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移民悉尼到现在,算下来我在澳大利亚已经生活了11年的时间。想想当年带着老婆孩子从上海来到悉尼,这一路走来,真是感慨万千。
第一次从机场出来的时候,就被这里湛蓝的天和舒适的环境给征服了。
到后来,跟澳洲人学会了慢节奏的生活。每天早上10点开店,下午2点关门,剩下的时间,陪陪老婆孩子。这边的假期比较多,每年正经工作的时间,也就八、九个月,其余时间基本上不是在度假,就是在去度假的路上。
这里的圣诞假期比较长,我们全家的安排一般是在这段时间回上海看看父母,然后过年的时候,父母会来澳洲看孙子,过来体验当地的生活、中国和澳洲的节日,两边都不耽误。
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我结合自己在澳洲这么多年的生活体会总结了一下,觉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对澳洲人的印象
澳洲人的素质,并不是说哪里都好,但是,在公共道德这个领域,确实要比国内强很多。
大多数澳洲人在公共场合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在街上基本看不到随地吐痰的人;早上起来遛狗的人也会带上铲子,自行带走狗狗的排泄物;乱扔垃圾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见,大家都比较自律。所以,澳洲的街道普遍都比较干净。
澳大利亚对烟草的控制比较严格,香烟的价格非常贵,公共场所抽烟的人比较少。
如果你是不吸烟的人,或者有小孩子在身边,如果受到了影响,告知一下对方,对方也会配合不再吸烟,或者去比较远一点的地方抽。这方面,老外还是比较礼貌的。
不像国内的烟民,提醒他注意,不但不理会,嚣张一点的,还会跟你来劲,故意对着你喷。
自然环境
环境方面,自然是没得说,也不需要我多讲,大家从新闻或者来悉尼旅游过的朋友口中,一定听过不少这方面的消息。
悉尼的海港、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还有大片的树林、公园和草坪。
特别是这里的公园和草地,真的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到周末,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我和他妈妈的手,要去公园玩。
在国内的时候,我跟爱人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平时都比较忙。除了在家里,孩子的其余时间主要在各种补习班里度过。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亏欠他好多。
老爷子每次来澳大利亚,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家附近的公园。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逛一逛、散散步,回到家话题一打开,各种关于洋人的见闻说一说,一整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
工作和收入
悉尼,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领头羊。
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好像很少听到有华人失业的消息,除非特别懒,不想上班,不然,只要你肯做事,工作机会还是有很多的。
悉尼的人均年薪在澳大利亚算是比较高的,普通的蓝领每年平均能拿到6.5万澳币左右,也就是将近40万元人民币(折成人民币仅供参考)。
不过,悉尼的物价比较贵。日常消费和支出,悉尼要比维州的墨尔本和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黄金海岸要高一些。这也是我的很多华人朋友不喜欢悉尼,而喜欢待在墨尔本的原因之一。
收入水平,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话,买房几乎不是问题。我身边就有不少华人的小夫妻,在悉尼奋斗个几年就开始买房的例子,很多人买了还不止一套。
澳洲的房产首付都比较低,一般都只需要给10%的首付就可以了,租金回报率也比较高。如果手头的资金比较宽裕,买个小公寓,首付给到20%就能实现租金抵月供,大大减轻供房的压力。
身边不少朋友都特别喜欢投资那些学校附近的小公寓,然后租给在悉尼上学的中国留学生。
一方面,学生好管理,租出去比较放心,另一方面,租金收益也比较稳定。普通的公寓,二房的户型,大约可以租到每周350-600澳币,HOUSE一般是每周500-700澳币。
不过,现在悉尼的很多华人开始喜欢买那种独栋的House,价格虽然高一些,供房的压力也比买公寓要大,但是,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话,宽敞的House以及独立的花园可以给孩子更大的活动空间,家庭生活的氛围也好很多。
澳洲物价
物价方面,悉尼的果蔬、生鲜等食品相对来讲还是偏贵。
蔬菜价格每公斤7.99澳币算正常,不过,一般情况下,每公斤不会超过10澳币,有一些低价菜0.99-2.99每公斤也能买到。
像我这样的移民,在国内的收入虽然很高,但是,刚刚登陆澳大利亚的时候,由于生意没有起步,没有新增的收入来源,看到这个物价,还是发扬了一段时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略有节制。
后面生意上了轨道,生活安定一些,有收入来源,很快就适应了这些价格,不觉得贵了。
小孩读书
2006年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我小孩才满5岁。从幼儿园到现在的高中生,一路走来,也已经长成大人了。看着这个小大人,内心既是欢喜,又有担忧。
欢喜的是,过去十几年来的澳洲教育方式,让他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比较理性的,而且现在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职业发展路线,也有自己的规划。
这一点跟他很多国内的同龄人相比,还是比较超前一些,这也是我认同澳大利亚教育的地方。
这里的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强调带孩子体验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哪个领域比较有优势,将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对他以后走上社会,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减少很多社会实践和摸索的时间。
他小时候在国内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现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基本都花在读书和培训班的练习上,对于社会和生活,多数都是很懵懂的状态。
心态上,我觉得他现在也有一点受到澳洲观念的影响,觉得不一定非得上大学,将来去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走职业化的路线,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这也是我比较担忧的地方。可能我们这一辈的华人移民还是摆脱不了旧的教育理念吧。虽然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几年,总归还是觉得孩子应该走精英路线,将来可以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其实不管在哪里,小孩要想将来过的好,一定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作为父亲,我还是希望他能坚持下来。
来源:澳大利亚(AustraliaInc)(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