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奇异博士” ——专访Epworth Eastern Hospital神经外科医生刘会章

前段时间很火的漫威系列电影《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讲述了一位天才神经外科医生史蒂芬的故事:他从一个已经判断死亡的患者脑干附近取出了一枚子弹,然后患者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再然后他历经磨练,为保护地球成了“奇异博士”,影片充满了美国浪漫主义色彩。这些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电视剧,都喜欢用神经外科医生作主角,可能是因为神经外科医生确实比其他医生更“酷”一些。

神经外科也叫脑外科,是一门非常复杂难念的西医学科,以外科手段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被公认为医学领域中的巅峰,其原因是医生需要具备极其复杂的知识基础,而且在允许执行手术前至少需经过6-7年的培训,这也是所有医学专业中时间最长和要求最高的。

经验丰富的稀缺人才

刘会章医生(Hui Lau)出生于马来西亚,中学时随父母移民新西兰,在澳新两地接受了精良的高等医学教育和神经外科专业培训。从10年前起,刘医生入职墨尔本皇家医院(Royal Melbourne Hospital)开始做神经外科手术,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今,刘医生获Epworth医疗集团邀请,即将在10月第一周入职Epworth Eastern Hospital,为华人患者看病了!

“像我这样的医生,在墨尔本可不多见。我此前已在公立医院工作了好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收到Epworth Eastern Hospital的工作邀请,我感到非常激动,希望可以用我的经验造福于这里的病人。”隔着电话线,刘医生的声音沉稳而清晰的传来。

刘医生能做脊柱和脑部的外科手术。许多人可能害怕做神经外科手术:确实,开颅、开颈、做胸椎和腰椎这类手术是重大手术,某些情况下确实涉及术后虚弱甚至瘫痪的风险。做了手术反而更糟,这就是最令病人感到担忧的地方。事实上,这也是神经外科医生所担忧的。“我们只在必要时、能够确保会对病人有益时,才会动手开刀。我们同样会尽全力确保病人不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的。”刘医生告诉我们。

神经外科手术是一门精细活儿。扎实的解剖基本功、准确的判断、沉稳冷静细心的素质,是神经外科医生所必不可少的。例如给病人开颅从脑中取瘤,一名训练有素的医生便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开刀或者不开,应该切哪里、不该切哪里。手起刀落,肿瘤在不伤害周边组织的情况下被摘除,病人也能消去病痛、很快恢复健康。

我罹患何种症状时,应该去看神经外科?

这些年在全球医学界,人脑科学都是热点。神经外科的相关疾病涉及甚广:脑外伤、肿瘤、血管病(比如大家常说的中风、脑出血)、脊柱退行性疾病以及功能性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综合征、癫痫)和各类先天性疾病都包含在内。

据刘医生介绍,他这些年主要治疗的常见疾病有如下这些:

– 颈部或腰部的椎间盘突出症

– 椎管狭窄

– 脊椎滑脱

– 脑积水

– 脑肿瘤及其转移

– 脑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脊柱肿瘤及其转移

– (脑部)下疝畸形

– 腕管综合症

– 尺骨神经压迫

这些疾病虽然潜藏在体内不易察觉,却可引起许多外在症状,比如颈部和手臂疼痛、背部和腿部疼痛、局部麻木和感觉异常、头痛、视力模糊、体力虚弱等等。察觉自己存在这些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寻求GP诊疗,然后转介给刘医生进行评估。

“我接手的病人从18岁到十分高龄的都有。我每年大约会做250例手术,有些手术耗时3-4小时,是需要长时间高度专注而费神的。”刘医生描述了他的工作日常。虽然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看到许多病人经过我的诊治摆脱了长期的慢性疼痛,康复后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我感到非常欣慰。”

身体发出的各类信号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希望本文能帮助揭开神经外科“神秘”的面纱,让更多人了解并使用身边便捷可用的医疗服务,找到让人放心的好医生为您看病!

文/Eliza

图 / 供图

推荐阅读:
Epworth名医访谈系列

如果您也有神经外科方面的问题,请向Epworth Eastern医院咨询!

Epworth Eastern Hospital

中文服务热线:1800 903 899

医院地址:1 Arnold St, Box Hill VIC 3128

咨询方式:可当面询问,或拨打中文服务热线与Amy联系

咨询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上午10点到下午4点

商家信息:https://auads.com.au/416

患者也可直接通过刘医生的私人网站预约见面:neuroaxis.com.au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3月22日 15:10

Recent Posts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星秋”和“宜兰”经过15 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抵达了澳大利亚。 Read More

14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国家创新签证”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14 hours ago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4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4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4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4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