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YouTube一个澳洲中文电视台有关一个来澳洲37年的黑民刘老先生的频道(AUCNTV),(读者可以在Youtube查阅“离家出国40年,一个澳洲移民的无身份不归路!”),据说他是1981年从香港乘坐货轮偷渡来到澳洲。他现年70多岁,初到时便在他亲弟弟的餐馆工作。弟弟帮助他取得澳洲医疗卡及税号,但是,他还是保持着黑民身份。
笔者观看到主持人访问刘老先生的状况时,感觉到主持人没有做好功课,因为在访问其如何在澳洲渡过37年生活及黑民状况时,主持人表示出对他在澳洲保持如此之长期的非法身份感到十分惊讶。其实,刘老先生的案件在澳洲是十分普遍的,只是非法逗留37年是比较少见的。
究竟刘老先生的问题可以解决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澳洲移民法对于在1984年前已经逗留在澳洲的逾期人士给予机会,他们可以申请Absorbed Person Visa永居签证。现在,只要是符合资格的人,都可以递交申请。笔者看到视频后,便想立即联络电视台,希望帮助刘老先生,但可惜,电视台的电话无法打通,电邮也没有响应,没法联系,也有可能是一些无聊人士为了争取暴光率,捏造假节目、假新闻,吸引观众眼球。希望这位老人是不存在的,因为假如这一切是真的,笔者会感到十分难过、心痛!笔者总认为,人们寻找适合的生活环境是天然的权利。
不管以上的人物故事是否真实,但是,在澳洲有很多长期滞留的黑民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读者会问,为什么他们不争取合法身份?难道澳洲政府没有任何人道政策对付长期滞留在澳洲的黑民?笔者处理过很多黑民案件,有几位是长期在澳洲的黑民。其中一位是1984年来澳,另两位是1985年来澳,及另一位于1988年来澳,他们分别是2006年及2010年来寻找笔者帮助。最终,笔者为他们取得永居身份,特别是1985年来到澳洲的老先生,笔者不但为他取得永居身份,并为他省了三万多元政府的费用。这几位长期滞留的黑民都有其共通点,他们都是来自香港。澳洲政府其实在1989年已经有政策鼓励黑民争取合法身份,其政策一直延伸到1993年,可惜很多黑民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及时申请。另一个机会却要等到2007年工党政府再度上台时,移民部长用其部长干预的权力,给予黑民身份;一直到2012年,政府才转变为不积极干预,很多黑民错过了这两个大好机会,过门轻叹!希望政府换届时,会再有新政策。
笔者早期的文章中,有一篇是提醒想要获得合法身份的人士的,题为“机会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士”,文章内容主旨是:想要移民澳洲的人士(不管合法或是逾期身份),请尽量提高您的学历、资历及技术,来迎合将来的特赦机会,特别是持有学生签证或是渡假工作签证的人士,只要愿意到偏远地方读书,笔者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永居身份;另外一些逾期居留人士,笔者可以为他们获得合法资历、提高合法居留澳洲的机会。若您有对于因无合法身份,而对如何拿到正规学校的CoE读书的机会有疑问,请联系笔者详谈。
究竟获得澳洲永居身份是否愈来愈困难?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多人还是有机会的。一个专业的咨询,会对签证申请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申请人完全配合及听从专业指引,成功取得合法身份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作者:Stanley CHAN
图片:网络
Stanley Chan澳洲移民及法律咨询
澳洲移民代理注册号码 MARN: 0430097(Chan)
Melbourne Office墨尔本办公室:
Suite 3, 49 Wadham Pde,
Mount Waverley VIC 3149 Australia
咨询电话:+61 3 8833 7288
Mobile手机:+61 0 444 522 514
Email电子邮箱:melstanleychan@gmail.com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11月22日 20:42
儿童服装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两名董事 Guo Dong Gu (顾)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杨) 因剥削四名中国移民、妨碍公平工作局的检查而被罚款 510 多万澳元。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箫 今天继续讲《古文辞类纂》。上期讲了姚鼐在此书序目中所谓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这是序目里最关键的部份。下面我会结合该序目以及不同文体的范文,带大家一起欣赏古文,提升鉴赏与写作水平。古文有些写法在现代依然不过时,取决于学者怎样运用。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文辞类纂》序目最关键的一段是:“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一是简介古文分类,二是概述构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此书的13个文体类别: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13类文体或许乍看难以理解,我们不妨进一步归纳,其实可以归为三大类: 1、说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2、记事(传状、碑志、杂记) 3、抒情(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这样是不是更加简单清晰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之文以理为主;传状、碑志、杂记以事为主;箴铭、颂赞、辞赋、哀祭主写情。透过姚鼐所列文体的顺序,可知他认为学文应当先学议论文,后学叙事文,最后学对辞藻精美要求较高的抒情文。我们试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无论是否能成为文学家,都要条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议论文是基础。记事文比议论文稍难一点,比如给一个人作传,或写墓志铭,至少要对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并在诸多大小事中取舍,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严谨,还要真实,所以很考验功底。至于颂赞、辞赋、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体,写作难度更大,但即使写得不好也没关系,至少前面已经学会写最重要的议论文和记事文。 (图:Adobe Stock) 再来看《古文辞类纂》所选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占11%;两汉文占20%;六朝文占1%;唐宋文占59%;明文占5%;清文占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数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绍过“桐城三祖”的文学观,结合上期内容,各位想必不会对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