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网)每年的1月26日都是澳洲国庆日。这一天里,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公民入籍仪式。但对于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峡岛民来说,1月26日却是领土被入侵的日子。因此,关于修改澳洲国庆日日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据时代报报道,周四澳洲国庆日当天,墨尔本市中心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然而庆典过后,紧接着又有数万名抗议者涌上街头,进行了“入侵日”的示威游行。
当天,约5万名“入侵日”示威者聚集在联邦广场,这个数字使参与国庆游行的人数也黯然失色。上午11时游行开始,Swanston Street上在播放澳洲国歌;而另一边,示威者们来到Spring Street的维州议会大厦门前,开始发表“入侵日”演说。
随后,示威者们跟着游行队伍的末尾,先是在Bourke Street和Exhibition Street路口静坐,一度阻碍交通;然后占据了Swanston Street和Flinders Street路口,高喊口号,群情激愤。
每年澳洲国庆日,作为主要城市之一的墨尔本都会爆发“入侵日”抗议游行,悉尼也不例外。下午1点左右,悉尼一名男子试图在一面澳洲国旗上泼汽油并点燃,被现场的警察制止,之后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
目睹了抗议游行的各国游客也对此表示了关切。来自印度的Varun表示,原来在澳洲还会发生这种事,但他觉得很好,因为人们有这个自由对每一件关心之事表达看法。
“入侵日”抗议队伍中的白人女孩Melanie说,他们并不反对澳洲搞国庆,只是1月26日这一天不合适。澳洲人不该忘记历史上对原住民犯下的错,更何况这个错误仍在一直犯下去。
“澳洲日”的来历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澳洲土著是怎么回事
土著人的祖先最早是在 5万多年前的海面时期到达澳洲的。那时印尼的岛屿距澳洲最近只有60多公里。土著人皮肤近黑色,但他们的直接祖先不是非洲人而是亚洲人。澳洲土著来自两大不同血缘系统或种群:一种称作“粗状人”,头盖骨厚重,骨骼粗大,身材较矮,另一种称作“瘦长人”,头盖骨薄,骨骼细,身材较高。瘦长人的头骨很像中国南方的古人类柳江人,粗状人则接近印尼的爪哇人和索罗人。
当欧洲人到达澳洲之前,土著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0万至100万,他们形成许许多多的部落,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姻制度和“法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地。他们营养充足,身体健康,快活地生活着。他们当然不知道,在遥远的其他大陆上,人类开始了越来越快的进步。农业,畜牧,铜器,铁器。尤其是欧洲人,已经造出了枪炮和远航的大船,不久就要出现在澳洲的海岸。
罪犯的流放地
在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开始,农业的进步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因为人口激增,而城市贫民越来越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困扰着英国,那就是罪犯的数目猛增使英国的监狱早已爆满,许多犯人被送到海外殖民地如北美的百慕大。但是1776年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起义成功,变为独立的国家–美国,英国再也不能向那里输送犯人了。于是,犯人成为英国政府极为头疼的问题。监狱越来越不够用,很多海军淘汰下来的木帆船被改为监狱,停泊在河口港湾里,监狱船里面充斥着粪便和死尸的恶臭,它们长年浸泡在水里腐烂着,有些就在暴风雨里沉没了。周围城镇的居民感到恐慌,他们惧怕犯人暴动和传染病流行,英国急需一 个解决办法,很多方案被考虑到了,最后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南威尔士,即库克船长 1770年发现的澳洲东海岸。曾和库克一同航行的班克斯向国会描述了新南威尔士的自然条件:草木茂盛,有足够的木材和燃料,水源充足,可“支持大量的人口”,于是,在澳洲建立流放犯人的殖民地就被确定了。
当时伦敦人口约为八九十万,犯罪者即有11.5万,占伦敦人口的1/10,伦敦娼妓有5万,占人口的6%。1788年1月26日,一个由11艘船舰组成的舰队将548名男罪犯和189名女罪犯送到澳大利亚,一直到1840年,澳大利亚一共送了16万名罪犯。罪犯的小孩由于不在记录中,人数不详,估计全部罪犯及小孩,约在20万人以上。
两种社会激烈的碰撞
在澳大利亚成为罪犯流放地之前,当地的原住民估计有500至900个部落。这些原住民乃处于游牧和采食阶段,他们只有长矛,没有弓箭,对野兽的狩猎和追踪很有本领。这些原住民乃是最原始的公社社会,没有酋长。当这种原始社会邂逅到了白人罪犯的社会,两者的生存竞争必然特别的惨烈。
从1787年起,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由于土地与生活资源的冲突,而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至少2万土著人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人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20世纪初到70年代初,澳大利亚政府还实行了一项政策——“白澳政策”,认为土著居民低贱无知,有无数的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政府强行将他们的孩子带走交给白人抚养或送到白人学校寄宿,以求同化土著人。那些被带走的土著孩子后来被称为“偷走的一代”。
澳大利亚反思血腥殖民史
可以说,面对17-19世纪期间数百年欧洲对全球的血泪殖民史,澳大利亚是很反思,善待的,尤其是20世纪以来,先是很多文学和艺术作品反思了殖民血泪,接下来是民权运动和对原住民的安置,文化保护问题,直到今天大部分达成和解,文化和精神上的反思。
澳土著人血泪史
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
1788年1月,英国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湾,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当时估计有75万土著人生活在澳大利亚。
1789年,土著人中出现首例由殖民者传染的天花疫情,造成数百土著人死亡。
1791年,英国殖民当局把悉尼湾附近的土地“分配”给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开始了对土著人土地的剥夺过程。这一过程中,土著人与殖民者的冲突造成数以万计土著人死亡。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但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范围外,他们被归为“动物群体”。
1910年,澳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
1937年,澳当局通过一项可以武力同化混血土著人的官方政策。
1967年,澳大利亚人在全民公决中赞成修改宪法,把土著人纳入人口普查,并赋予他们投票权。
1970年,澳废除允许当局带走土著儿童的法令。
1976年,澳政府通过法令,承认土著人对澳“北部地区”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土著人此后掀起要求归还先祖土地的运动浪潮。
1992年,澳最高法院裁定,土著拥有殖民时期以前澳大利亚一种形式的所有权。
1997年,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说,从家人身边夺走土著儿童的政策使多达10万的土著人遭受精神创伤。报告建议政府对“被偷走的一代”作出补偿。时任总理约翰·霍华德拒绝作官方道歉。
2007年,陆克文当选总理,承诺代表政府向那些土著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