的影响。

大批量生产的苹果涂蜡,看起来油亮,味道却寡淡了许多。不涂蜡的苹果易被虫咬,保存期短,价格虽贵,却保持了苹果的原味。还有产地的海拔,同在维省,丘陵地带产的苹果就比平原的好吃。维省的阿尔卑斯山脉出产的苹果,咬开后,香甜的果汁四溅,吃急了呛人。有一年在日本的山区长野县旅游,买了几个苹果,好吃到不忍独吞,捧着供果似的带回了国内,切成片让一大家人都尝了鲜。

不打蜡的苹果外表有一层糖霜,切开后微黄,又香又脆。

挂在枝头金灿灿的柿子是深秋的名片,观赏和实用俱佳。十几年前,我家在后院栽了一棵,土质不好,长得不大。女儿结婚后买的房子前后院有三棵。现在,每年只需要付出剪枝,施肥,罩网等劳动,便可以自给自足。

柿子树很美。春天,绿色的花骨朵含羞的藏在叶片后边。夏季,绿色的果实和同样绿色的宽大叶子婆娑成荫。金秋,是它最美的时刻:果子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叶子也一片片次第变成金黄,直到一树的流金溢彩,灿烂辉煌。

有些遗憾的是在采摘果子之前,我们无法整体的欣赏一棵柿树的美:不给它罩网的话,鸟儿们会在一夜之间,把成熟的果子啄的片甲不留。特别是彩色的鹦鹉,边吃边吐,留在树下一地柿子渣。有一年,我们在前院罩网,对面施工的建筑工人过来开玩笑,问我们把树罩住了,可怜的鸟儿怎么办。其实,鸟儿的智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隔着网,它们还是每天定时落在网外,去吃那些贴着网较近的柿子。胆子大的,从网底钻进去,饱餐完毕,再转着弯飞出来。我们忙活半天,到头来还是摘他们吃剩下的而已。

四棵柿子树,摘下既食的和需要去涩的各占一半。离树即食的品种脆生生的,清凉爽口。另外的一种需要催熟,和苹果梨之类一起存放最好。方言称这个过程为 lan,lan好的柿子脱胎换骨,变了模样。一层薄若蝉翼的红皮裹着果冻般的汁液,晶莹透亮,一吹即破。几瓣围绕中轴的柿子内核弹性十足,在齿间跳跃,这种特别的口感在水果大军里可算独树一帜了。

维省地区的冬天不算冷,少霜冻,柿子大都没经过霜打。明代诗人蔡文范有一句诗“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翻成白话就是说,被霜吻过的才是好柿子。去德国的黑森林旅游时,尝过几个,颜色红中透亮,甜的齁人,是经过寒霜考验的柿子。不过,最棒的还是乳山老家的柿子,小时候,姥爷精心挑选,经过霜冻的好柿子吊在房梁上,等到寒假时,才小心翼翼的取下。专供我们这些外孙狗回去吃。那些柿子的滋味,才叫永生难忘。

院里的树不大,长得果子不小。

夏天少见的一些海鲜也随着秋风上了市。选择海货,我也是平民的口味。鱼类中,评价最高的并不是中餐馆里的名贵品种石斑,而是比石斑鱼便宜一半的片口鱼。特别是新西兰海域的一种大牙片鱼,肉质细嫩,久炖后,鱼汤浓白,鱼肉仍然不柴。

往届的一个小朋友家长是个鱼医生,圣诞节时送了我一条三公斤重的红加吉鱼。是他出海到渔场瞧病时钓的,肉质和味道比市场上买的好出了很多,红加吉是当地的鱼种,一年四季市场有卖,也都新鲜,为什么口感和味道有这样的差别呢?打电话致谢时便好奇的探了一下究竟,

鱼医生告诉我,钓上鱼后要马上宰杀,鱼没有做垂死之前的拼命挣扎,所以肉质嫩。这跟宰猪时先给猪催眠一个道理。还要及时清理内脏,避免时间长对鱼肉产生污染。而商业捕鱼时, 鱼在网中翻滚扑通,把肌肉全崩紧了,又不可能条条清理出易腐的内脏,肉质硬有杂味就是必然的了。玄机原来在此,吃上也是处处皆学问。

小朋友家长送的红加吉鱼

秋螃蟹最肥美。在墨尔本能见到四种螃蟹:本地的是沙蟹,沙蟹离水不行,等到了市场上味道就差了很多。纽省和南澳来的是蓝蟹,味道很鲜,也是保质期短。只有昆士兰州的泥蟹和扳手蟹,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活的,

中餐馆会把泥蟹养在鱼缸里,大火做出葱姜炒蟹,覆盖在面条上,一鲜到底。商用炉灶火力猛,家用的无法比拟,这道菜就为餐馆吸引了大量的食客。高档的西餐馆里精工细作,把蟹肉剥离出来,作出蟹肉色拉,意面等等。尝过一个法国餐馆的蟹肉汉堡包,用的是扳手蟹,布里奥面包,鲜咸和香甜搭配,很独特。只是吃的过程太短,不甚过瘾。

抓螃蟹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最初听信了熟人的误传,把买的鸡架子放臭了再用。一网上来,只有几个不够尺寸需要放回海里的的小蟹。后来根据一个钓鱼的澳洲青年指点,换了新鲜的鸡架子。一网能打上七八个大螃蟹。到住宿处清水一煮,肉丝紧实,鲜的发甜。可以钓螃蟹的地方离大城市太远,这种神仙日子也只能偶尔为之。

达尔文泥蟹
蓝蟹

前些日子出外遛狗,看见一种高约二尺的野菜,样子和味道很像韭菜。薅了一把回来和鸡蛋同炒。出锅后,让大家在我吃后半小时再尝。吴二问要不要立遗嘱,我以“死得其所,没有遗憾”作答,义无反顾的吃下了一小盘。那时那刻,无比佩服先祖尝遍百草的神农氏。没有他的勇敢和智慧,坐在贫瘠的餐桌前谈论食物,我们炎黄的子孙怎会有今天这样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呢?

蓝蟹炒面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4月19日 11:50

Recent Posts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3 days ago

赤字飙升至3600万 堪培拉大学启动自愿离职计划

为控制飙升的预算赤字,堪培拉大学在其五个学院启动了一项学术人员自愿离职计划。 Read More

3 days ago

新的482“需求技能签证”

新的482“需求技能签证”(Skills in Demand, SID) 相关的法规于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于细节不多,雇主和签证申请人必须留意签证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将不会有新的子类别。需求技能签证将与临时技能短缺签证使用相同的子类别号码“482”,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新标签。 任何在12月7号之前提交的482签证申请不受这些变更的影响。 需求技能签证有三个流派:专业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劳工协议流。前两个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这意味著该签证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间的区别,而不是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短缺。劳工协议流将有效保留现有标准。至于针对低薪但关键职业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运,则无法预测。计划进入该流派的职业可能会通过劳工协议获得。 主要法规不仅修订了482子类签证,还包括相关的提名、赞助义务和雇主提名的永久签证。只有关键方面被突出强调。 该法规的大部分内容涉及修订现有法规,将子类的名称从“临时技能短缺”改为“需求技能”,例如,与签证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员豁免的规定。然而,这项新签证还有许多重要方面。 收入门槛 取代临时技能移民收入门槛 (TSMIT) 的将是1994年移民法规中设定的两个收入门槛: 1.…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