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网)最近,一个出生于马来西亚的17岁美国华裔女孩萧靖彤,被八所常春藤盟校录取成为热门话题。而她被录取全靠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据BBC中文网报道,萧靖彤的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马来西亚华人,五岁时移居美国。刚到美国时,她母亲和她的英语发音都不准,引来嘲笑。她在这篇吸引八所常春藤名校的作文中,回顾了她和母亲在美国学习英语的经历。
萧靖彤在作文中写道:
“在我家里,英语不是英语,但她和家人却能毫无问题地沟通。在我家里,我们说话的方式很美。在我家里,我们的话并不烂,而是充满了感情。我们用词语建了一座房子,这房子有点歪,有点杂乱无章,但这是我们的家。”
(萧靖彤被八所美国常春藤名校录取的作文,中文翻译大意)
在我们家,英语不是英语,不是在语音意义上,而是发音。在我们家,snake是snack,我们的舌头总是卷不对。我常被语言专家纠正发音,我妈妈来自马来西亚,她说film的时候总是发成flim,但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对方。
在我们家,cast和cash没有分别,这就是为什么在离开教堂时,人们常常取笑我cashing out demons(兑现恶魔,本应为丢弃恶魔)。我没有意识到两个英语单词之间的差异,知道老师纠正了我的hammock、ladle、和siphon的发音。同学们笑我,因为我将accept读成except,将success读成sussess。尽管我已参加了创意写作,但常常词不达意。
突然之间,我开始明白了,如果只是知道花朵和面粉的发音相同是不够的。我开始逐渐摆脱了那些伴随着我长大的、曾经自以为还不错的英语,既然其他人的父母,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呢?
我的母亲摊开她那双晒黑的手说:这是我来的地方,她用自己以前学过的英语讲了一个故事。
当我母亲从她居住的马来西亚村庄搬到一个城镇时,她不得不在初中开始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英语。当时很多人以羞辱别人为乐,当她的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用尖酸的语言嘲笑她的作文时,她无力反抗。当她开始哭泣时,班长站起来说够了。
要像那个班长一样,妈妈含着泪说,要为弱者说话。要知道那个班长不仅保护了她,还耐心地帮她提高语言。
母亲要我教她正确的英语,这样Target商场的白人老太太就不会嘲笑她的发音了。当我把她的话拼缀在一起时,会有一种歉疚感。长元音、双辅音,其实这些我自己也仍在学习。有时候我避免让一些只言词组伤害她的自尊心,但我可能已经在不经意时,伤害了她很多。
随着妈妈英语词汇不断增加,我的英语也在不断进步。我可以在学校3000多人面前朗诵诗歌,还采访了各界人士、写舞台剧,站出来为无家可归者、难民和弱势群体发声。在纽约地铁,有些人会嘲笑街头艺人,我也用站出来和他们对抗。我还会教那些贫穷的、英语非母语的孩子学英语,看到他们有很多故事要讲、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样子时,我仿佛看到了我妈妈的过去。
在我们家里,家人之间说话的方式也很温馨。在我们家里,我们的语言不烂,所有的语言里都是带着情感的。我们用文字建造了一栋房子,房子里虽然有点乱,但这就是我们自己打造的家。
……
就是这样一篇文章,目前已经吸引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目光。
据悉,18岁的萧靖彤共申请14所大学的写作或新闻类学系,目前全部录取。萧靖彤有感而发说:之所以申请这么多,主要是亚裔学生能力强,竞争激烈,很怕无法被录取,担心自己没选择。
萧靖彤多才多艺,在校时经常做为一名青少年记者做一些采访。
现在,萧靖彤还未决定去哪所大学。她将在几个星期内访问各大名校,看哪所最适合自己。不过她透露自己一直很喜欢哈佛大学,七年级时她曾去过哈佛参观。
当被问到在申请大学论文中关注重点是什么时,萧靖彤说,自己的父母都是移民,英文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而自己在一个移民家庭里生长也十分有趣。而当自己在家外说一些在家里使用的词汇时,外面的人会嘲笑我,但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正常的,所以我把这些经历都写到申请作文里去了。
在接受BBC记者专访时,萧靖彤表示:“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东西。我想和他人分享我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我和母亲的感情和我们俩的经历。”
萧靖彤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她说:我妈妈是一个我可以学习的榜样。她让我脚踏实地,教我不仅要敢于梦想,还要通过实干来使梦想成真。
萧靖彤的母亲表示:“当我们打开她的大学录取信时,我和靖彤都哭了。她表现了她的成熟和智慧,不仅在学习方面,还有她待人处事的方式上。”
有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好女儿,萧靖彤的母亲一定很骄傲吧!
*文章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