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感知”墨村”

澳洲生活

墨村是由无数现代别墅群和旧式庭院组成的大社区。我们所住的Linden Dr是Keysborough新区,2015年10月孩子们才入住此处。新居是占地250平方米的连体别墅,房子不大,可内部分布考究,配套设施完备,生活起居方便。入住三年,没见室内墙壁有任何裂缝和脱落,门窗定型完好,房子质量一流。

楼房后面是间两车位的车库,除停放车辆,还可堆放许多杂物。楼房与车库之间,是个不大的院子,入住时,院内已完成绿化。院子左边沿隔栏栽有一棑杜鹃花,春天里,红艳艳的杜鹃花映红大半个院子。右边有株一人来高的紫薇树,今年夏天,紫薇第一次开花,满树都是粉红色的花朵,一开便是数月。孩子们不擅打理花草,我来后,将院内的草坪修葺一新,并在院角空处,栽了株小茴香,看着绿茸茸的小苗,在风雨中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喜悦。门前一片草地上,栽了棑美人蕉,花开之时,火焰般的花朵,充满喜庆与吉祥。

穿过门前的公路,是一处不大的公园,每天出门,便见蓝天白云之下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靠近我们住处,有座铁凉棚,里面安有供居民休闲用的电烤炉和水龙头,使用都是免费的。孩子们的朋友,不时带备好的食材,来这儿吃烧烤,每次来,我们都提前准备好水果和饮料,并摆放在棚里的条桌上。看着他们一群年轻人,一边吃烧烤,一边谈笑风生,言谈举止,已带有许多当地人的生活习气。

平常里,整个社区难见行人,大家进出都是车辆,静悄悄的社区,偶尔能闻见远处传来的狗吠声。

有时,社区里几位十来岁的孩童,来公园玩耍,有的在草坪上踢球,有的围着草地四周骑车,你追我赶地闹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社区里回荡,给寂静的社区带来几份生机。不一会,笑声便消失在一幢幢别墅里。公园的草坪里留下他们玩过的足球,用过的头盔……一连多日,也不见它的小主人来拿,直到身着黄色外套的工人来修理草坪,将它们捡到一旁的木椅上,继续等待它的主人。

纵横交错的墨村公路,仿佛一张莫大的棋盘,将新老城区联系在一起。每条街道,都一样通透整洁,这得力于人们自觉的环保意识。生活垃圾不出户和分类存放,在这里已习以为常。每周五是垃圾回收日,一大早,便有大型回收车忙碌在社区的每条街道上。大街边,周而复始变化着红、黄、绿三只不同颜色的大桶,已成为墨村一道风景。

门前邮箱里,隔段时间便能收到一条紫色大塑料袋,那是公益部门定时回收居民家中不用的衣物。袋上印满回收物品的种类,并言明此物将送往非洲贫困之地。袋子下面还印有行动者代表授受人的感谢之辞。我们来后,在家清理过两次多余的衣服,许多小孩衣服,商牌还未摘,可孙子们已长大了,想着这样的衣服能送给有需要的人,内心充满了一份慰籍。

离车库不远,是一片有几个足球场大的青草地,绿甸子似的草坪里,常有成群的鸽子、喜鹊……在此觅食,站在那里,可看见对面一座新建的天主教堂,黄墙、白塔,塔顶高高竖着银色的十字架。门前是一处较大的停车场,节假日,里面便停满教民开来的各种车辆。院边有几棵高大的松树,一群洁白的大鶧鹉,头顶黄色的羽冠,象群圣女站领了这片地盘,常常在院内大声鸣叫,驱赶外来的飞鸟。不时,有清脆、洪亮的钟声从教堂响起,一声声打破社区的寂静,将钟声传得很远。

教堂对面,是一片在建的新区,一年不到,已有无数的新居迎来它的主人。有段日子,我常携孙去工地看看,身穿橙色工装的工人见了我们,常站在高处同我们打招呼。每当这时,年幼的孙子也会举着小手,口里哈鲁哈鲁地应着。我看着一幢幢别墅,从在地里埋下厚厚的白色泡沫板,到在地基上竖起无数的木架,工人们象搭积木似架起一座座屋面。木架上都裹有一层绿色的保温材料,各种线管都隐藏在内外墙之间。房子外墙,下面是砖,上面用不同款式的建材,每幢楼房结构都不一样,看上去既美观,又独具品味。

