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永别了, 上海(上)

移民故事

我是个Loser,作为一个妈妈。

为弥补4岁的儿子,不久前,我带着他去了英国。在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我却要跟上海这座城正式永别!

从前只在书中看到“永别”两个字,在我34岁的年龄,父母健在,孩子尚小,还未经历永别。但在我心底,这两个字是充满仪式感的,我一直预备着它的仓促到来,隐隐觉得在别人与我永别之前,可能会是我永别在先。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感,是因为我主动清空了内心的安全感。我原以为这人生的断断续续,已不足以我多说一句,但这两天看到网上一位英国留学生感叹自己花近乎200万人民币在英国留学,结果懊悔不已的事,让我想起几桩旧事。

我觉得人生的不幸之一,是自己与他人具有不同的机遇,却拥有同样的遭遇。不比那位感叹英国留学的男孩,我上学时家境一般,但父母还是费尽心思、望穿家底的想让我出国留学,就像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小别离》演的那般,一心盼着寒门出贵子,教育的优越,成为掩盖出身卑微的唯一希望。

这可能也是寻常人家的悲哀吧。

与那位男孩相同,我留学的地方也是英国,也与更多的留学生相同。青春流逝了一大把,钱花了一大把,毕业后难以在英国谋一份工作,最后只能带着一个没有故事的行囊回到了中国。

为什么我不像那个男孩把英国的留学经历讲一大堆,而是寥寥几笔?因为现实就是你以为的镀金与浓墨重彩,在他人眼里就是寥寥几笔之轻。

自卑的人又是极易自负的。

我从英国回来,唯一带回的就是骄傲,所以去了全国顶尖的城市,上海。结果在上海没看到海,只看到人海,而且还都是漂洋过海。海归的数量远远高过了想象,几番找工作碰壁,仅剩的一点骄傲又令我不肯屈就选择一份平庸的工作。现在回过头看,眼高手低可能是留学生群体的一个通病,这个病最致命的就是,活成路人丙。

那段时光,我加了一些和我一样留学归来的QQ群,想寻得熟人推荐,找到一份看起来体面的工作。不过,我后来发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本质只存在两种人,就是一部分负责代表这座城市的体面,另一部分负责让这一部分人体面。就像前阵子王健林能体面的说出完成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让多少人神魂颠倒。很不幸,我属于后者。在群里的闲聊中,我认识了日后的男朋友,他和我一样,留学回来没有工作,不过这倒萌生了他创业的想法。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创业就是苟且的另一种套路”,说白了就是不想失业,自己让自己就业而已。

不过他家境略好一些,手头有一些启动资金,我便跟着他创业。如果说我的一半青春是花在了留学上,那另一半青春则花在创业上,那种艰辛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

我们运气比较好,创业的现金流比较顺利。经过两年,也能自负盈亏,但依旧是没日没夜、没有春夏冬秋。看到一切步入正轨,我与男友的感情也比较稳定,我便有了结婚的念头,可是男友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精力还无法分配到家庭上。我心疼他的拼命,也尊重他的拼命,后来我们真的拼掉了一条命。

我意外怀孕了,起初我并未察觉,等到在一连串的连续熬夜加班中流产后,我才如梦方醒。可能是出于愧疚,男友提出了结婚。

结婚没多久,我就再次顺利怀孕,但公司的业务越来越繁忙,老公就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他独自去抗。但我觉得一个女人努力的原因,不是要成为谁的小棉袄,而是要成为心爱之人的防弹衣,还要做自己的铠甲。于是在我的百般要求下,我还是挺着肚子去公司,帮助老公处理一些相对轻松的事物。

原本以为凡事都有度,只要忙完一阵子,就能清闲一阵子,可惜创业截然相反,孩子出生之后,公司是越来越忙,丝毫挤压的生活不留半点时间。我休养好身体后也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教育,关心甚少。

一转眼孩子已经四岁,已能独立奔跑,我们似乎也能站住脚跟。可偏偏,这世界除了会有如期而至的春花秋月夜,也会有突如其来的垃圾、污秽。

在这幸福到仿佛不真实的时候,果然会有人来提醒你这确实是不真实的。一次偶然,我在老公的钱包里发现了避孕套,在追问之下,他承认出轨了。

我没有多说,也没有纠缠,而是心灰意冷的提出离婚。挣脱一段感情,也是一种能力。最近频频看到“明星出轨”新闻,更让我确信这一点。倘若婚姻中他不能给你温暖和爱护,那么这个婚姻和这个人,毫无存在的价值,婚姻的意义其实只有这简单的一点。

离婚之后,我分到了400万的财产,更重要的是,我坚持要到了孩子的抚养权。

这番经历让我有了重新思考人生价值的机会。

我问心无愧,唯一愧疚的就是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但同时,我又觉得女人不该将所有的意义都寄托在相夫教子上,觉得那样会变成我所不屑的loser。女人挣钱不一定是责任,但绝对是尊严;也许并不缺钱,也许有人愿意养你,但一份工作,带给你的不止是钱,更是独立的人格,远大的眼界,独立的人生。

我决定离开上海,辗转到了北京,但让我失望的是,北京是一座比上海更不接地气的城市,上海的地气是高高在上,而北京的地气是海市蜃楼。我计划在北京找份工作,然后给孩子置办一套学区房,但算过成本后,我并不是被那高额的房价而吓住,而是被那投入与回报的不匹配而吓住。北京的教育资源固然有优势,但远远没到动辄几百万价位的档次。

所以,为了这么一个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海市蜃楼,我没必要一贫如洗。

如果说北京的投入、回报比是离谱,那么我的老家合肥就只能用离奇来形容。我无奈之下从北京回到合肥后,发现就这二线城市,房价竟也逼近两万,简直令人震惊。

即便在创业最困难时我都从未如此绝望,这片大地的房价与教育资源让人如此心寒。

(未完,待续)

 

 

图文: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净心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