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本珍贵的藏书——《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于1818年写成,作者卡尔•威特是一位清贫的牧师,他记述了弱智儿子在14岁以前的成长过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赛德兹说:「把一个低智儿童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作者在第七章「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讲诉了如何教育儿子从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不要永远依靠父母,而是要靠自己。
「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
当他的儿子学有所成时,有人认为他要把儿子造就成非凡的学者,有人认为他要把儿子培养成一鸣惊人的神童,也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他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有人认为他只重视儿子的智育,其实他更重视儿子的德育。他不想把儿子变成聪明却不近情理的人,认为儿子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面、完善、完美的人才。
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大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作者是一位牧师,而且是虔诚的信徒,所以他的儿子从小就精通圣书,把基督教义全部背了下来,确实的按照教义指导行事。
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最大障碍。他从不娇宠儿子,在尊重儿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他进行管束。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儿子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而不是孩子的保护神。他很少把儿子抱在怀里,当儿子摔倒在地时,大多数他会让儿子自己站起来。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即使儿子受到伤害、大哭时,也绝不会得到过分的安慰和同情,所以儿子渐渐的明白,不管是甚么痛苦都不应该依靠别人的帮助,而是要自己忍耐,慢慢的儿子形成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让儿子具有同情心」
他和妻子同心协力的培养儿子在常识、想象力和爱好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努力培养儿子的情操和情感,使儿子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虔诚的爱憎好恶。具有同情心的孩子都不会霸道蛮横,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等等。他经常教育儿子爱的力量,告诉儿子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伟大的力量,要能够接受别人、同情别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每个人也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
一次他和5岁的儿子散步时,一个流浪汉从他们身边走过,儿子问道:「他为甚么要流浪呢?他需要甚么呢?」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给儿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儿子追上流浪汉:「先生,您为甚么要流浪?您需要甚么吗?」「我需要一个面包……」流浪汉哈哈大笑起来。「先生,请您等一等。」儿子说完就向家飞奔而去,不多久气喘吁吁的拿着两块面包跑回来。「先生,这是我和我的家人送给您的。」儿子把面包送给了流浪汉。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能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情心,这是孩子的天性。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成熟,渐渐的能够区分他人的痛苦,并能够用行为表达自己的关心。有的孩子不关心他人,行为邪恶或者残忍无情,大多是家庭的不幸和早期教育的不足造成的。如果希望孩子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人,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品德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他在平常的生活言行中,去让儿子体会真正的爱心和真正的善良。他告诉儿子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高尚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高尚的人能克制自己,能减轻他人的痛苦,能替他人分忧。所以小卡尔从小就懂得,做一个高尚的人比那种只是学识渊博的人更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儿子3岁时,就可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而且已经能够帮助母亲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认识小卡尔的人都会夸他像天使一样纯洁,因为他非常虔诚、和蔼可亲,从未与人争吵过,甚至对待动物、花草也会非常爱惜。(待续)
文:心怡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