整个建筑工地,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一边听着自己喜爱的音乐,一边干活。由于建材都是统一定型的,使用起来既方便又极少浪费,即使是廉价的砖块,也用包装带一捆捆牢牢扎着,少有残破,所以,建造的房子,菱角整齐美观。

每幢在建的房子都有一围栏,围栏上吊有红色的警示牌。工地周围没有多余的垃圾,建材剩余部分和杂物也分类堆放,并即时运走。

有一次,我去参观样品楼,见一堆杂物旁有几个装过涂料的大铁桶,有个干净如新,就想拿回家装废水浇灌院内的花草。可当我回来时,却见一高个工人正将那堆杂物装车。我上前指着地上的铁桶告诉他,自己想要一个。他点了点头。可我发现地上那个有些损坏,就犹豫起来,抬头看了看车厢里,那个干净的铁桶已压在一大堆杂物下,我不好意思地同他讲,自己想要那个。没想,高个工人,立马跨上车厢,扔下压在上面的杂物,好一会才从厢底拿出铁桶,递给我时,还不忘帮我倒净里面的脏物。我非常感激地接过铁桶,口里不停说着:“谢谢!谢谢!”我知道,他也许听不懂我所讲的言语,可他一定能看见我满脸洋溢着的感激之情。

当地人对人的友善,体现在我们每一次的相遇。

多少次,我和老伴推着孙子去超市,每当我们要过公路时,远远便有一大排车辆慢慢停下。按国内的情景,他们稍加速便可在我们前面穿过斑马线,可他们都不这么做,而是愿用更多时间礼让我们。见我们有些犹豫时,司机们都会微笑着向我们轻轻挥手,我们只有加快步伐,挥手向他们表达谢意。

晴朗的日子,我们便推着孙子去参加Keysborough联谊会,在哪里玩上大半天,一扫我们多日的寂寞。有时也去铅笔公园看看,享受一番大自然的美好。自从参加联谊会的华人朋友越来越多,每周两天的聚会时间已满足不了更多人的要求,于是,大家就相约,除周三、五在联谊会聚会外,其他时间,大家就到附近的铅笔公园活动。叫它铅笔公园,是因为公园边,竖有红、黄、蓝、绿、紫五支巨型彩色铅笔模型,大家就以此命名。自此,平日寂静的公园,就时常响起悠扬动听的舞曲和我们华人朋友的欢笑声。

公园北面,有一片近千平方米的原始湿地,它的四周被茂密的丛林所掩,两座成“V”型的木桥静静地卧在湿地之上。各种肥茂的水草,将湿地分割成一片片的青纱帐。靠近公园一边,有方约两亩的水面,水不深,却很清澈,在大片的芦苇和菖蒲的束拥下,仿佛一方透明的镜子镶嵌在一片绿色之中。成群的水鸟长年在此栖息。夏秋时节,常有一对黑色大天鹅和一只通体洁白的大鹈鹕也来此处觅食。它们的到来,尤如天皇驾到,引起湖中的水鸟不停地振翅鸣叫。

桥上不时有行人静静走过,偶尔,有行人停下来向水中扔撒食物,引起湖面一片欢腾。随着行人的离去,湖面又渐渐恢复平静。看着这一幅幅美妙动人的自然之境,我内心不禁滋生起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热爱,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拥有这样一片近似原始风貌的湿地,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大自然之美并与此相呼吸;我羡慕这儿的鸟儿,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在这片没有任何污染,充满无限生机的环境之中,不仅从不担忧人为的惊挠,还时常受到人们的眷顾;我甚至羡慕这儿的一树一草,它们能生长在这片滋润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给脚下这片大地增添自己一份绿色……

远处传来《我们屯里人》的舞曲声,欢乐、喜庆的节奏,令人神往。透过丛林,我远远看见,一群华人同胞正在灿烂的阳光下跳着欢快的舞蹈。我渐渐发现,她们年迈的身姿,突然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娇美起来……

这就是墨村,一个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有幸,生活在它的一隅!

推荐阅读: 人在澳洲

作者:杨先运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