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上的一则消息披露了中国的一个贪官在未被揭露时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看完后,感到真是切中时弊,启发良多。信里写的是他做官的经验和体会,高度勾勒出了中国大陆官场的为官之道和生存准则。
一是“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不但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三是“要有学历,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人”,四是“做官的目的是利益”,五是“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学做事”,六是不管社会外表如何变化,实质上总是农民社会,七是“拍马是一门高级艺术”,八是“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必严格遵守,一切均可变通。”。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能做到,做官就会一帆风顺,如果感到力不从心,就马上改行。
在中国大陆做官的诀窍和官运亨通的原则是四个字:媚、斗、欺和压。这是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的不同措施:对上级要“媚”,对同级要“斗”,对下级要“欺”,对老百姓要“压”。
有时,我总是纳闷:为什么在严厉打击权力腐败的时候,贪官们却始终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勇往直前地赴汤蹈火,最终形成一个社会共识:中国大陆的官员均是腐败分子,无一例外。
一位流亡海外的中国异见人员的说法解开了这个疑问,自四九年后,中国大陆始终在培育罪恶的“人性之恶”:正直、清廉、良知、文明和善良被逐渐被假恶丑取代。无数的政治运动如大浪淘沙般地淘汰了好人和善人。不说假话则无法生存,不媚上欺下则无法在官场立足;不老实的人得利,老实人吃亏,于是,自上而下的“恶”就此练成。
我们把“贪婪”和“恐惧”称为人人皆有的“人性之弱点”,所以“利己”并不是“恶”,但是,如果利己加上“损人”或“害人”则就成为“人性之恶”了。
我曾经把闻名中国的南京某案的判例向一位澳洲大学的法学教授请教:下车时被撞跌倒的老太指证一个扶她的小伙子撞了她,小伙子否认,于是上了法庭。在无第三者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判决:小伙子担责赔钱,原因是“如果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去扶?”
法学教授的回答很简单:如果缺乏第三方提供的确凿证据,法理就必须“维护社会正义,扬善抑恶”,此案应因缺乏可采信证据判小伙子不担责,即便是老太受了委屈,对社会也是有利的。所以南京的这个判例是反动的,是反社会的。
我没有告诉教授的是,那个老太的儿子是个警务人员,这个离奇判决的背后可能还有法官的徇私舞弊。但我还是信服,因为自此以后,中国大陆敢于扶老携幼,救助危难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而碰瓷讹人的越来越多。讹人的往往得利,助人的却叫苦连天,因为他们被要求提供证据自证清白。侥幸地被监视视频证明被讹,才可恢复清白之身;而最可悲的是,讹诈者却往往不被追究。于是,碰瓷讹诈就成了职业,成了生存之道。
此后,出现了因误偷邻居植物,食用后中毒,反向邻居索赔的怪事;电梯里抽烟被阻止后,因心情不佳导致身亡,向劝阻者索赔的怪事;偷窃被发现,逃跑跳楼致死向苦主索赔的怪事;大街上飞车抢劫不顺受伤后向被劫者索赔的怪事;林林总总,目不暇给。但可悲的还是:讹诈者时时得逞,被讹者伸冤无门。
所以每次我看到在澳洲街头有人摔倒时,很多很多的人挺身而出施以援手时,总会有些感动。我曾经问过我的孙子,如果看到有人遭难怎么办?他立即回答:“帮帮他,救救他”。我问:老师教你的吗?他十分迟疑地回答:老师没有说过,但大家都会这样做啊。 ”看着孩子无邪的眼神,我欣慰,但也有一丝担忧。我知道在孩子长大后,尤其在回家探亲时必须告诉他:在某些地方,帮人救人前先要考虑一下对自己的保护;在那里,良善是无力对抗邪恶的。
在Brunswick的图书馆门前看到一辆停在路边的车被撞,肇事者留下了一张字条,后来,受损车主到达,开始打电话,然后就开始讨论善后事情。我想起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网页留言,留言者说,他撞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留了一个联系资讯,路人用赞许的眼光看他,但他沾沾自喜地继续说:“我留的是个假电话号码”。我无语,只能相信天下确实还有如此无耻的恶人!
在Flinders 火车站对面经常有一个无家可归者待在一个大楼的门厅。一次我看到一对年轻恋人走过,他们停下了,两人在口袋里淘了几下,好像是没有零钱,那个女孩就在睡着的流浪汉枕头边,放了一包剩下几根的烟,想了一下,又放了一个打火机。虽然不鼓励抽烟,我还是被这对恋人的的“善”所感动。请扪心自问:对流浪汉,乞丐或穷极潦倒者,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讨厌、轻视、痛恨?您的第一行动是什么?与我无干,避之不及? ……回忆一下在“清理低端人口”时的视频,在那些“城管”或“警员”们蛮横无理、凶神恶煞般地打砸抢,破坏“低端人口”们的私人物品时,把人当牲畜般地赶出暂住民居,并大打出手时,人性之恶就已经昭然若揭。
为什么要去弘扬人性之恶?只有一个解释:当大众视道德为无物的时候,视无耻为高尚的时候,什么“刚正不阿”、“舍身取义”、“仗义执言”,“宁死不屈”等等就会荡之无存,就会“一盘散沙”,就最有利于独裁政权的统治。如果还有异议,那就看看那些发生在中国的荼毒生灵的“运动”,无一例外地都是基于对于“人性之恶”的深度发掘和发挥光大。
那封贪官的信还在网上流传,我确信那些在中低层苦斗的官员,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更迅速地在成为贪官的路上取得成功。
作者:俞琪
推荐阅读: 人在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