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环氧地坪漆打造的纯净白色空间,65㎡小户型却满满的收纳技巧,让这个家即使塞满照样看起来清亮通透。
去年年初买这套二手房的时候刚从斯里兰卡回来,位于科隆坡的“斯里兰卡建筑之父”Geoffrey Bawa的自宅 No.11 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自家屋子改造的时候大胆用了白色环氧地坪漆来取代厨卫的瓷砖,住了小一年下来,完全没问题。
这是链家的原始户型图,客厅和主卧朝东无遮挡,采光和视野都很好。但是户型上有3个比较重要的bug:1、无阳台,晾衣尴尬;2、厨卫生活阳台挤在一起,动线尴尬;3、玄关狭窄,收纳尴尬。
这是去实地测量了尺寸之后重新画的原始户型图,可以看出与中介给的户型图还是有蛮大差距的。
在准确测量之后的户型图上再做户型修改方案。修造后的户型使用面积增加了约2.5平米(换算成房价抵消改造费绰绰有余)主要改动在厨卫区域:
1、生活阳台收入卫生间做了浴室,卫生间从原来的3.6平扩容到5.3平,并且可以实现干湿分离。
2、厨房打通餐厅,从原来的4.5平扩容到5.5平,并且空间通透感和采光都得到了提升。
3、去掉了原本的洗手池,玄关区域从2.8平扩容到4.8平,有了收纳能力 。
这是针对全屋收纳做的初步构想,后来实施时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构想来的。基本上这个构想就体现了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动线,是做收纳最重要的一步。类似的图还有插座开关的布置,电器的布置等等,总之就是现在脑中尽量多的演练动线吧。
改造前
改造前的玄关、餐厅、客厅。进深还是蛮长的。
改造后
改造后的玄关区域加上了靠墙的柜子也显得空间很宽敞。可以对比改造前图片,上方的梁就是原来玄关结束的地方,尤其是从主卧到卫生间的动线现在非常顺畅,原来的户型要拐7个弯…一想到起夜就感觉很惊悚。冰箱在搬家的时候瘸了,忽略它的斜。
很多讲风水的会讲究在进门的时候设置一道屏障,但是我个人不喜欢这种让进屋动线变的很绕且视觉上压抑的做法,加上单元保安措施比较严格,一般人上不来,就顺心的放弃了玄关遮挡,夏天打开大门还有穿堂风。
大门和卫生间玻璃门之间那道墙右侧就是原本玄关的空间,而且这面墙上还有强电箱,被移到了右侧的换鞋凳下面。对我来说,工期是最不重要的,在这个区域,水电改造的开销必须让位于动线优化。
玄关的具体收纳规划。在做这个规划之前先对自己的鞋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对于柜子的厚度也模拟了几次,尽管玄关已经拓宽,还是希望尽量不要有进门就有被“堵”的感觉。
还原原设计规划。大门是开发商配的,感谢他们这么有品的选了奶白色不带猫眼的防盗门。门锁换了电子锁,超级好用。
落地基本还原了规划。冰箱是家里拖来的老冰箱,所幸是白色的也很搭。多留了一些高度,以防日后换高个儿。
改造前
改造前的客厅,底子还是蛮好的。
改造后
同一个角度拍摄,比原本的样子显得通透宽敞很多。四边的灯带和覆盖全墙的窗帘都拉高了层高视感。墙上的油画和沙发的靠枕都是斯里兰卡背回来的,清爽有个性,给这间很素的房子加一点颜色(推荐大家尽量买原画呀,那种只属于自己的孤品标签是网红海报比不来的)。
目之所及的其他家具几乎都来自于万能的某宝。由于有一个凸出的窗位(很窄,算不上阳台),窗帘的位置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用满墙的做法比较大气,牺牲掉一点夜间使用面积,早上起来忘记拉开的话,也不影响植物接受光照。
