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来澳生活的一些感想

澳洲生活

来到澳洲前后近卅年,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心中一直放不下的,就是文字。但是这不是说我 天天都在读书写作。只是当我读书的时候, 总觉得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量解惑。那时候不是很多朋友都喜欢澳洲文学和历史,大家都在忙家庭事业,唯一选择就是图书馆。但是不方便的就是书很多,不知道该借那些书。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在中文报纸上有些小方块, 大槪介绍一​​些澳洲文艺动向,或是历史, 或是书评,可能对从当地人的角度来了解澳洲比较有帮助。

我们都知道,澳洲地广人稀;各州各有风貌, 同是英语体系但口音有些不同, 生活习惯 亦是城乡各异。我们华人大都集居于主要城市,对于乡村生活——尤其是The Outback——可能不是很有心得。前两年报导,连此地出生的孩子,有些还不知牛奶是从那里来的。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即使是在城市, 因为背景不同,生活亦各有异趣。白澳历史跟中国比虽然不长, 但是过程异常艰辛。我想每个地方都是一样,每当竞争激烈,鸡蛋难免碰到石头。

C:\Users\Sophia\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australia.jpg

以华人为例,在二百多年前以“苦力”身份偷渡(有些人为了省十英镑入境费,长途跋涉从南澳到维省“金三角”路途逾千里), 到今日从天而降的移民“富豪” ,其中变迁不能以道里计;眼前另外一例就是澳洲原住民,他们有些至今仍在为领土主权挣扎。中国人说“有土斯有财”。一些幸运的原住民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为超级地主,为了子孙后代福祉,他们现在积极从事农牧业及环保。如果你到西澳或是北领地,就有很大的机会碰到马来、日本、印尼、中国和原住民通婚的后代。寻根热潮使得许多人泪眼婆娑, 尤其是原住民混血儿,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强行移送到教会抚养。告诉你一个小插曲:如果你对此地矿​​业巨子之一略知一二,他们亦是不落人后,留下印记, 何况他人。

政策对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文学反映人的生活,历史是人类生活大事记。澳洲建国时间不长,似乎没有统一的历史教科书。但是澳洲国民对于区域性的历史,例如各乡村城市的变迁,则有浓厚的怀旧心情,有心人则在居住地成立研习小组,就地取材,记录前人脚步及其遗物,保留许多传统器具,并成立小型展览中心。他们大多数是第五,或是第六代的英国移民,成为家庭历史的传递者。

我希望能借着阅读——当然这不是唯一管道——提升精神生活品质,而且古为今鉴,让我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各民族文化或有不同,然而在这天底下,我认为“人类”只有一种, 那就是“人”。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安定,丰衣足食,快快乐乐过一生。我衷心盼望借助阅读互通有无,大家互相沟通了解,建立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是吗?

推荐阅读:
 人在澳洲

作者:吴力沙(墨尔本)

图片:网络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