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网)
——让我给你讲一个名叫澳大利亚的童话故事。
尽管你可能听人谈起过蛇、蜘蛛和鲨鱼,但澳大利亚非凡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危险,而是它的安全。
在最好的时期,这是一个和平的国度,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医保和教育,而且在过去二十年,这里实现了近代史上发达国家中持续最久的经济扩张。我们的城市也往往被认为属于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地方。
但我们现在有可能会“卡住”,这是澳大利亚人说法,意思是我们可能会毁掉一切。
在过去的20年里,澳大利亚举国上下陷入了对发展的痴迷,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开始认为,每年都比之前更富有一些应该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多次取得的经济繁荣的成果,被助推这场疯狂竞争的通货膨胀政策糟蹋了。
我们发现,当一个国家满是努力争上游的人时,最终大多数人都会被逼着跑起来,好跟上这脚步,但我们令人羡慕的生活品质便危在旦夕。想想住房市场发生的事,澳大利亚在成为这样一个国家,这里房产不只是居住的地方,而是通往富足的门票,是品味与价值的证明。
给房主和房地产投资者提供的慷慨税惠政策助推这个市场走到这一步:在我们最大的城市悉尼,房价中位数已经达到110万澳元(约合570万人民币)。有一整类新闻写作在致力于告诉澳大利亚人,他们用同样的钱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买到什么——用来买一座距离悉尼市中心40分钟车程的丑陋砖房的钱,可以在法国南部买一座小城堡,甚至在曼哈顿买一套公寓。《洛杉矶百万豪宅》(Million Dollar Listing Los Angeles)这样的节目让我们发笑。
所以,就算澳大利亚人不必存用来上大学的几十万美元,不用留出几万美元买医疗保险,也依然通过抵押贷款背上了巨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家庭债务最沉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将我们的债务与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起来。如果澳大利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我们将遭遇灾难。
即便是对那些足够幸运有自己房子的人而言,这种房地产繁荣也像是“愚人金”。毕竟,如果你拥有一座距离市中心5英里远的三居室,它增值了50%,那意味着你的钱也还是只够买一座距离城市5英里远的三居房子。这不是财富增值,更像是虚浮的通胀。
对那些并没有房子的人来说呢?房地产繁荣在将这个国家以年龄和阶级进行划分。对年轻人而言,房产价格代表着破灭的希望和一场正在逼近的代际之争。
想想最近一位年长的人口学家的一句玩笑话引发的愤怒——他说如果年轻人不把钱浪费在去时髦咖啡馆买牛油果吐司,就能更好地存钱买房了。这样的攻击在这里很常见,年轻人被告知不要把钱浪费在咖啡馆里。尽管悉尼一座普通住宅的10%定金,够你买31429杯馥芮白。
千禧一代厌倦了听到别人说,你们不晓得自己有多幸运,他们很可能会指出,澳大利亚生活着世界上被惯得最厉害的婴儿潮世代。在这里,很多退休人士要么乘游艇在海外度假,要么在国内用补贴医疗看病,他们却一直抱怨是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
除了鼓励投机的税收政策,还有其他政策显示出历届政府在本应建设社会的时候,却在助推一场疯狂的竞赛。在过去二十年里,联邦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在增长,包括给那些有着极其昂贵学费、泳池场馆、美丽花园和表演艺术中心的学校提供的资助,由此令这个国家进一步分化。许多中产阶级父母开始对送孩子去本地的公立高中产生担忧,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费用昂贵或入学成绩门槛高的学校里的同龄人。
我们需要重获自身的平等主义根基。澳大利亚文化的确有可能变得反智。在一种被称为高罂粟综合征(或说仇富症)的现象中,我们有可能嘲笑成就,打压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但不能因此便将我们社会的平等主义价值观弃之不顾。实际上,正是在平等主义的问题上,澳大利亚曾经对这个世界做出过一些最重要的智慧贡献。
澳大利亚是最早实行最低生活工资的国家之一,那是在1907年一起有关阳光收割机工厂(Sunshine Harvester Works)雇员的知名诉讼案件中。法院裁定一名不熟练的工人应该被支付足够的工资,以满足“一个在文明社会生存的人”的需求,包括让他的家人享受到“最基本的舒适生活”。这项裁决的文化影响,以及每个工人都应该达到一种体面的生活标准的观念,就算不比它带来的法律成果更重大,也算是旗鼓相当。
如今,澳大利亚拥有相对比较高的最低工资,即每小时17.7澳元(约合92人民币)。截止目前,我们没有出现美国等其他国家遭遇的中产阶级空心化问题。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发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Global Wealth Report)显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中产阶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有大约56%的人口属于这一阶层。
平等主义一直是我们在社会中享受的这种生活品质的重要促进因素,对那些富裕阶层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国家犯罪率比较低。很少有人担心需要支付的医疗账单会让自己破产,因为我们有全民医保。我们的大学学费在增长,但我们可以在以后把钱还给政府,一旦我们开始拿到像样的工资。
我们需要记住是什么让澳大利亚曾经成为一个童话,并用心保护它。
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