再来张正面照。窗户是全屋重做了,窗框依照小区要求用了深色,偷偷的做了全打开的无框折叠推拉窗,上半截是可以完全拉开无框的。对比原来的粗框多格窗,视觉上打开很多,很透气。
画和抱枕都是国外旅游的时候人肉背回来的,绿植天堂鸟,吊灯宜家,地毯网易,窗帘和暖气都是本地供应商,沙发Innovation,摇椅和茶几一椅一座。
改造前
改造前的厨房,“一”字型,台面空间不足,2个人一定会拥挤。生活阳台在尽头转角,使用起来的动线十分奇怪,拎着衣服穿梭在制造油腻的场所,然而很多户型都这么设计的也是很奇怪。
改造后
封掉了生活阳台入口,把”一”字型台面改在了另一侧。窗户也是重做的,特意改为上开下封,防止窗台上掉东西下去。百叶帘跟厨房配一脸。之前想过做”L”型橱柜,考虑到转角不好利用,用可移动的推车代替了。推车上堆的东西是母上大人到访的痕迹…
打通了餐厅之后,借了餐厅的面积做了”二”字型橱柜,直接连接用餐吧台。沥水架也上了吧台(吧台宽800,完全不影响对侧的使用)。
因为装了全屋暖气片,锅炉取代了热水器,通过管道直接对室外做气体交换,很安全。管道按照安装要求裸露在外面,不过跟自带原始糙感的地坪漆还是很配的。
改造前
改造前的餐厅,由于三面是墙,采光不太好,显得逼仄,而且到厨房的动线也很曲折。
改造后
跟厨房打通,并把次卧的门扩大做成了双推玻璃门,餐厅区域的采光和通透感一下就增强了。做吧台的想法是希望有一个站着办公的区域。因为自己一个人住又不爱做饭,就放弃了可以招待客人吃饭的正式餐桌。拿掉了生活阳台又不想侵占卫生间的空间,就把洗衣机放在了吧台下面,上下水跟厨房用水一起解决了。
微波炉的位置是反复推敲过的,就在冰箱对面,不喜欢放的高过视平线的做法,就放低了。洗衣机和微波炉的插座以及洗衣机进水龙头都在微波炉下面的柜子里,施工师傅也是对我的任性表示很无奈。
这个吧台后来成了全屋的中心,台面宽800,高1050,长1650。下面除了洗衣机还有一个收纳柜。靠墙对厨房侧放沥水架,靠墙对卧室侧用电脑干活,进门随手放东西方便,三俩个密友围着吃饭也ok,洗衣服之前处理一下领口什么的也能用。
规划的时候没想到这个台子会这么好使,结果插座位置没留够,就加了一个延展插座头。 强烈安利宜家的这个工作台灯,用起来特别顺手。
餐厅与两个卧室的关系 – 主卧面对洗衣机,客卧拓宽了门。主卧客卧都在凸窗位置安装了摇杆晾衣架,平时收起来看不到,有客人来的话各自在自己房间晾衣服互不影响。洗衣动线非常便捷(脏衣篮也在卧室)。
考虑到冬天不容易干,就买了洗烘一体的滚筒。唯一缺点就是洗衣机运转的时候会比较吵,所以一般在外出或者打扫卫生的时候同时洗衣服。
改造前
改造前的卫生间,只有一扇小窗户,采光很差。面积很小,马桶的位置还不好改。淋浴设置在了入门,洗手池在卫生间外。总之是个不太合理的布局。
改造后
同角度拍摄改造后。原本的卫生间到马桶后面的半墙那里为止,马桶位置没有变过。太想要一个宽敞的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了,就把生活阳台改成了浴室。卫生间是借鉴Bawa的No.11最多的地方,比如全墙地坪漆和半墙隔断。其实Bawa的浴室还是用的瓷砖啦,不过地坪漆用了大半年也没啥问题。
这样一来改动其实还蛮大的,不仅涉及墙体和水电,原来生活阳台上的洗衣/晾衣/洗拖布/放煤气表/热水器的功能都要分散到房间其他地方去。煤气表后来是移到了窗外加了一个雨棚。另外,新增的硅藻泥脚垫简直去水神器,强烈推荐。
作为一个几乎没有阳光的空间,却有宽敞明亮通透轻盈的感觉。除了防水石膏板顶外,墙面和地面全是白色环氧树脂地坪漆。
