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到春招、秋招,选择回(中)国(大陆)求职的留学党们,突然从上课、写论文、旅行、追寻人生的模式,没有丝毫的准备,就一头扎进了最残酷的抢夺生源的“大战”。有的小伙伴说,后悔回国了。这是为何呢?
真正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回国后的落差感
根据《2018年中国(大陆)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约58%的海归平均薪资在8k(人民币)以下,55%的海归觉得,回国找工作有落差感,达不到心理预期。出国花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学费,回国却只能拿到几千块的月薪,还要时不时的受到来自国内面试官的冷嘲热讽。所以,不少留学党很失望,后悔回国了!下面这些参加秋招的留学生们的故事,有没有你的焦虑和迷茫?
想找个三观契合的公司,太难了(某澳洲设计毕业小姐姐)
对于学设计回来的海归艺术家们来说:“要(在中国大陆)找到一个价值观契合的公司,真是太难了。”
“每个公司对于设计理念都一样,感觉自己学的跟国内有点接不上。和国企设计院都像是鸡同鸭讲的,面试的时候聊得挺痛苦。”小姐姐吐槽道。
她之前想着国外回国的应该条件优越,所以,不想靠父母,自己来试试深浅。没有什么面试套路,想到啥就跟面试官聊啥,结果发现,中国国内的面试官好像对她不太友好。
“我都想去知乎发表一篇长篇感言了,国外留学回来找工作后悔死!”小姐姐说,“出国花了好多钱学设计,结果回来的薪资还没有人家国内毕业的人高,一个月只有税前6-7k(人民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人工,生活根本不够,又不想向父母伸手,感觉快活不了了。”
回国求职凉凉(日本硕士小哥哥)
小哥哥之前把日本一家企业的Offer拒绝了,一心想回国,为祖国出力。结果,回国求职就一个感觉:格格不入,学不能致用,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他的本意是去求职国内的教育行业,但日本的教育理念和国内差异甚远。而且,国内教育行业更喜欢招英语流利的欧美留学生,也看重他们的家庭背景,所以,亚洲留学生的处境有些尴尬。话说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看不上,这些都是啥私企?
国内认可欧、美学历,可是,英国硕士小姐姐冷遭闭门羹……
“我想继续在英国读书,然后,留在英国工作,但是,不想再花爸妈的钱了。”
于是,她在毕业前夕,投递了超过100家英国公司的简历,一天跑3家面试,最后还是失败了。貌似英国真的是不太友好!于是,她选择了回国参加秋招,在各大银行的面试中奔波,熬夜准备面试、把面试经背的滚瓜烂熟。结果,面试官的态度却是:“你是英国一年硕士?我觉得你的留学经历太短了,专业水平不够。”随后,初次面试就被砍掉了。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在国外,拼命学习3年压缩成1年的课程,拼死拼活总算毕业了,却在回国后被无数次质疑学历。其实,学历一点也不水。然而,因为国内的HR的一句话,小姐姐输了。你们这些HR也太挑了,一个私企而已,要求那么高?
回了国知道,海归根本没有光环(加拿大本科小哥哥Leo)
“本在去年8月份已经找好了Toronto某银行准备入职了,但父母希望我回去,我就回中国了。说实话,我已经有三年没回过家了。”
为了更多的丰富经历,Leo的每一个假期都在实习中度过,甚至大三、大四翘课,跑去实习。参加过义工、校外活动,在加拿大的中国银行、证券都有实习过。
但回国参加秋招,还是在面试某五大银行时被卡了。而理由竟然是:成都没有岗位空缺了,而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岗位只在成都招。
其实,他也收到过不少Offer,但总觉得高不成、低不就,想去中国的大企业工作。朋友说,他对岗位要求太高了,现在的研究生都在做银行柜员呢!
而且,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大陆的名企在应聘时,要看家庭背景、父母工作、是不是本地人。先加入金融/咨询/券商等行业,就要有过硬的人脉,而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人脉!
也就是说,我的学校比你好、学历比你高,但因为没有关系,只要是在中国国内,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看完这些故事,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对于中国大陆,除了凉凉,还是凉凉……
来源:威久留学
图片:网络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3月21日 10:08
周二(11月5日)早上 6 点 41 分,墨尔本以北约 150 公里的本迪戈附近发生了 3.6 级地震,十多个人报告感觉到了地震。 Read More
周日(11月3日)下午 5 点 15 分左右,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与父亲一起游过中央海岸的 The Entrance 海峡时被海流卷走。急救人员赶赴救援,周一全天将继续搜寻。 Read More
由于房贷利率高居不下,购房者贷款能力下降,纷纷把目标转向房价相对实惠的地区。这种供需变化导致悉尼一系列低价区房价飙升,而部分高价区房价反而有所下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