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网讯)
Basilica di Santa Croce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圣
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也称为圣十字大教堂,也叫圣十字教堂(Santa Croce),教堂的名字源于法王赠送的圣十字架的碎片。是佛罗伦萨一座重要的教堂,首先它是圣方济各教派最大的教堂,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拥有16个小圣堂,其中许多小圣堂都装饰着乔托及其学生创作的壁画,以及墓穴和纪念碑。其次这座教堂还是一座相当标准的次级主座教堂,大部分的欧洲天主教堂的内部结构均是在这个教堂的形式基础上发展的。
圣十字教堂由阿莫尔福·迪坎比奥于1294年开始设计和建造的,直到1443年才初步完工开始启用,但教堂的整个立面是1863年才增建的,1842年还增建了教堂后面的哥特式钟楼。
教堂里宽大的正偏三殿间以八棱列柱,列柱上飞起大跨度的双沿尖顶连拱。经过16世纪部分改建以后,这座教堂变得更加美丽。从入口到三大殿尽头,整个地板用旧墓石铺就,教堂的窗玻璃彩画都是14世纪末期作品。教堂的圆顶帕奇礼拜堂(Appella de’Pazzi)由布鲁内雷斯基所设计。礼拜堂里有阿鸟洛·加迪的壁画《圣十字架传说》,祭坛上有杰里尼作的画作《圣母和圣徒》。
内部的装饰也出自许多艺术家之手,内有很多艺术作品,其中最出名的有走廊右侧第5根廊柱上多纳泰罗的金色浮雕《圣母领报》,正殿的巴尔迪礼拜堂内乔托的湿绘壁画《圣弗朗西斯科的一生》(Lavita di San Francesco),左侧廊多纳泰罗的《十字架》(Crocifisso)。
这座教堂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这里安葬了许多托斯卡纳地区乃至意大利的名人,包括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马可尼等等。
Ponte Vecchio
佛罗伦萨维琪奥桥
老桥,这座阿诺河上最著名最古老的桥梁见证了佛罗伦萨整个城市的强盛和衰落。它始建于中世纪(1345年),历尽战火的洗礼和洪水的侵袭始终保持屹立,成为游客来佛罗伦萨的必经之地。
据说起初老桥是当地贩卖猪肉的场所,后来美蒂奇大公觉得臭气熏天,就下令把肉铺都赶走,取而代之的是珠宝店铺。而美蒂奇大公为了不和普通百姓走同样的路, 就在老桥上面就修建了著名的瓦萨里走廊( Corridoio Vasariano),以连通自己的办公地点旧宫和住宿地点皮蒂宫。
如今老桥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黄金珠宝店铺聚集地,而且几乎全部都是前店后厂手工打造。传说老桥还是但丁与他的挚爱贝特丽丝相遇的地点,所以现在仍有许多情侣在桥的栏杆上锁上同心锁以表真爱。
说到桥上的手工艺品,就不得不说一说佛罗伦萨的时尚与购物了。这里不同与米兰的潮流与现代感,这里的时尚散发出浓浓的历史韵味,仿佛佛罗伦萨是给出时尚定义的历史书一样。众所周知,意大利的手工皮具世界驰名,而佛罗伦萨更有皮具之都之称。这里随处可见的都是皮具商店,最集中的是在老桥附近与圣洛伦佐街一带,那里有高质量的手工皮具,任何你想要买得到的都应有尽有。
Piazza della Signoria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也叫领主广场,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旧宫前的广场,得名于旧宫(领主宫)。领主广场(Signoria Square)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它始建于13、14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来的。后来经过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整个广场呈L型,广场不大但是广场上确有众多雕塑精品,在众多雕塑中最有名的当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了,不过这里的大卫是复制品,真迹现藏于学院美术馆里。其他的还有海神喷泉、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狮子雕像、帕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等等。
市政广场是开放式的,周围环绕着旧宫、乌菲齐美术馆、佣兵凉亭和众多的咖啡厅、酒吧。在广场上还有许多街头艺人和小丑。
Giotto’s Campanile
乔托钟楼
乔托钟楼位于圣母百花大教堂旁,面对圣乔瓦尼洗礼堂,整体呈正方形,是著名画家乔托设计的,所以也称为乔托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是圣玛丽亚鲜花大教堂旁边的钟楼,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教堂的旁边,现在它仍然担负着钟楼的工作职责。
乔托钟楼共有五层,其中第一层分上下两段,为无窗闭合式结构,四面均是由乔托设计的浮雕,内容描绘了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的生活;完成第一层后乔托即去世了,二是四层的建设都是按照其图纸完成,也装饰有大量浮雕;五层则为挂大钟之处。整个钟楼建筑非常地宏伟壮观。
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佛罗伦萨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曾被评为“世界最美教堂”。它是佛罗伦萨的标志,也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的建筑。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堂、钟楼和洗礼堂构成,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
当地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设计的穹顶是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运用架构的方法使得建造穹顶的时候不用脚手架,而中空的结构可以使人们爬上顶端。教堂外立面搭配使用鲜艳的红色、墨绿色和白色大理石,拼成几何图形,非常壮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都显得非常肃穆和精美,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1982年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教堂后从旁边的小门可以爬上穹顶,爬穹顶是一段比较辛苦的过程,走道很窄而且需要转许多的弯,但是当你爬上顶端之后豁然开朗,就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城了。可以看到从中世纪以来佛罗伦萨的城市格局基本上没有过大的变化,现在依然是金黄色的屋顶,灰色或白色的墙面和狭窄的街道,还有此起彼伏的教堂的钟声。
教堂的顶台不大,但上面的风却不小,要注意安全。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6年10月31日 19:08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