为了无框的轻薄感坚持要用玻璃推拉门,而且玻璃上定制了和Bawa家大门一样的太阳神图案(这应该算抄袭了,Bawa那个是艺术家朋友的创作,捂脸)。挂画是朋友从泰国带回来的生日礼物,风格上也不冲突。
半墙隔断+玻璃+浴帘的干湿分离。浴室外侧是一排透光磨砂窗户,所以隔断玻璃考虑到隐私加了玻璃膜,配合浴帘的图案。半墙隔断的浴室侧正好放置洗浴用品。马桶边的定制小隔板十分好用,再加一张海中鲸的北欧风海报,色调配玻璃膜,主题也适合卫生间。
这个马桶边的小竹架是自己设计定制的。本身马桶的位置因为下水固定,就离墙面比较近了,留给隔板的空间不多。很多地方卷纸放在身体后侧的设计让人侧身很别扭,下拉式的卷纸盒又经常出现不小心纸滚到地上或者卡住或者整个盒子掉下来的情况。
再考虑纸用完了备用纸很远的尴尬,上厕所才发现姨妈驾到的尴尬,玩手机或者看书没地方放的尴尬,还有没装卫洗丽之前要用洗瓶的尴尬…一块板子完美解决,一伸手啥都有。
去日本玩的时候带回来的手办和装饰画,放在镜柜开放格上。当时逛街逛到一家宠物店,眼看着一只可爱的小法斗背冲着我拉了一截屎,然后转头看了一下,果断的转身面对我像啃香肠一样的啃掉了自己的杰作。特别适合营造大便氛围的一件艺术品嗯。
改造前
改造前的样子,就是个正常的12平卧室。
改造后
主要改造点:
1、插座按需重新布置;
2、没有床头柜,靠窗侧设置了床头隔板(安装窗帘的时候考虑了隔板和床尾书桌的尺寸);
3、为了衣柜使用的便捷程度,选了1.5床而不是1.8米的床;
4、窗帘没有沿窗挂而是同样选择在内墙侧做,一方面视觉显得大气,另一方面,窄凸窗的上方安置了可摇落的晾衣杆。
平时一般把衣服晾到客卧,但是如果客卧住了客人,主卧也有地方晾,拉上窗帘不影响卧室日常使用。
5、选床的时候注意几点:床的体型要符合卧室大小(普通卧室尽量选薄床头),与衣柜材质的搭配,床底留有足够扫地机器人通行的高度。我喜欢从所有方向上下床所以没有床尾和立床沿。
原本想给床头装个装饰画的,住了半年觉得其实没啥必要,加了床头画我反而要担心它会不会掉下来砸到我。在床侧的隔板上放了一张神奈川冲-浪里,因为颜色配。床尾的书桌太乱,没拍,以木色和粉色为主,所以卧室没有太冷清啦。
衣柜的设计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收纳习惯来的。日本很火的收纳整理术推荐大家学习。基本上靠下就做抽屉(收纳力惊人),然后是垂直悬挂,这两种最好用。格子是最难用的,如果做格子就尽量做可移动的灵活隔板吧。
改造前
改造前的客卧,有个东南朝向的拐角凸窗。
改造后
客卧的设计思路,一开始就是打算要挂上Airbnb的,同时兼顾日常的收纳,所以做了地柜,来客人铺上床垫就是1.2米床,平时就是个翻板收纳台+晾衣服的地儿。这个版型特别适合面积低于10平的卧室。
给到柜子厂家的衣柜侧示意图。书格下面的空间也通过榻榻米翻板利用到了。榻榻米翻板的空间里主要放了一些行李箱、空气净化器、很久才会用到的储备物资等。衣柜右边收纳床垫,有客人再拿出来;左侧留给客人用。上面的吊柜是客卧的换季床品等。
有一个发呆的小角落,视野也是非常好。榻榻米高400,因为靠窗也设置了晾衣区域,所以靠墙侧牺牲了一个抽屉做了踏步,十分实用。离洗衣机的动线也是很短的直线。
这个懒人椅上方就藏着晾衣服的杆子,这样客人也有自己晾衣服的地方。
来源:@Jas Sun的家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6月12日 15:03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