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张图犀利对比中西教育,差距就在这些方面……

(澳洲生活网)上课方式、考试制度、教育理念……要谈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差异,可能三天三夜也不说不完。

下面这一组图片也许略带偏见,但却直观又犀利地就把中外教育差异表现了出来。

36张中西方教育对比图

左图是中国,右图是西方国家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其实,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其实,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实,你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准备,都要承担最终种瓜得瓜的后果。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

其实,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师准备的。

其实,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

其实,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其实,老师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像公交售票员一样被淘汰。

其实,找到每个孩子胸中那个小火星,给Ta氧气和空间,Ta就会熊熊燃起。

其实,面对不可知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其实,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更努力。作业不在量,在于做什么。

其实,厨师在做菜的过程中能尝出问题并及时修正就不至于招到食客抱怨。

其实,比起长期蒙辱的“差生”,那些承受着莫大压力的“尖子生”更让人担心。

其实,找到答案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

其实,大人们习惯性的把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徒劳的希望传授给孩子们。

其实,学生用血泪换来升学率为学校赢得声名从而吸引更多忍心的家长。

其实,比汇报演出更重要的是孩子受用终身的跨国界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操。

其实,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特长决定了你能否在北美高中和大学幸存下来。

其实,只有发自肺腑,用心用智的援助行动才会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度。

其实,如果通过做题就能培养文学修养,那也难怪好作家纷纷退出作协。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因为孩子一年级就能做三位数的加法永远得意下去吗。

其实,与其过早空谈爱国主义,不如让孩子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怎样管理它。

其实,通过付出获得的成长的价值远远高于通过索取得到的成绩上的进步。

其实,我们需要更多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不是马屁精,告密王,小官僚。

其实,拿到钢琴十级证书的那天,TA可能开始憎恶音乐,这和高考是一个道理。

其实,永远不要把学习放在玩的对立面,其实误用时间比虚度光阴更可怕。

其实,高考后的那个假期,Ta终于有时间读书、旅行、弹吉他、思考、做白日梦。

其实,温饱之后,是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挑战和必要的帮助了。

其实,如果你不能靠主观意志阻止它的到来,倒不如按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

其实,如果真的不想让孩子蹭破一点皮,就让校长把体育课和春游取消吧。

其实,如果你用车的牌子来定义你人生的价值,你的孩子一定也会这么做。

其实,如果一部电视剧成了中国生存手册,学校将培养出丛林中的动物之王。

其实,由学生亲自向爸妈演示这一年的收获常常让家长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其实,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家长不缺抱怨对象,缺的是合作的力量。

钱志龙博士在讲座中把家长分类为以下五个阶段:

在教育孩子方面,中西方教育存在很大差异。而我们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则是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断完善孩子的各项能力,不能只做舍得为孩子花钱的父母。

*综合整理,来源网络

Recent Posts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星秋”和“宜兰”经过15 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抵达了澳大利亚。 Read More

7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国家创新签证”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7 hours ago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