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
澳洲国宝级航空公司Qantas接待了一群特殊的乘客
这趟旅程由公司最优秀的员工提供服务
每一位客人都享受着5星级待遇
而他们这趟行程
不!要!钱!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免费航班?我怎么不知道?
原来,这是一趟充满爱心的趣味之旅,
乘客们全部是患有自闭症、残疾等身心疾病的儿童。
爱心航班
Jumbo Joy Fright是Qantas一年一度的传统项目,专门服务于残障儿童,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的灾难,身体变得残缺。
生活带给他们的不幸,使得他们必须比普通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好好的、快乐的活下去。
为了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重拾生活的快乐与希望,上周六(11月18日),“Jumbo Joy Flight”再一次带着欢乐和希望,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氛围中第44次起飞了!
假如上周六(11月18日),你刚好去过悉尼机场Qantas值机柜台,你或许便会遇见这群特殊的乘客和机组成员——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机长也亲自上阵,一改往日的严肃认真,涂了个老虎花脸……
机场还为他们的小乘客准备了颜料,想要扮成什么角色,通通让你梦想成真!
上飞机时,先有乘务长在门口热情迎接,发放各种新奇的小礼物:
温柔的空乘阿姨会牵着他们的手,耐心地引导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座位:
这些平时只服务头等舱客人的机组人员,如今为着一群毛头小孩儿纷纷“拉低身份”,化身成了小丑。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开心!
折翼天使
搭乘这趟爱心航班的孩子们,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先天智力发育不足、有的幼时遭父母抛弃。这些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医院、康复所、孤儿院度过,小小年纪的他们,没有拥有一段完整快乐的童年,反而承受着我们都不敢想象的痛苦和艰难。在一些孩子的生活中,连行走、跑跳等日常活动都难以进行,搭乘头等舱飞行更是他们一生难以企及的美梦!
面对这些可怜的孩子,澳航想要告诉他们:“生活中不只有不幸,还有惊喜!”
于是,在43年前,“Jumbo Joy Flight”的想法诞生了。当这些从未见过飞机的孩子走入机舱,立刻像踏入新世界一样,兴奋的不能自已。
头等舱惊喜之旅
在这趟航班上,许多孩子都曾被邀请到机长室,体验一把酷酷的驾驭飞机的感觉。
整架波音747,400多个座位,坐满了这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监护人。整整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旅程,机舱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这注定是一趟毕生难忘的旅程!
44年了,Qantas一直在坚持举办这个活动,因为他们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活动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却是不可估量的。很多孩子下了这趟班机,从此有了让人惊喜的改变 ,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对生活也更加充满热情!
除了“Jumbo Joy Flight”的活动,澳航还专门为这些孩子建立了一个慈善基金,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热心人的捐款,而这些捐款都会用于帮助这些孩子平时的生活和康复。
一切的一切,正如澳航的那句广告语:
让我们为这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澳洲精神点赞!
编译:陈曦
图片:网络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7年11月22日 16:24
“和把泥,捏碗碗;尧王缸,舜王盘——” 清脆明亮的童谣响起时,黑陶的父亲在窑前空旷处的大槐树边,挂上“窑神”画像,点燃烧纸;黑陶的妈妈一边摆放瓜果点心,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拜完“窑神”,一声粗犷长啸:“开窑啦——”,伴着河边冉冉升起的火红,从秋天辽阔的田野,盘旋回荡至澄明的天际。 这一窑的东西真多:十几个大缸,上百件锅碗瓢盆。黑陶也从缝隙中,掏出他自己的制作:“泥捏口哨”和“手团泥虎”。他把憨态可掬的玩具老虎捧在手里,又从热乎乎的“泥捏口哨”里,吹出时高时低、时长时短的小调,引得老槐树上的翠鸟叽叽喳喳,一起奏响丰收的乐章…… “烧窑”是黑陶家祖传的老手艺。据考证,在4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这个叫做“薛家窑”的村子,就开始烧制陶器。村子北边山脚下,有上乘的陶土,泥质细腻,色黑劲道。他们和泥、制坯、刻花、晾晒、烧制,每道工序都细致耐心,产品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老辈人讲,他们家的“烤火手炉”和“蟋蟀罐”,都曾经是朝中贡品呢。 开窑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黑陶跟在父亲的货郎挑子后面,走村串巷叫卖“窑货”。父亲说:“陶儿,你要好好读书。黑头土脸的‘窑货’日子,难啊!”跟在后面的黑陶,却手摇货郎小鼓,又蹦又跳,把“窑货人”苦涩的日月,跳蹦成快乐、天真和调皮。 十年后,好好学习的陶儿,以优异成绩考到“省工艺美术学院”;专业:陶瓷设计与制作。 大学毕业,黑陶被分配到国营企业“县陶瓷厂”,吃上了“公家饭”。 那天,从省城回到家乡的黑陶,是被厂里的半挂货车拉到厂里的。进门,便看到刚贴好的大红标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脸菩萨笑的老厂长,亲自给他戴上大红花。厂里还分给他一间单身宿舍,靠近大门口的地方。这些,让原本有些失落的黑陶,内心涌起阵阵热浪。 县陶瓷厂是省外贸公司定点企业,能挣外汇,在小县城人人羡慕;县里许多干部子女也都安排到这里。可这几年,随着外贸订单越来越少,企业人员越来越多,老厂长只能周旋于几家银行间,靠贷款维持生计。 怀揣青春梦想的黑陶,到车间班组调研,半个月时间,激情洋溢地写出了三份报告:《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路》、《产品设计与创新》、《关于企业加强管理的几点建议》。他把报告恭恭敬敬送给老厂长;老厂长笑眯眯地接过去,还顺口夸赞了几句。一天一天平静地过去,他的报告依旧整整齐齐躺在老厂长的办公桌上。 虽然黑陶渐渐有些心凉,但每月四十多元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一分不少,结结实实让他端了几个月的“铁饭碗”。不久,他买了一辆时髦的“凤凰牌”自行车;他“卖窑货”的父亲,还专门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走村串巷了大半天,清脆的铃声覆盖了遥远的“货郎鼓”。 几个月后,《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在激越的旋律中,全县掀起“打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企业改革;“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企业改革中,老厂长光荣退休;一位有“县领导亲戚背景”的供销科的侯科长,成功竞选为新任厂长。侯厂长大刀阔斧,提拔年轻的大学生黑陶为副厂长,对国营陶瓷厂进行全面改革。 黑陶不负众望。他的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先是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干多干少,干孬干好”,月底发到工人手里的工资说明了一切。接着是广开销售门路,不再只靠省外贸公司的订单,开始尝试走“市场”的路子;最后是他的拿手好戏:产品设计创新。他用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大学的系统学习,匠心独运,开发出了许多图案优美、风格各异的产品。有一款叫“仿古指南车”,发掘特有的历史文化,运用细腻的工艺手法,人物古朴,马匹灵动,造型栩栩如生。 陶瓷厂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黑陶也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企业改革先行者、优秀知识分子、“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大堆荣耀光环套在他的脖子上……… Read More
4岁的女孩Olivia和她72岁的祖母在悉尼Glenfield人行道上等待过马路时,被超速驾驶并闯红灯的、司机驾照被吊销的车辆撞飞。 Read More
墨尔本Bourke街上的Myer圣诞橱窗开幕活动已经是澳洲人70年的传统,然而,由于亲巴抗议者的威胁,Myer出于安全担忧被迫取消了今年的活动。这引起了联邦议员和维州官员的强烈不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