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伶俐,漂亮可爱。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岁半的外孙女诗恩乱扔东西,我们也会觉得比别的孩子扔的又远又准,有扔标枪的体育潜质。
七八个月大开始吃饭了,她能把不想吃了的东西扔出两三米开外。家里的白墙上,地板上空调的通风口里,到处可以找到她练习掷远的工具—各种食物残渣。
一味护短抵消不了乱扔东西带来的麻烦。于是,大家约定共同现场管教。孩子他爸压低了声调,使男中音听起来更有震慑力:「No,不准扔食物!」诗恩抬起头直视,眼神里无所畏惧。顺手捡起餐桌上可以够到的食物,更加用力的摔向远方。顽皮的盯着大人们,一脸满不在乎的笑。
「当面教子」,当场失败。这样的桥段在西方也会常常看到和听到,虽然白人根本不知《朱子家训》是何方圣书,但好像也信服「堂前教子,枕边教妻」这个理。
几年前班上一位妈妈接孩子时和我闲谈,说是头天晚上去超市,快三岁的威廉想要什么东西没被满足,就开始坐在地上大哭抗议。父母耐心的教育他,威廉不听,一直大声哭叫,僵在那里。英语的十四和四十发音相近,我把他哭叫的时间听成了十四分钟,就点头说那还好。威廉妈妈马上纠正,说是整整四十分钟。
需要说明威廉不是熊孩子,而是一个安静,专注的小孩。他的父母都是管理阶层的人士,平时说话办事相当有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也是素手无策。可以想像到那个场景:静静的超市里,孩子哭天抹泪,高分贝的声音撕心裂肺。父母窘迫万分,说服不了,离开也不行,四十分钟的煎熬,足以摧毁一个正常人的耐心底线。
对付诗恩乱摔食物,我也没什么高招,只是努力忍着,不说「不准」这类的词。首先,没有效果的事情,说了也没用。再就是觉得吃饭时间训斥不太好。 《黄帝内经育胎智慧》有七个不责,里边就包括了对众不责,饮食不责。
不愿直接指责的更深层原因,还是习惯使然。在澳洲干幼教二十多年,上师范学校,在职培训,学到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说「No」。小孩子屋里乱跑,直接告诉他「Walking feet please」(请走路),就比用「No Running inside(不要在屋里乱跑)显得更内行,教育效果也要好很多。
对于这个准则是依据哪一派理论约定俗成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西方的儿童教育理论派别多了去了,似乎从每一家的核心理论中都能找出依据,像美国斯金纳(Skinner, BF)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瑞士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等等。
有点像国内流行词正负能量使用时的意思。对于主要用感觉来认知世界的儿童来说,直接给出一个正确的做法,等于给了他们一个直接可操作的指示,或者说是提示。重复多次后,儿童就会像自然反射一样去做正确的事情。相反,如果我们每次都说「No」,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排斥反应,特别是对处于两岁左右第一个叛逆期的儿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他们学会了对任何事都说「不要」。
话又说回来,很多时候,正面的教导也很难起作用。今年的班上一个叫罗宾的孩子,很愿意读书,刚刚两岁已经能叫出大部分动物的名称,包括分辨花豹和猎豹的区别。很有礼貌,老师帮了忙,他会自发的说谢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